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為什麼會失敗?《網路歷史》

朱允炆在登基後著急忙慌的開始了削藩,結果引發了靖難之役,不過最終朱允炆在大好局面下竟然失敗了。

那麼朱允炆為什麼會失敗?

關於這一點,主要有三點因素。

第一,朱允炆用人不當。

第二,朱允炆削藩急功近利了。

第三,朱允炆盲目自大了。

第四,朱允炆無人可用,這就要怪朱元璋了。

第一

在如此關鍵的作戰中,不相信老將耿炳文,竟然重用一個繡花枕頭。

如果說第一次失敗還算是朱允炆信錯了人,那麼第二次,建文帝竟然認為李景隆用兵不順,是因權柄太輕,便授以『專征伐』之權,結果第二次的失敗,直接改變了這場戰爭的局勢,建文帝隻能采取守勢了。

而李景隆恐怕也是他身邊最大的雷了,在關鍵時刻竟然投奔了朱棣。

第二

其實從歷史上看削藩並不少見,可能夠輕輕松松的就完成削藩的不多見。

按說朱允炆最應該做的就是穩定自己的政權,逐漸的把權力集中,心急是吃不了熱豆腐的,屁股還沒坐穩就想著削藩。

一個人還不會走呢,就想要跑了,有點太著急了。

可他著急還沒有到點上,明明朱棣最有威脅,竟然放在了最後面,這也給了朱棣機會和時間。

第三

削藩的難度是很大的,按道理建文帝朱允炆應該知道這個道理。

如果藩王都老老實實的聽話,那麼也就談不上削藩了。

畢竟這是在打壓他們,甚至要他們的命,不反才怪呢。

可朱允炆太自大了,他認為誰都不是朝廷的對手,分分鐘就能夠消滅他們。

實力雖然很重要,但決定戰爭勝負的並一定就是實力。

第四

客觀講,朝廷的整體實力的確要比朱棣強。

但我們從雙方的戰爭以及朱棣的路線來看,朱棣可沒有打算給大明全部的兵力去耗,朱允炆也沒有打算舉全國兵力消滅朱棣。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當年朱元璋給他留下一些武將,但凡能夠在戰爭中取得幾次勝利,結局都會不一樣。

可惜的是,朱元璋為了孫子的江山穩定,就留下了一個老將耿炳文,相對來講,實力差點,這也讓朱允炆無人可用,用了一次耿炳文還失敗了,換人的話,實在是沒有人可換了,這可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