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23年《明朝永樂二十一年》七月,明成祖朱棣開啟了他人生中的第四次北伐,在大軍到達宣府的時候,已是八月。
而此時,一位大臣風塵仆仆地來到北京城求見朱棣,聽聞朱棣已經北征,他又馬不停蹄地從北京趕到宣府。
待他來到朱棣的大帳外,已是二更時分。
《明史·卷一百六十九》記載:
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
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
當時朱棣已經就寢,聽聞他的到來,急忙召見。
朱棣屏退左右,二人在大帳中談了4個多小時,待大臣出來,已是四更天《古代一更大約為1.2個時辰》。
這位半夜來訪的大臣名叫胡濙[yíng],在此前的16年,他一直在幫朱棣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據《明史》記載,這次二人見面之後,朱棣『至是疑始釋』,終於消除了疑慮。
可見,胡濙已經完成任務。
至少,他把自己查訪到的關於建文帝的消息匯報給朱棣後,朱棣釋然了。
歷史上的胡濙,在明朝可謂是傳奇人物,他歷經7朝,輔佐6帝,在禮部尚書任上待了32年不倒,堪稱明朝的奇跡。
本文,筆者將和大家分享明朝名臣胡濙,希望通過史料和分析,帶大家了解一位明朝老臣。
一、『少白頭』的尋帝記
胡濙從一出生就是一個奇人,奇就奇在頭發上,《明史·胡濙傳》記載:
胡濙,字源潔,武進人。
生而發白,彌月乃黑。
意思是說,胡濙剛出生時頭發全是白的,一個月後,他的頭發又變黑了。
這種奇遇,縱觀『二十四史』,也就他一人。
胡濙,字源潔,號潔庵,江蘇武進人。
他出生於明朝洪武八年。
當時,天下太平,朱元璋下旨在各州府建立社學,這相當於明朝最早的『公立學校』。
胡濙的父親並不識字,所以,胡濙出生時,其父特別希望孩子長大能到社學去讀書。
胡濙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他自幼聰慧,敏而好學,建文二年,胡濙進京趕考,一舉考中進士,名列二甲第三十四名。
和胡濙同榜的還有幾位名人,例如,『三楊』中的楊榮、楊溥,朱棣的內閣重臣胡廣、金幼孜等。
胡濙考中進士後,並沒有被留在翰林院。
當時,靖難之役正在進行,胡濙被任命兵科給事中。
在當時的環境下,胡濙雖然沒有上戰場,但他也是為朝廷征討燕王出過力的。
隻是,建文帝一再失誤,南軍節節敗退。
建文四年,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在一片火海中消失了。
朱棣騎馬入京時,包括解縉、楊榮、胡廣等人紛紛前去迎接。
胡濙並沒有主動投奔朱棣,但朱棣登基後,發現了胡濙的才華,晉升他為戶部都給事中。
胡濙為人敦厚,做事踏實,朱棣通過五年的觀察,認可了胡濙的能力。
接下來,朱棣對胡濙委以重任。
《明史·胡濙傳》雲:
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帝疑之。
五年遣濙頒禦制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
意思是,建文帝的去向成謎,有人說他死於火海,也有人說他帶著一些舊臣逃走了。
朱棣對此很懷疑。
永樂五年,朱棣派胡濙帶著禦制的詔書,以尋訪『仙人』張邋遢的名義,走遍天下州郡,暗地裡則是去查找建文帝的下落。
胡濙接到任務後立即啟程,一去就是9年,他走遍了大明朝州縣,包括很多人跡罕至的地方,任由木屐把腳底磨穿。
永樂十四年,胡濙第一次返回,在京城隻待了半個月就再次被朱棣崔著啟程了。
這期間,他的母親病逝,胡濙懇請回家為母守孝,朱棣都未批準,為了安撫胡濙,朱棣擢升胡濙為禮部左侍郎。
又過了7年,也就是永樂二十一年,胡濙很急切地返回北京,得知朱棣已經帶兵出征,胡濙又馬不停蹄地趕到宣府,這也就是本文開篇的那一幕。
朱棣聽聞胡濙到來,雖然已經睡下,但還是急迫地召見了胡濙,《明史》雲:
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
意思是,在永樂二十一年胡濙沒有回來之前,有傳言說建文帝逃到海上了,朱棣派遣鄭和先後六次下西洋。
直到胡濙歸來,朱棣方才釋懷。
兩人談了4個多小時。
他們倆具體談了什麼,史書沒有記載,但筆者認為,很顯然胡濙已經找到了建文帝的線索,理由有三點:
第一,胡濙在外尋找建文帝長達16年,除了永樂十四年他回來一次外,其餘時間朱棣甚至都不讓他回京。
這一次他回來的如此急切,又在深夜求見朱棣,極為反常,除非他得到了確切的情報。
第二,永樂年間,鄭和6次下西洋,第六次返回明朝的時間是永樂二十年八月。
他完全有時間在永樂朝進行第七次下西洋,但他並沒有。
《註:第七次下西洋發生在明宣宗時期,當時明朝在南洋的影響力下降,宣宗因此才被迫遣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這可以間接地說明,朱棣認為鄭和下西洋的必要性已經沒有那麼強了。
或許是因為建文帝已經有了下落。
第三,從朱棣『至是疑始釋』可以看出,建文帝要麼死了,要麼歸隱了,總之,他對朱棣已經構不成任何威脅。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胡濙應該掌握了建文帝的明確線索。
隻是,在他和朱棣見面之後,他從此三緘其口。
縱觀歷史,封建王朝最隱晦的機密往往都掌握在極少數人手裡。
大家或許知道保守秘密的人是誰,但為了不給自己惹麻煩,沒有人敢去主動追問或探究。
因此,在胡濙接下來的52年人生中,他再也未和任何人提及建文帝。
二、一朝天子一朝臣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北征歸來的途中病逝於榆木川,太子朱高熾有驚無險地完成登基,是為明仁宗。
朱高熾登基後,原先輔佐太子理政的官員迅速得到重用,例如楊士奇、夏原吉、楊榮、金幼孜等人。
而胡濙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給朱棣『辦私事』,他不是太子的嫡系,這就有點尷尬。
不過,明仁宗也不是心胸狹窄之輩,他召來胡濙,和胡濙一番深談,覺得胡濙的才學和見識非同一般,本打算重用胡濙,可接下來意外發生了。
《明史·胡濙傳》記載:
既聞其嘗有密疏,疑之,不果召。
轉太子賓客,兼南京國子祭酒。
意思是說,正在朱高熾打算重用胡濙的時候,朱高熾聽到一個意外的消息:先帝《朱棣》駕崩前,胡濙曾繞過內閣,給先帝上過密奏。
由於當時漢王朱高煦覬覦太子寶座,朱高熾因此懷疑胡濙有可能和漢王有染。
從此,朱高熾的態度轉變了,他將胡濙安排到南京任國子監祭酒兼禮部侍郎,不讓他到北京來。
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胡濙的內心並沒有氣惱。
胡濙到達南京後,開始整理南京禮部的工作。
自從朱棣遷都北京後,南京雖然也留了一套『班子』,但大家幾乎都是象征性的工作,隻有胡濙例外,他態度極其認真,每隔三天就寫奏折,讓其他同僚敬佩不已。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胡濙的『運氣』卻極佳,因為明仁宗朱高熾僅僅在位10個月就駕崩了。
接下來,明宣宗朱瞻基登基。
特別巧的是,明仁宗在駕崩前,曾派太子朱瞻基去南京巡查,而胡濙作為南京的禮部侍郎,一路陪同,這讓他在朱瞻基的心中留下不錯的印象。
朱瞻基登基後,召胡濙回北京,先擔任禮部侍郎,半年後,就正式擔任禮部尚書,從此,胡濙成了朱瞻基的心腹近臣。
注意,這一年是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誰都沒想到,胡濙自這一年擔任禮部尚書後,接下來竟然36年都『沒挪窩』,他是明清兩代擔任禮部尚書最長的官員,創造了記錄。
同年,漢王朱高煦謀反,朱瞻基禦駕親征,胡濙隨駕,一路上他安排糧草,在叛亂平定之後,胡濙因功獲得厚賞。
朱瞻基不僅賞賜胡濙一座大宅子,還在胡濙過生日時親臨他家中,為他祝壽。
這在當時是一種莫大的榮耀。
宣德六年,由於前戶部尚書夏原吉病逝,代管戶部的張本也去世了,戶部沒有合適的老臣來主管,朱瞻基便讓胡濙兼任戶部尚書。
胡濙隻有在永樂初年擔任過戶部都給事中,此後20餘年未染指戶部,如今突然要擔此重任,他有些心虛。
為了能做好戶部尚書,胡濙經常天不亮就去『上崗』,不斷找戶部郎官了解實際情況。
《明史·胡濙傳》記載:
時國用漸廣,濙慮度支不足,蠲租詔下,輒沮格。
帝嘗切戒之,然眷遇不少替。
即:當時明朝的開支項目越來越多,胡濙擔心國家財力不足。
當明宣宗朱瞻基每次下詔減免百姓稅賦的時候,胡濙都含淚阻止。
朱瞻基經常告誡他,卻仍然眷顧他。
很多人看到這裡,或許會指責胡濙不愛惜百姓。
實際上,這是一個辯證的問題。
早在朱棣在位時期,征蒙古、討安南,下西洋,造寶船,還要遷都修宮殿,朝廷早就入不敷出了。
明仁宗在位時間較短,說到底明宣宗是在補明朝之前的窟窿,因此戶部的壓力非常大。
再加上朱瞻基平定漢王之亂、征討蒙古兀良哈等軍事行動,更讓胡濙難做。
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當時楊士奇等人一味要求朱瞻基輕徭薄賦,但戶部尚書胡濙卻屢屢反對,並不是胡濙不愛民,而是朝廷的『兜』裡太過羞澀。
實際上,胡濙本人生活非常節儉,他或許不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但他絕對是一位稱職的戶部尚書。
胡濙的不容易,朱瞻基是知道的,例如,朱瞻基曾感嘆:『天下無患,多虧了四人之力!』
朱瞻基口中的『四人』,分別是內閣首輔楊士奇、原戶部尚書夏原吉,吏部尚書蹇義和現任禮部尚書兼戶部尚書胡濙。
可見,明宣宗作為大明朝的『CEO』,他對自己的『財務總監』還是比較認可的。
三、扶上馬再送一程
公允地說,明宣宗朱瞻基雖然被人稱為『蟋蟀皇帝』,但他整體上算是一位明君,宣宗在位10年,從善如流,休養生息,明朝百姓逐漸安居樂業,創造了『仁宣之治』。
隻可惜,宣宗年壽不永,38歲便駕崩了。
宣德十年正月,明宣宗病重,不能上朝,看著年僅9歲的皇太子朱祁鎮,朱瞻基的內心極其復雜。
他用微弱的聲音下旨,傳召5位大臣入宮,對這5位大臣說:
『卿等老臣,嗣君幼,幸同心共安社稷』
意思是說,你們五個都是老臣了,如今太子年幼,希望你們同心協力,輔佐太子,共同維護大明朝的安定。
說罷,朱瞻基駕崩。
而被他托孤的這5位老臣,分別是『三楊』、胡濙和張輔。
當然,此時朝堂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太皇太後張氏《明仁宗朱高熾之妻》。
在這六人的輔佐下,9歲的朱祁鎮登基了,改元正統,他就是明朝第6位帝王——明英宗。
朱祁鎮登基的前七年,大明朝整體上還算政通人和,由於朱祁鎮年幼尚未娶妻,太皇太後主理內宮,三楊和胡濙主持朝政,張輔主管軍務,『仁宣之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續。
正統五年,楊榮去世,兩年後,太皇太後去世,從此明英宗開始『長大』,走自己的路,最明顯的標志就是宦官王振的崛起。
當時,內閣以楊士奇為首,在朱祁鎮的支持下,王振逐漸開始壓制楊士奇,胡濙、楊溥也未能幸免。
正統九年,楊士奇因兒子殺人而羞愧歸隱,楊溥和胡濙力不能支。
待到楊溥去世,胡濙則選擇了蟄伏。
正統十四年,在王振的慫恿下,血氣方剛的明英宗欲效仿太祖、太宗皇帝,禦駕親征蒙古瓦剌部,結果發生影響大明朝國運的『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王振被殺,張輔陣亡,20萬精銳覆沒。
瓦剌人乘勝追擊,攻入大同,直逼北京。
噩耗傳到京城,幾乎所有人都震驚不已。
當時朝堂上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是由徐珵《徐有貞》提出的『遷都南京,以避國難』,另一種是兵部侍郎於謙提出的『守衛北京,請堅固守』。
兩種聲音各持己見,爭論不下。
最終,大家都看著孫太後《朱祁鎮之母》和郕王朱祁鈺《朱祁鎮之弟》,孫太後和朱祁鈺也猶豫不定。
這時,作為當年五大輔臣中的最後一位,胡濙說了一句話,鎮住了那些『南遷』派,《明史·胡濙傳》記載:
群臣聚哭於朝,有議南遷者。
濙曰:『文皇定陵寢於此,示子孫以不拔之計也』與侍郎於謙合,中外始有固志。
胡濙的意思是說:文皇帝《指朱棣》將皇陵安排在這裡,就是向子孫表明不再遷都。
而今你們是要棄祖宗而去嗎?
胡濙的這句話擲地有聲,讓主張南遷者啞口無言。
在胡濙和於謙立勸諫下,孫太後和朱祁鈺才最終做出『堅守』的決定。
由於明英宗朱祁鎮成了俘虜,為了避免瓦剌人的再三要挾,在於謙的支持下、孫太後的默許下,郕王朱祁鈺登上皇位,遙尊哥哥朱祁鎮為太上皇。
朱祁鈺也就是明朝第7位皇帝明代宗。
最終,朱祁鈺、於謙等人打贏了北京保衛戰,瓦剌退兵,歸還朱祁鎮。
古人雲:決策需大智,死守需大勇。
北京保衛戰是明朝中期最重要的戰役,這場戰爭,創造了一個英雄於謙,也讓明代宗朱祁鈺站穩了腳跟。
但是,人們很容易忽略朝堂上的另個一個人,那就是戶部尚書胡濙。
從堅決拒絕南遷,到在後方支持軍械和糧草,胡濙對這場戰爭的勝利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他也為大明朝的延續作出重要貢獻。
說他是社稷之臣,並不為過。
四、一場說走就走的辭職
明代宗朱祁鈺是一位不錯的帝王,他在位期間,興修水利,發展農桑,裁撤開支,讓經過『大難』的明朝漸漸復蘇。
但是,朱祁鈺一生做錯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為了獨霸皇位,他將被俘歸來的哥哥朱祁鎮幽禁在南宮之內長達7年之久。
第二件事是違背諾言,廢除了侄子朱見深《朱祁鎮之子》的太子之位。
當初,朱祁鎮被俘,太子朱見深年僅2歲。
孫太後為了大局著想,支持朱祁鈺登基,但前提是太子之位不能動。
也就是說,孫太後希望百年之後,大明皇位還能歸回朱祁鎮一脈。
朱祁鈺當時是答應的,但皇位的吸引力實在太大,他幽禁了哥哥之後,看侄子百般不順眼,最終,他廢除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將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立為太子。
不曾想,朱見濟中途夭折了,而朱祁鈺又沒有其他兒子。
這就造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儲君之位空懸。
景泰八年,明代宗朱祁鈺病重,眼看時日無多,可急壞了朝中大臣。
作為禮部尚書的胡濙更是如熱鍋上的螞蟻。
胡濙認為,既然皇帝無子,那就應該立先帝《指明宣宗朱瞻基》之孫,而先帝之孫中年齡最長、出身最高的還是朱祁鎮之子朱見深。
當他把自己的意見報給朱祁鈺時,被朱祁鈺拒絕了。
正在胡濙為難之際,正月十六日夜裡,石亨、徐有貞等一群投機分子趁夜發動『奪門之變』,他們打開了南宮之門,迎出了太上皇朱祁鎮。
清晨上朝,當胡濙站到第一排往龍椅上一瞥時才驚詫地發現,坐在皇位上的人不是朱祁鈺,而是朱祁鎮,伴隨著徐有貞的一句『太上皇復辟了』,大家才明白,朱祁鎮第二次登基了。
英宗復辟了,也就意味著代宗的生命要結束了。
朱祁鎮二次登基,改元天順,他恨極了弟弟朱祁鈺,不僅未按帝王禮給弟弟下葬,還給弟弟一個『戾』的謚號。
筆者認為,『奪門之變』對於明朝的歷史進程沒有任何意義,即使沒有這場政變,皇位最終還是會回到朱祁鎮一脈。
隻是,由於這場政變,一群投機分子雞犬升天了,還有,英雄於謙成了它的犧牲品。
作為朱祁鈺曾經的支持者,輔佐朱祁鈺理政長達八年之久的戶部尚書胡濙,朱祁鎮並沒有給他太多的為難。
理由很簡單,胡濙是老臣,而且已經對明英宗沒有任何威脅了。
但是,胡濙在朝堂上歷經半個世紀,對帝王心術看得比較清楚,他以年紀老邁、病體纏身為由,向朱祁鎮提出告老還鄉。
一般老臣告老還鄉,皇帝都要『再三挽留』以表誠意,可是,胡濙告老的時候,朱祁鎮爽快地答應了。
為了表示對胡濙的特別『關照』,朱祁鎮還專門派人將胡濙『送』回老家,為了表示恩典,朱祁鎮象征性地賞了一個錦衣衛的職位給胡濙的一個兒子。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有一句話:
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疑。
在朝為官,不管是賢臣還是奸臣,都很容易遭到皇帝的猜疑。
不要怪天子太涼薄,這是封建王朝的鐵律。
天順元年秋天,在簌簌的秋風中,一位82歲的老臣離開朝堂,從此,廟堂上再無胡濙。
五、大明朝獨此一份。
胡濙告老還鄉後,仍然掛著禮部尚書的頭銜,但他不再過問政事。
胡濙有三個弟弟,和胡濙年齡相差不大。
他回家後,整日和三個須眉皆白的弟弟歡聚一堂,在當地是一大奇景。
天順七年《1463年》,在故鄉生活了7年的胡濙病重,臨終前,他把幾個兒子叫到跟前,囑咐他們:『你們有能力的,就去報效朝廷,如果沒有能力的,也不能敗壞我們的家風』說罷,胡濙瞑目而逝。
至此,胡濙結束了他89年的人生路程,也結束了他32年的禮部尚書生涯。
胡濙25歲踏入仕途,89歲去世,他歷經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7朝,在明朝歷史上,這是一項罕見的記錄,他的經歷,也是大明朝獨此一份。
在他仕途生涯的64年裡,他經歷靖難之役、永樂盛世、仁宣之治以及土木堡之變、奪門之變等歷史進程或事件,也見證了大明朝一個甲子的興衰。
胡濙雖然歷經7朝,輔佐6帝,但我們總結他的履歷會發現,他對每一位帝王幾乎都是勤勤懇懇,他無私心,也無意參與朝堂鬥爭,他隻想老老實實,盡職盡責地完成自己的本質工作。
歸根究底,他是一位傳統的士大夫形象。
《墨子》雲: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意思是說,好的名聲和名譽不是短時間內靠取巧就輕松得到了,君子要踏踏實實,身體力行才能得到名副其實的名譽。
胡濙在建文朝入仕,被明成祖看重,為朱棣尋人16年,又被明仁宗懷疑,被明宣宗托孤,在家國危難時力挽狂瀾,明英宗復辟後他又遭到猜忌。
然而,胡濙始終沒有半句怨言。
他近60年的仕途生涯,都在踐行『君子以身戴行』。
他是士大夫,更是『修身齊家治國』的儒者,值得後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