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臨終給孫子留下,可惜孫子沒用,不然朱棣要敗。《網路歷史》

朱元璋征戰半生,從一個默默無名的放牛娃,變成了大明朝的開國皇帝,其功績堪比秦始皇。

說來湊巧,朱元璋的大兒子朱標與秦始皇的兒子扶蘇在某些地方也很相似。

朱標和扶蘇都是宅心仁厚、胸懷寬廣的人,也都被自己的父皇看重,立為儲君。

扶蘇被趙高害死,朱標也早早病逝,就這樣他們誰也沒當上皇帝。

秦始皇在扶蘇死之前就離世了,所以他很放心的走了。

但朱元璋不是,他是白發人送黑發人。

朱標去世後,朱元璋顧不得悲傷,又開始犯愁立誰為儲君。

此時,不知道朱元璋是怎麼想的,他從兒子中巡視了一圈,居然立還是個『雛鳥』的朱允炆為下一代君主。

朱元璋一幫已經長成 『雄鷹』的兒子們,自然不樂意,也不願臣服。

朱元璋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沒辦法護著『雛鳥』長大。

於是他就將朝中一大部分不容易馴服的大臣給殺掉了,然後在臨終留給孫子一名大將,希望孫子可以好好利用他,穩固江山。

朱元璋的願景太美好了,朱允炆卻沒能好好運用這名大將,否則他也不會被叔叔朱棣打敗。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他從小就十分有野心,也非常有實力。

朱元璋封朱標為太子時,朱棣雖然不情願,但也臣服。

因為朱標對兄弟友愛,在眾藩王和朝堂大臣中都很有威望,他不得不服。

朱標死後,朱棣就成了朱元璋眾多兒子中最優秀的人了,他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誰知朱元璋竟立朱允炆為皇太子。

朱棣這下無法忍受了。

公元1399年,朱允炆登基後,就跟身邊的大臣商議削藩,並付諸行動。

朱棣早就對朱允炆忍無可忍了,於是他打著『清君側』的名義發動了『靖難』之役。

戰爭一開始,朱允炆就立刻啟用了朱元璋留給他的大將——耿炳文。

朱允炆封耿炳文為征虜大將軍,命他帶領30萬大軍去征討朱棣,但實際兵將隻有13萬人。

耿炳文老而彌堅,誓死與朱棣對抗。

就在這時,耿炳文手下將領張寶居然向朱棣投降了,並把耿炳文大軍的情況悉數告知了朱棣。

耿炳文被朱棣擊潰,無奈之下退守城中。

耿炳文曾多次與徐達一起出征,也是明朝的開國功勛。

他帶著手下十萬大軍,堅守城池不出,料是朱棣也沒辦法輕易攻破。

朱棣愁了三天,主動退軍回去思考破城的辦法了。

而朱允炆就像與朱棣心意相通一樣,聽從了黃子澄的建議,換掉了耿炳文,讓曹國公李景隆去前線當了大將軍。

李景隆比不上久經沙場的耿炳文,所以他抵擋不住朱棣,朱棣獲得了戰爭的勝利。

朱允炆消失在皇宮的大火中,朱棣順利登基稱帝,即明成祖。

而耿炳文在戰爭結束之前,就因被人彈劾大逆不道之罪,恐懼自殺了,他的三個兒子也都牽連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