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檀(1370年3月15日 -1390年1月2日),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任魯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母為寧妃郭氏。
在山東鄒城的中心店鎮的尚寨村,有一座古墓被村民們盜挖,據考古學家考證,這是明朝一位藩王的墓葬,後來被鄒城的相關部門知道後,制止了村民們的盜挖行為。
國家的對這些古代墓葬的主張處理方式,從來都是不主動發掘這些古代墓葬的,主要原因就是擔心墓葬裡面的文物,離開原有的條件下,這些地下的文物在一定程度都會遭到損害,除此之外,就是現有的文物保護技術不是十分成熟,這些文物在地下,在原有的溫度條件下,還能繼續的保存,這也就是中國對這些古代墓葬不進行主動挖掘的原因。
而現在這個明代藩王墓,已經被盜挖了,失去了它原有的保存條件,於是隻能請考古專家們進行搶救性挖掘了,在挖掘這座的墓的過程中不時的出現塌方,考古學家為了安全起見暫時擱置了挖掘工作,決定先去查查史書資料看看墓葬的主人究竟是誰?
考古學家們,就在史書當中查到了完整的記錄,史書中是這樣記載的:
皇明魯王元、園,在縣東北二十五裡九龍山處
在史書記載中提到的魯荒王是誰呢?
魯荒王是朱元璋的第十個兒子朱檀。
原有的封號,並不是魯荒王,而是魯王,荒的這個謚號是父親朱元璋後來給加上去的,至於為什麼加這個荒字,原因就是朱檀行事太為荒唐,具體如何荒唐,後面我們會為大家講到。
朱檀生於公元1370年,這一年正好是趕上父親朱元璋對開國有貢獻的大臣們,還有給兒子們進行封賞定爵位的時候。
在四月初二時,朱元璋就把這現有的十個兒子,進行了分封,此時的朱檀才兩個月大,就被父親朱元璋封為了魯王,也是第一代魯王。
朱檀從小就聰明過人,很受父親朱元璋的喜愛,十五歲便去封地就任藩王,朱檀在就任藩王沒多久,就開心醉心研究長生不老之術,並服用金丹,由於朱檀太過心急求長生,服用金丹過量,最終中毒而亡,十九歲就去世了,真可謂是荒唐。
父親朱元璋在得知此消息後,對兒子朱檀的荒唐行為十分生氣,便給了荒的謚號,謚號是對死去的人一生的事情進行評價,大多數謚號都是褒義的,極少數人會有惡謚,也就是貶義的謚號。
後來考古學家們在進入魯荒王朱檀墓葬後,發現魯荒王墓葬朱檀的規則超出了明代初期其他親王的墓葬規格,這讓考古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
因為明朝初期,崇尚節儉,政治環境較為清廉,歷經亂世的朱元璋認為墓葬太過豪華的話,容易受到盜掘,因此朱元璋留下了喪葬之物,勿用金玉的規定,朱元璋不光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在1991年,在湖北省武漢市發掘出來的朱元璋第六個兒子楚昭王朱楨的墓中,出土的文物中沒有金玉之物,因此文物價值也不是很高。
我們在說回魯荒王朱檀的墓葬,考古學家進去後,先是看到了萬年燈大缸,這個大缸是為了消耗墓中的氧氣,更好的保存墓葬主人的遺體,接著就是很多的木雕倚仗俑,還有其他的器物,除此之外,還發現了一個木匣,木匣的四周都有著貼金的花紋,由於年代太過久遠,上面的貼的金箔大多數已經脫落,在木匣當中,發現了一個木印,上面寫著魯王之寶。
後來在進入放著魯荒王朱檀棺槨的後室後,在朱漆木箱中發現了一件九冕,九旒冕始於周代,一般作為皇室,正式場合使用,而且這個出土的九旒冕保存的較為完整,明朝規定親王隻能用九旒九珠,因此這件出土的九旒冕前後一共垂著九道旒,這九道的每道旒上都鑲著都有九顆五彩玉珠,魯荒王朱檀墓中出土的這道九冕,是目前在全國發現的唯一一件親王用的冠冕實物。
除此之外,還在墓中發現散落的玉帶和玉杯,還有金耳勺和金牙簽等生活用品,這些都是墓室外發現的。
接下來就是打開棺蓋了,棺蓋沒費多大力就打開了,打開魯荒王朱檀的棺蓋後,考古學家發現,在魯荒王朱檀遺體外側的腋下位置各有一個小金塊,魯荒王朱檀遺體被棉被和袍服層層包裹住,魯荒王朱檀的遺體外層穿著金鍛四團龍袍,腰上系著白玉帶,頭兩側枕著絲帶,發髻上面帶著金簪,這跟朱元璋的喪葬之物,勿用金玉的規定顯然是背道而馳,那是因為什麼原因,使得魯荒王朱檀的墓葬規格要比明初的其他親王的墓葬規格要高呢?
第一是因為,魯荒王朱檀是明朝第一位去世的親王,身份相較於其他親王尊貴,魯荒王朱檀的母親是郭寧妃,郭寧妃也是頗受朱元璋寵愛的。
馬皇後死後,統領六宮之事,是後宮中地位最為尊貴的妃子,郭寧妃的家族,也是對明朝開國有功。
其中郭興,郭英,都被封侯,因此朱檀從小就頗受父親朱元璋的寵愛,兩月大,就被封為魯王,連魯荒王朱檀的墓址都是明朝著名的開國大臣劉伯溫親自挑選的。
朱元璋把朱檀的封地放在山東,也是對朱檀有著殷切的期望的。
但是朱檀在到了封地後,醉心於長生不老之術,服用盡量過量,導致英年早逝,父親朱元璋聽到此事後,十分生氣,給了荒這麼一個謚號,除了覺得兒子朱檀荒唐之外,也有對朱檀英年早逝的惋惜。
雖然十分生氣兒子朱檀的荒唐,但是愛子朱檀去世了,他的陵墓自然不能馬虎,於是才有了魯荒王朱檀這些超出朱元璋的規定的這些隨葬品,魯荒王朱檀墓,是迄今為止已知的明朝親王墓園中面積最大,陪葬品最多以及最精致的一座,而這些出土的文物,都被保存在了山東博物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