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與和珅都是權臣,他們有相同之處,皇帝應該要留著他們嗎?《網路歷史》

大家好,我是江小渠!

想必學習過歷史的都能知道,魏忠賢和和珅都是權臣。

他倆一個把持朝政;一個貪污成性。

那他們又有哪些相同之處呢?

假如皇帝留著他們又會怎麼樣?

那請聽我慢慢道來!

魏忠賢劇照

自古任何時候,宦官把持朝政或者權臣當道,他們的權力都來自於皇帝的賦予。

英明的皇帝能夠把控這些人,不霍亂朝政,不夠英明的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人去敗壞朝綱,禍國殃民。

然而魏忠賢和和珅正是皇權的賦予才能立於朝堂,當本屆皇帝在的時候,他倆能如魚得水,魏忠賢還號稱九千九百歲。

也正是因為他們是皇權的賦予,所以當下任皇帝不認可的時候,一句話就給罷免了。

第二,他倆在就能平衡朝堂派系。

古代朝堂永遠都存在派系之爭,他倆都能起到平衡作用,防止當中一派一家獨大,皇帝無法控制朝堂。

1》魏忠賢在的時候,東林黨被魏忠賢全方位打擊,不僅遏制住了明末皇權被士大夫擠壓,非理性的惡性黨爭,還給官場帶來良性競爭,穩定了時局。

朝廷主戰派占上峰,魏忠賢啟用孫承宗、袁崇煥等良將,打死後金努爾哈赤,讓後金政權處於崩潰狀態。

和珅劇照

2》和珅是同樣的道理,他在朝堂就能震懾所有官員,能集中權力辦大事。

我們都知道乾隆好大喜功,修《四庫全書》、六下江南、多次對外征戰,這些對於朝廷都是極大的考驗,但和珅都能辦得皇帝滿意,就是因為和珅的『一言九鼎』。

第三,倆人都是理財高手,所謂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1》魏忠賢在位期間,朝廷從未增加農業稅收,而是通過征收工商稅、礦稅、通關稅等增加朝廷收入。

有錢了,朝廷才能建設遼東,對後金用兵;因為有錢,朝廷對於遼東的軍餉從未克扣,官兵作戰才能勇猛。

崇禎皇帝最後就是被窮死的。

2》乾隆因礙於祖制不能增加農業稅,和珅就提出征收商業稅、對經過崇文門的商人、官員、士子征收過路稅等,朝廷才能有財力供乾隆揮霍。

第三,倆人做事都有底線。

崇禎皇帝劇照

1》魏忠賢打壓的是官僚士紳,從他們手中收取供養皇室的資源,但他從未主動增加農民負擔,百姓更不至於到起義的地步。

2》和珅做事也是有底線的。

辦不成事不拿錢,賑災的錢不碰,科舉的錢不動。

這三種才讓他常年立於朝堂之上,得到乾隆皇帝的信任。

第四,倆人做事能力有目共睹。

1》魏忠賢通過打壓東林黨,增加朝廷收入,建設遼東,使得明末出現了不一樣的政局。

他死後,朝堂沒了能夠彈壓東林黨的對手,東林黨通過擠壓皇權,廢除了一切工商稅等,對遼東也是主和派占上峰。

最終就是朝廷因為沒錢,不斷對農民加稅,導致國內農民起義不斷。

對外克扣遼東軍餉,官兵沒有戰鬥力,不斷打壓武將,錯過了剿滅後金的機會,使得後金成尾大不掉之勢。

嘉慶皇帝劇照

2》和珅在時,朝廷能夠集中辦大事。

和珅死後,嘉慶皇帝雖然得到一筆大的財富,但那是一次性的,而後沒多久錢就花完了。

朝堂上也沒有能彈壓百官的人,有事的時候就是你推我、我推你,沒有人願意去辦事,也沒有能力去辦大事。

後記

倆人都有壞的一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一面,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

魏忠賢在『遼東用軍和財政稅收、打壓官僚士紳』這幾方面做得是非常好的,不說魏忠賢在明朝就不會滅亡,但延續明朝的存國還是可以的,崇禎皇帝也不會敗得這麼慘,也許也就沒有清朝入關這一事了。

和珅做事能力超群,能辦大事。

暫時留著能堪大用。

可惜,倆人被新君一上臺就幹趴下了,使得後續王朝出現不一樣的結局。

對於皇帝而言,講究的就是平衡,朝臣沒有絕對的『壞』與『好』,隻有『可用』和『不可用』。

魏忠賢和和珅該不該殺?

該殺,但絕不是現在,新皇要立威,需要找到可以替代他們的人,或者等到自己的政治更加成熟些。

否則文官集團將無制約,朝堂必是黨爭不斷,比宦官和權臣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