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大順軍離京,李自成的下落之謎。《網路歷史》

吳三桂投降清軍,合力打敗大順軍。

李自成回京匆忙登基後,第二天就率大順軍離開北京城。

大順軍且戰且退,從山西、河南回到陜西老家。

1645年2月,清朝定國大將軍豫親王多鐸率軍攻打潼關,李自成雖然有占據天塹的優勢,卻不願再戰,就把大部隊分散開來,交給幾個手下,讓他們各謀生路。

他自己則帶著一批人馬引走清軍,和清軍周旋於湖北江西一帶。

同年5月,英親王阿濟格率軍沿水陸兩路,緊緊跟隨李自成率領的這一批人馬,中間幾次接戰,每次交戰李自成都迅速敗退,最後進入湖北通縣的九宮山。

位於湖北省的九宮山,可謂世外桃源。

南北朝時期,陳朝皇帝陳文帝和晉安王陳伯恭等兄弟九人,為避開戰火在此建起九座行宮,所以命名為九宮山。

南宋年間,著名道士張道清在九宮山建起三宮十二院,傳播道教,因而九宮山成為全國五大道場之一。

李自成為什麼會逃到九宮山?

這個事還得追根溯源到軍師宋獻策。

因為宋獻策是信仰道教的,他希望李自成在戰敗後能夠隱身修道,不再問世事。

歷史上關於李自成的死,流傳最廣的版本是在九宮山被當地山民程九伯和自己的外甥合夥殺害了。

但是這個版本存在一個最大的疑問就是據縣志記載,當時從死者身上找到一枚璽印,上書『李延』,但李自成並不叫李延。

而且程九伯費也並沒有去縣衙領過賞金。

清朝的英親王阿濟格率兵追殺李自成到九宮山,親眼目睹了李自成自殺後的屍身,並讓人為李自成簡單的落葬立碑。

可是一個月後再回到九宮山,打開墓穴一看,李自成的屍身已經腐朽不堪,完全無法辨認。

照說九宮山裡那樣陰涼的氣溫,屍體不會腐爛的那麼快。

根據阿濟格的奏報和康熙元年《武昌府志》記載,1645年順治二年,阿濟格俘獲李自成的兩個叔叔和一妻一妾、劉宗敏和一妻二妾、總兵官左光先和一妻三子、太原府明晉王的兩個妃子。

清點人員和物資,繳獲金印一顆,馬騾六千四百五十,船三千一百八艘。

後來宋獻策也被清軍俘獲。

阿濟格將李自成的兩個叔叔斬於軍前。

劉宗敏不肯投降,也被用弓弦勒死。

唯獨宋獻策毫發無傷,被阿濟格放走了。

阿濟格怎麼偏偏就把宋獻策給放了呢?

這也是個讓後人很疑惑的事情。

據說宋獻策和阿濟格做了個交易,阿濟格知道宋獻策神機妙算的功夫了得,就跟宋獻策說,只要他把真相告訴自己,就不殺他。

那麼宋獻策到底告訴他什麼了,古書上也沒有記載。

總之阿濟格後來就真的把宋獻策放了。

分手前,阿濟格還好奇地問了一句:『那先生你以後幹什麼呀?

』宋獻策回說:『還能幹什麼,重操舊業繼續當我的算命先生唄』

宋獻策後來帶著徒弟歸隱深山,秘密傳道授業。

徒弟也問過宋獻策,李自成未得江山,難道這『十八子主神器』的讖言就落空了嗎?

宋獻策神秘地一笑,答道,雖然李自成此世未得江山,可將來主神器之人,還必是『十八子』。

李自成是否出家修行這個事兒,雖然在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但也還是在人世間留下一些蛛絲馬跡,所以李自成出家這個版本在民間流傳的也非常廣泛。

有人說李自成帶著兩個貼身親兵剃度出家,跑到甘肅蘭州青城投奔親戚,後來在當地終老。

甚至當地還有個叫李文生的農民,拿出大順國玉璽和李自成佩劍,以及一份從清朝時流傳下來的族譜,說自己是李自成的後人。

但據學者考證,可能此自成非彼自成也,恐怕隻是同名同姓而已。

還有一個說法是,李自成出家後,以法號奉天玉來到湖南石門夾山寺出家修行,並於順治年間圓寂。

後來在當地發現了闖王令牌,6枚『永昌通寶』銅幣,7個西安王銅馬鈴,還在夾山寺地宮密室中發現了石雕龜形敕印,這個『敕』印的敕和詔書的『詔』字,都是皇帝才能用的,可見這奉天玉大和尚也不是尋常人。

不過有人說奉天玉大和尚的口音不是陜北口音,年齡也對不上。

當時李自成不過四十歲左右,而這位奉天玉大和尚都已經七十歲了。

還有人說,那個跟隨奉天玉大和尚一起修行的弟子,才是真正的李自成。

他化名李錦,法號野拂,操陜北口音,年齡恰在四十幾歲。

據記載,野拂身材高大,氣度不凡,精神飽滿,文才迥然,夾山寺還留下不少他的詩作。

在夾山寺發現的李自成詠梅詩殘版,可能就是野拂的。

奉天玉大和尚圓寂後,野拂便搬到湖南省張家界慈利縣,隱居在土家族鄉茅庵村,並在那裡收徒,傳授佛法。

真實的歷史撲朔迷離,要能夠完全復原歷史的本面目,恐怕也不可能了。

在這個歷史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或大或小的角色,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是更重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