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位30年殺盡功臣,唯一的漏網之魚,4年後讓大明江山易主。《網路歷史》

他是歷史上被人稱為殺人狂魔的皇帝,為了給兒子鋪路,不惜殺盡開國功臣,但是卻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唯獨漏掉了一人,導致自己的江山易主。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自古新朝建立,舊朝顛覆。

都需要早期有一批誓死跟隨的大臣,帝王才能夠打下江山,並且把皇權掌握在手中。

但是地位穩固之後,這些大臣也是皇帝的心腹大患,他們功績太高,如果半路反了,皇權難保。

所以很多皇帝都會在朝勢穩定之後,進行權力的削弱。

而有些皇帝冷血殘忍直接斬草除根,將昔日的功臣盡數斬首,以求安心,就比如朱元璋

建國之後,朱元璋毫不顧忌昔日的情分,將有功之臣斬殺,希望自己能為兒子朱標掃清道路,讓他能夠穩坐江山。

於是借著『胡惟庸案『,『藍玉案』、『空印案』處理掉三萬多名大臣將士,也是殘忍至極,而陳亨因為被派往了北疆戍守從而逃過一劫。

朱元璋怎麼也沒有想到,當初幫助自己登上帝位的功臣,竟然會在有一天調轉槍口成為了掠奪自己江山的敵人。

那麼為何會產生這樣的變故呢?

朱標死後,朱元璋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做太子,後來讓朱允炆登基。

而朱允炆沒有聲望又毫無根基,於是他又一次列出誅殺名單,朝中大臣死傷殆盡,而後又提出削藩制度,想讓朱允炆能夠穩坐江山。

後朱允炆繼位,他遵從朱元璋的教導,進行削藩,朱棣自然被盯上了,為了自保,朱棣發動了兵變,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

雖然朱棣一直在積蓄兵力,但是面對明朝大軍還是略顯劣勢。

朱棣主張智取而非強攻,他使用計謀控制了北平城,後來朱允炆派出耿炳文出征,但是朱棣卻收買了他的手下張保,使得此戰得以勉強戰勝。

朱允炆聽了之後,心急如焚,任命李景隆為大將軍帶領六十萬大軍前去征討燕軍。

可是此人紙上談兵,根本不懂得行軍打仗,犯了不少錯誤,但是占著人數優勢,對人數僅僅有十萬的燕軍進行了伏擊,使得燕軍大敗。

然後又在燕軍撤退的半路上埋伏炸藥,導致燕軍傷亡慘重。

面對兵力懸殊的情況,朱棣是怎麼運籌帷幄,最後反敗為勝的,而陳亨在此過程中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

朱元璋如果知道因為自己漏殺一人,導致大明江山易主,怕是氣的棺材板都蓋不住

面對征伐的六十萬大軍,人數劣勢的朱棣根本沒有勝算,但是他卻在陳亨的幫助下順利登上了皇位。

那麼陳亨做了什麼事情,竟然使得這場幾乎毫無勝算的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呢?

在擊敗燕軍之後,李景隆非常得意,但就在這個時候,陳亨卻領著十萬大軍歸降了朱棣,後來陳亨也是成為了朱棣的主力將領,在戰爭中沖鋒在前,幫朱棣扭轉了戰局。

朱允炆手握六十萬重兵為何還會大敗?

除了任用了不會打仗的李景隆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朱元璋誅殺功臣引起的。

實際上當時的明朝廷已沒有良將可用,從朱允炆任用年近古稀的耿炳文就能看出。

陳亨又想到當年朱元璋無情誅殺開國功臣的往事,再聯想到現在朱允炆也打起了他叔叔的主意,想必日後對臣子也不會多和善。

於是陳亨在一番計較之下,選擇了投靠歸順朱棣,在戰爭中臨陣倒戈,造成朱允炆兵敗的局面。

有時候影響歷史走向的未必是那些名垂千古的顯赫人物,像陳亨,作為一個不那麼重要的小角色從一開始就在朱元璋的屠殺之中幸存。

後又在多年後影響了整個明朝的變局,當年躲過朱元璋屠刀的他讓大明江山易了主,也可謂因果報應、天道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