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可謂是歷史上少有的,真正的草莽皇帝,要知道就算是漢高祖劉邦曾經也是一個小小的官吏起家,而朱元璋不僅沒有官位,甚至曾經還做過乞丐,最後能做到能逆天改命實在是讓人驚訝。
朱元璋的事跡雖然很傳奇,很勵志,但是他個人卻有著比較殘暴的性格特點,死在他手下的人不計其數,搞得當時人人自危,他身邊的人做什麼都小心謹慎,生怕說錯做錯什麼導致自己人頭落地。
在這之中就有一個廚子遇到了麻煩,朱元璋在用餐時吃到了一根頭發,這可讓他興致全無,當即就叫來這個廚子質問,而廚子也是很機智,隻回答六個字,不僅救了自己,還逗笑了朱元璋,那他說了什麼呢?
朱元璋在位期間有一個非常讓人記憶深刻的性格特點,那就是他生性多疑,殺伐果斷,在他建立明朝登基稱帝之後,按照慣例,分封曾經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將領和功臣,不過在這之後沒多久朱元璋就變臉了,他表面上善待功臣,以禮相待,面子工程做的很足,可以背後卻提防著這些權臣。
朱元璋之所以會這樣做也是有著內外兩方面原因的,從他個人內部因素來說,因為早年的經歷讓朱元璋患得患失,害怕失去所擁有的,更何況還是皇位,如果稍有不慎那麼他就可能身首異處,他的家人也很難幸免於難,所以經歷過生活苦痛的他自然變的越來越多疑,不想悲劇再次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從外部因素來看,明朝的開國功臣確實一個比一個厲害,就比如徐達,常遇春,劉伯溫,李善長等人,無論是戰功還是頭腦,完全勝過朱元璋,他們很有可能謀權篡位,而且這些人都有著極高的威望,要是他們真想造反,朱元璋被拉下臺的機會是很大的,正因如此,朱元璋不得不猜忌自己身邊的這些人。
為了能夠加強自己的統治,他設立了錦衣衛負責監察,同時嚴厲打擊存在不軌意圖的官員,為此還造下不少殺孽,就比如藍玉和胡惟庸血案,前前後後被牽扯的無辜之人多達數萬人。
因為朱元璋的殘暴,身邊的人對他都是恭恭敬敬的,生怕出什麼差錯,上到妃子大臣,下到太監宮女,畢竟其中好多人都被無辜牽連,可以說是飛來的橫禍,但是又無可奈何,隻能自己小心謹慎,可怎麼小心也總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就比如在一次朱元璋用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讓他憤怒的事情。
朱元璋在自己的菜中發現一根頭發,這一下讓他沒了食欲,當即就把廚子叫來,廚子見狀也是嚇出一身冷汗,他明明仔細篩查過,不可能有頭發絲啊?
而且上菜的時候看了啊!
可是廚子也不能自己背這個鍋,那不明不白的含冤而死確實太不值得了,可還不能直截了當告訴他,那豈不是當眾打他的臉,讓朱元璋難堪,就算暫時放過自己,日後估計自己也好不了,現在隻能以巧妙的方式來緩解局面。
於是廚子靈機一動,對著朱元璋說出六個字:『陛下,此乃龍須』,這短短的六個字既表達出不是自己的錯誤,也暗示著朱元璋這頭發絲是你自己的,朱元璋聽後也是恍然大悟,隨即就明白了這話中的意思,回過頭來想想自己也是糊塗,自己的不經意的錯誤還錯怪了人家,不由得自己被自己的愚蠢逗笑,同時他也感謝廚子以這種巧妙的方式保留自己的面子,所以就給他升官以做嘉獎。
正因朱元璋的殘暴,喜好殺戮,這讓所有人都為之忌憚,害怕做錯什麼事被處罰,要是被冠以謀逆造反之罪那可就就不是罷官或是貶謫那麼簡單了,要麼被流放處死,要麼滿門抄斬,株連九族,總的來說,朝中的文武百官人心惶惶,都怕大難臨頭。
那這樣一個殘暴的君主為什麼遲遲沒有被拉下臺呢?
反而還一直安然無事,百姓也沒有發起大規模的暴動反對他,這主要是因為朱元璋也是一位為國為民的好皇帝。
別看他對待身邊的臣子和仆人極為嚴厲,動不動就要殺人,可在治理國家方面,他可是一絲不茍,經常批閱奏折到深夜,他出身貧寒,深知民間疾苦,知道國家存在的很多隱秘的弊端,也明白該如何當一位好皇帝,所以自然不會怠政。
在政治方面,他廢除了丞相制度,收歸權力在自己手中,這有利於他更好地掌權和下達決策,其次就是經濟方面采用休養生息政策,重視農業發展和鼓勵工商業發展,同時註重社會道德建設,這一系列的措施讓明朝漸漸恢復正常運轉的狀態,也有了欣欣向榮的勢頭,從這些舉措來看,朱元璋也不失一位明君,能夠像他這樣敢於進行變革,專心治理和建設國家的皇帝實在是屈指可數。
在後世對朱元璋的評價雖然褒貶不一,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認為他是一個好皇帝的,從整體來看沒有什麼不妥的,出發點和目的也都是適合明朝發展的,而他殺伐果斷的確是讓人詬病,可這也是每一個帝王都會思考的問題,也都是要避免發生的事,隻不過朱元璋做法更加偏激,更加血腥和暴力,可取得的效果也是很明顯的,那對於朱元璋這個人,你又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