朱元璋的艦載大炮:僅重30多斤,口徑超110毫米,近戰大噴子。《網路歷史》

我們曾經說過,中國第一個最為成熟,也最為高效的火藥帝國出現在明代。

明帝國的絕世武功,特別是在明初所建立的一系列的戰績,仰賴的是高效的火器。

在明朝初年的中國,武器裝備,尤其是火銃,可以說是舉世無雙。

1380年的時候,明政府就下令軍隊的10%的士兵需要裝備火銃。

這個數字相當了得,如果考慮一下,當時的明軍總數是在130萬左右,就意味著大約有10萬以上的兵丁全部使用火銃,這個數量比當時的法國、英國和佈根地的所有騎兵、步兵中的火器使用者還要多。

事實上,當時的歐洲使用的火器非常之少。

在洪武之後,火銃兵的數量在中國急劇增加,到了15世紀的三四十年代達到了20%,15世紀的六十年代達到30%。

這個比例相比歐洲要領先了大概100年,而當時明朝生產這些火器所用的軍械和耗材的規模也非常的巨大。

不過明朝的火銃,跟我們想象的古董火槍,就是16、17世紀的那種火槍,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它們更小、更輕、更短,使用方式也截然不同。

那麼,這些火器究竟是怎樣的呢?

或者它們有怎樣的功能呢?

在明代的歷史上記載的不夠詳細,往往人們找到更多的資料,是在同一時期成書的《火龍經》上,它是以神話的方式來記錄了明代的火器的一個粗略面貌。

相傳就是一個叫焦玉的人,得到神仙的點化,那麼教他制造各種火器,並且使用於戰爭。

然後還預言說,焦玉勢必找到一個能夠成為天子的人才,然後把自己的火器經驗奉獻於這位天子。

當然,後來我們就知道了,這位所謂的天子就是朱元璋。

實際上,東西方歷史學家對於焦玉以及其《火龍經》中所記載的事實,有很大的分歧。

西方學者傾向於認為,焦玉可能真有其人。

而中國的史學界,更多的認為此人是虛構。

但無論如何,焦玉的這個人物形象,很有可能是一系列的火器工程技術人員的縮影。

那麼明代的火器究竟是什麼樣的,我們隻能從戰爭中的記載去尋找端倪。

兩次重要的明初戰爭,為我們還原了明代火器的一些面貌。

第一次必須說到的戰爭,是1363年的『鄱陽湖大戰』。

這是在明朝建立前5年發生的大戰,戰爭的雙方分別是朱元璋和陳友諒。

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水戰之一,也是明確記載使用了火器的水戰,雙方參戰的人員據說有50萬之眾。

在這次作戰中,朱元璋的明軍大量使用了火器。

文獻記載明軍以火銃擊退敵兵,那不管這是什麼樣的火銃,說明它們是十分有效的。

在火器的使用中,顯然這些武器幫助朱元璋獲得了戰爭的有利局面。

雖然朱元璋出戰失利,但是在最後的決戰中,火器幫助他贏得了很重要的優勢。

實際上,在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電視劇《朱元璋》中,這種場景的描繪雖然很驚人。

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火炮從軍艦的側舷開炮,而對方的甲板被炸成粉末,對方的戰死的士兵的屍體也隨著爆炸,飛到半空。

然而,這種戲劇化的加工,並不符合歷史的事實。

這些硬傷在於,在影視中表現的火炮,更像是17世紀的西方穿越過來的。

它們的口徑相比於它們的身長過小,而且是安裝在舷側,身管特別長。

事實上,明軍的火炮在當時沒有那麼大。

出土文物顯示,大部分明初的火炮,重量隻有二三十公斤,那時的大家夥也僅僅隻有75公斤,也就是一百多斤。

電影中表現的火炮的口徑,相比它們的身管的長度來說,實在是太小。

而真正的明軍火炮,更多的被稱為是『碗口銃』或者叫『碗口筒』也就是短小而口闊的大型火銃。

現在我們能看到的歷史文文物中,有一種火銃是1372年為水軍專門制造的。

當時是鄱陽湖之戰後的9年,就是這麼一支火炮,它的重量隻有15.75公斤,炮身很短,隻有三十六點幾厘米,但是炮口的直徑卻有11厘米,超過炮身長度的三分之一。

那麼這樣的火炮在發射時,會有怎樣的特點呢?

顯然由於炮身過於短小,開口特別寬大,它的射擊精度不會很高,有效射程大概也就是在100米以內,特別適用於近戰。

而這些火炮當時發射的實彈和鐵彈,有的時候也使用細小的鵝卵石或者細小的金屬子彈。

從這些特點就可以看出,這些火炮絕對不是用來炸穿船體的,而是用來針對士兵的。

也就是說,在鄱陽湖水戰中,朱元璋最多的火炮是針對陳友諒船上的士兵的。

同時,朱元璋的火器中,不僅僅隻有這種碗口銃,還有大量使用拋石機發射的可燃性的炮彈,以及可以爆炸的炮彈。

而這些炮彈的作用更多的是縱火,屬於燃燒性火器的繼續。

這些燃燒性火器,後來被證明在決戰中起到了逆轉作用。

因為大火導致了陳友諒的艦隊受到重創,也是最終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中戰敗的根本原因。

那麼另外一次作戰,也為我們提供了明初火器的一些面貌,這次戰爭就是1366年的蘇州之戰,此時距離明朝的建立還有兩年時間。

而這一次圍繞蘇州展開的大戰,發生在朱元璋與張士誠之間。

歷史記載,朱元璋圍城10個月,不斷地用各種的武器轟擊城市,而最終導致城墻坍塌,蘇州城被攻陷。

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朱元璋的明軍使用的火器,對於破城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然而實際上,依據出土文物我們會發現,當時的火炮並沒有洞穿堅厚城墻的能力。

考慮到蘇州的城墻墻基超過11米厚,頂部也有5米厚,如此用夯土鑄成的城墻芯部,在外部施以磚塊之後,對火炮有極強的防禦能力。

以明初的這種碗口銃,絕對難以轟塌這樣的城墻。

所以,話說回來,當時的火炮主要還是針對守城的士兵的。

那麼,蘇州城究竟是如何局部坍塌的呢?

從很多歷史記載上看,更多的原因可能是出於在火器的掩護下,士兵抵進,實行挖壕爆破。

那麼還有一種因素也必須要考慮,就是朱元璋的明軍當時圍繞著蘇州城,佈設了480多具巨型的投石車,這些投石車發射的實彈或者鐵彈,包括可燃物或者爆炸性的炮彈,對於城墻是有一定的毀傷效果。

那麼,是否基於這兩種因素?

一方面是投石車的遠程轟擊,另外一方面是士兵的抵進掘壕和和爆破,導致了蘇州城的局部坍塌,進而使得明軍從突破口迅速的湧入,最終導致蘇州城破。

而另外一個原因也不得不提及,就是在長期圍城之下,蘇州城內的糧食已經耗盡,所有士兵的抵抗意志也被耗盡,最終蘇州城破之後,張士誠徹底戰敗,那麼明軍也掃清了建立洪武帝國的最後一個障礙。

無論如何,這兩次決戰中所描述的火器有多麼地有效,然而從出土文物來看,這些火器更多的是用於百米之內的進展。

而它們的發射方式和作戰效能,更多的是針對近距離的步兵,而不是轟擊城墻或者粉碎敵人的艦體。

明代的火器自洪武之後,還有一段的發展歷程,然而也就是在這百年之內,東西方的火器設計理念出現了巨大的分野。

西方的火器和東方的火器,從明代的中葉起出現了很大的差異,後面我們會為大家繼續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