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章是榮譽的象征,每當我們贏得比賽舉辦方就會頒發獎章作為褒獎。
在遙遠的古代亦是如此。
古人若是為國為民做出了貢獻,自然會受到皇上的嘉獎,獎勵除了金銀財寶還有獎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顧名思義,能讓人免於死罪,甚至子孫後代都能從中獲益,對於古人來說這是極高的榮譽,一般隻有為國家做出很大貢獻的人才能獲得。
我們常說的免死金牌就是『丹書鐵券』,類似於現在的獎章,與現如今獎章不同的是,鐵券上有皇上賦予的種種特權,比現在的獎章實用多了。
當年漢高祖劉邦奪取政權後,為了盡快穩定統治局面和對有功的大臣進行嘉獎,就發明了這種鐵券,不過當時鐵券被賦予的權力還不大,僅僅是作為升職加薪時的憑證,並不具備免死的功能。
這主要與劉邦的自我考慮有關,劉邦是個小心謹慎的人,他知道自己剛建國不久,政局不穩定,給功臣發免死金牌勢必會引起天下大亂。
從南北朝時期開始,鐵券被賦予的權力越來越大甚至有了免死作用,到了南宋的宋齊梁陳四代,頒發鐵券已經是很普遍的事了,芝麻小官表現得好也能授予鐵券以作為獎勵。
頒發鐵券的獎勵制度確實有利於政治發展,它有效激發了人們的鬥志和榮譽感。
到了宋元明時期,鐵券頒發制度逐漸完善,明太祖朱元璋明確規定了鐵券的功能和頒發對象,同時為了防止有人造假,就把鐵券分成兩半,一半發給有功之臣,一半藏在宮中。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爆發了駭人聽聞的『胡藍之獄』,朱元璋認為丞相胡惟庸和藍玉要謀反,氣得獸性大發,從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五年13年時間,他幾乎把明初的開國功臣趕盡殺絕,受害者有45000多人。
由此可見,從明朝開始擁有免死金牌的人並不多。
洪武二十四年,有個貪官受賄被朱元璋逮了個正著,按照朱元璋的處事風格,此人是死罪難免了,犯人的兒子在情急之下拿出了祖傳的免死金牌,但犯人不是功臣的兒子,這塊金牌在殺人如麻的朱元璋面前行得通嗎?
犯人名叫錢用勤,是某個地方的小知府,因受不了錢的誘惑收了昧良心錢。
看著老爸被人帶走,兒子錢悝心驚膽戰,他擔心老爸的性命也擔心自己的前途,突然靈光乍現想到了自家的免死金牌,雖然是個老古董,可沒其他辦法隻能試試運氣了。
就這樣,錢悝帶著祖傳的免死金牌去見朱元璋。
朱元璋看到免死金牌很是意外,因為他自己發出去的金牌當然心裡有數,怎麼突然從錢用勤家裡冒出一塊來,而且從金牌的字跡和光澤來看這絕不是明朝的產物。
待朱元璋吃力地讀完鐵券上的字後才明白過來,這的確不是明朝產物,而是幾百年前唐昭宗賜給判賊有功的錢鏐的。
公元前895年,小有成就的董昌表示不能屈居於唐朝,於是大舉反旗,唐昭宗派錢鏐前往鎮壓。
不到一年,錢鏐凱旋,唐昭宗賞賜其鐵券,恕其九死、子孫免三死。
雖然這是幾百年前的事了,朱元璋完全有理由視而不見,但他還是赦免了錢用勤的死罪。
有人認為朱元璋這樣做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德行,我認為這隻是其中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借此告訴百姓要忠君愛國。
胡藍之獄爆發後,朱元璋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是一落千丈,他這麼做既可以顯得自己心胸寬廣又能告誡百姓忠於君主,可謂一舉兩得。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