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而不征討高麗,而容忍其在明朝和北元間左右橫跳。《網路歷史》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朝鮮半島的政權在大部分時候都是臣服於中原王朝的,是朝廷最忠實的小弟之一。

但是高麗之人在歷史上並不是老老實實的,一有機會就想向北擴展疆土,隻是中原王朝相比它過於強大才被迫放棄。

而明朝強大的洪武年間,朝鮮半島上的高麗王朝就對明朝不是很老實恭敬,呈現出首鼠兩端的架勢,這是為什麼呢?

初期比較配合的高麗

公元10世紀建立的高麗王朝,可以說是朝鮮半島古代政權裡挨打次數最多的王朝了。

遼國和蒙古帝國不知道多少次把它揍得七葷八素,元朝建立後更是直接將高麗變成了征東行省,成為了正式的行政單位。

因此高麗王朝對中原王朝有著深深的畏懼和防范心理。

上圖_元末農民起義

到了元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一支二十萬人的紅巾軍在和元軍周旋的時候轉進到了高麗境內,把高麗王京都拿下來了。

高麗在大將李成桂等人的努力下,費了好大的勁將這支紅巾軍打跑。

高麗經過這事意識到元朝馬上要不行了,自己的實力也並沒有那麼弱小,於是對元朝不再那麼恭敬。

1363年,遼陽行省丞相納哈出進攻高麗三散、忽面之地,被李成桂率軍擊退,雙方的關系進入緊張狀態。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新的大明王朝,隨即揮師北上攻破元大都和元上都,將元順帝趕到了大漠之中。

朱元璋下詔高麗命其稱臣納貢,並將逃難到國內的一批高麗流民送還高麗,表達了對這個邊陲小國的善意。

只要你願意老老實實做我的小弟,那我自然是不會虧待你的。

上圖_明朝版圖

高麗人對之前紅巾軍和元軍的兩撥進攻心有餘悸,如今見到能將蒙古人趕回沙漠的更加驍勇善戰的明軍,更是明白得罪不起,馬上滑跪,接受朱元璋冊封王擷為高麗國王,斷絕了和北元的朝貢關系。

朱元璋見高麗這麼識相,於是在自己思忖已久的《皇明祖訓》中開列十五個『不征之國』,將高麗列為其中之一。

上圖_《皇明祖訓》之不征之國

為什麼朱元璋要這麼列舉?

因為它總結了歷朝歷代對這些小國征伐所付出的代價和教訓,特別是元朝征討日本、安南、爪哇等國的失敗,讓他覺得打這些國家『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

如果對方侵犯天朝尊嚴,那必須要幹它。

但是如果對方沒有得罪自己,就不要無緣無故去打人家。

李成桂也是積極響應明朝北征行動。

1370年,李成桂率軍北上進攻納哈出的地盤,拿下了遼陽。

這固然是配合明朝出擊北元的行動,但也是趁機向北擴大高麗地盤的體現。

上圖_徐達《1332年-1385年》,字天德

在明朝和北元之間左右橫跳

明朝和高麗這種穩定的合作關系,在1372年發生了變化。

這一年徐達、李文忠、馮勝15萬大軍三路北伐,想要一舉蕩平北元,結果徐達的中路軍沖得太快,在沒有和其他兩路軍會合的情況下提前和元將王保保交戰,戰損很大被迫撤退。

李文忠部直接從東北到阿爾泰山脈打穿了蒙古草原,但是也沒有達到消滅元軍主力的目標,還差點因為找不到水源困死沙漠。

馮勝的西路軍雖然連戰連捷奪取了河西走廊,但是見其他兩路軍失利,也隻能放棄北進蒙古高原的計劃。

原本認為明軍天下無敵的高麗人,見明軍全明星陣容齊出卻遭遇失敗,認為北元還有較強的實力,而明朝初立不一定穩當,說不定北元還能南下重奪江山呢?

於是高麗人開始首鼠兩端了,派使者和納哈出聯系,以舊時對元朝的禮節和北元小朝廷溝通並獻貢品,甚至幫助納哈出派遣間諜到北平地區刺探明朝的邊防情報。

上圖_高麗王室

到了第二年,高麗恭憨王派遣使者金甲雨和吳克忠向明朝朝貢五十匹馬,結果在路上死了兩匹,金甲雨趕緊用自己的馬補上。

明朝官員在查證路上死馬卻又湊夠數了的原因時,發現這些馬其實是高麗王送給太子朱標而不是上貢朝廷的。

朱元璋得知後生氣的下令拒絕上貢,並責備高麗和太子肆角非人臣之禮,如果是國王下令的那就要反躬自省,如果是使者自作主張的那就要嚴厲懲治他。

結果自然是高麗王甩鍋給兩個使者,把這倆倒黴蛋處決了。

之後又發生了高麗寫進貢名單時將給前元『太府監』的表述照抄給了並未設置這一機構的明朝廷,這更加讓朱元璋覺得。

上圖_恭愍王與魯國公主《京畿道博物館藏》

但是更引爆朱元璋怒火的是高麗恭憨王被殺事件。

恭憨王雖然有些小動作,但是畢竟是朱元璋親自冊封的國王。

現在它被叛將弒君奪位,扶持年僅十歲的辛禑即位。

部下犯上作亂這是朱元璋很忌諱的行為,哪怕它發生在自己的屬國身上也是在打明朝的臉,更何況高麗將此事同時通報給了明朝和北元。

之後又發生了一起明朝使節被殺事件,讓兩國關系更加緊張。

朱元璋又一次召見前來賀正旦的高麗使者,歷數高麗自古以來反復橫跳的史實:那些奸臣不過是倚仗關山之險才敢跳梁逞兇,以為我朝向漢朝唐朝一樣打高麗會付出大的代價。

殊不知漢朝唐朝擅長騎射而舟楫為短,但是我一統天下,陸路水路征伐都是所向披靡,哪裡會像漢唐那樣費工夫呢?

第二年他又因為接受北元冊封之事責罵高麗:上次我們使者無罪卻被殺害,你們的罪過太深了。

如果你們不派執政大臣前來謝罪並按約朝貢,試圖倚仗滄海來抵抗的話,那我告訴你們滄海也是我們大明的地盤,不信的話我就派精兵數十萬,千帆競發來問你我們的使者哪去了?

就算不能把你們消滅光,還不能搞個七七八八嗎?

看你還敢輕視這件事嗎!

上圖_高麗官制示意圖

高麗雖然一再派大臣謝罪表示臣服,但是並沒有斷絕和北元的聯系,加上之前政變的事情,讓朱元璋對高麗的不滿達到了頂點。

1380年,朱元璋向高麗下詔問罪:我取代元朝登基十三年了,其他國家都老老實實稱臣納貢,隻有你們三韓地區的家夥仗著山海之險,弒君奪位,不按約定納貢,叛服不長,到底是想怎樣?

朱元璋下令給遼東地區的將領:高麗人性格輕薄但是心機很深,你們不許讓高麗使者入境,以免其刺探軍情。

辛禑即位六年了,朱元璋還是不肯給冊封為國王,這就讓辛禑處於缺乏王位合法性的尷尬之中,畢竟當時亞洲東部朝貢圈子內的國家王位的合法性都來自於中原王朝的冊封。

1381年,朱元璋派湯和、傅友德兵進雲南,消滅了那裡的元朝殘部。

辛禑十分擔心明軍會前來攻打自己,於是下令李成桂加強邊境守備。

明遼東邊軍也果真對高麗采取了行動,越過鴨綠江將高麗別差金吉甫、百戶洪丁抓了回來。

遼東都司招降了東北部的女真千戶白把把山,高麗王雖然知道這次行動不是直接針對自己的,但是還是讓萬戶金得卿率軍趁夜偷襲白把把山,斬殺了其部下四十多人。

他們是沒有膽量直接進攻明軍的,所以隻能拿女真人撒氣了。

甚至當時還有朱元璋派八千九百艘戰船征討高麗的假消息,讓高麗上下很是慌張了一段時間。

上圖_朱元璋《1328年—1398年》

不過雖然關系如此緊張,朱元璋還是沒有最後下征討高麗的決心,在1385年同意冊封辛禑為高麗國王。

可能你會覺得朱元璋打又不敢打,隻會放狠話。

但朱元璋沒有打高麗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當時北元在北部邊境的勢力還比較大,屬於主要矛盾,高麗還可以幫自己制衡日本和倭寇。

如果和高麗開打,那麼整個北部邊疆都將陷入戰火,東南的倭寇再來,明朝會陷入C形包圍圈中。

二是自己之前已經在祖訓中將高麗列為不征之國,如果開戰了不但是當面違背自己的教育,也會減少其他朝貢國的忠誠度。

三是高麗雖然首鼠兩端,但是並未對明朝邊境采取實質性的進攻行為,和北元與倭寇還是有區別的。

且高麗打贏容易完全吞並難,之前的朝代沒有一個能完全吃掉三韓地區的,還在此靡費很多,這樣的歷史經驗不容不吸取。

鑒於以上原因,朱元璋不願意對高麗輕啟戰端,而更喜歡用這種武力威脅的方式,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1387年,馮勝和藍玉的明軍北上降服納哈出,消滅了盤踞在遼東地區的北元勢力。

1388年,藍玉在捕魚兒海一舉殲滅北元主力,捕獲大批北元皇族和大臣,給北元的力量造成了毀滅性打擊。

同年,明朝在原雙城總管府之地設置鐵嶺衛,相當於將槍口頂在了高麗的腦門上。

上圖_藍玉《?

―1393年》,明朝開國名將

變身為朝鮮後,仍舊沒有消除洪武皇帝的敵意

1388年,高麗王廷就明朝在原雙城總管府之地設置鐵嶺衛之事展開廷議。

高麗國王辛禑和門下侍中崔瑩商議進攻遼東,李成桂聽聞大吃一驚:藍玉帶著的十幾萬明軍剛剛把北元一鍋端了的消息你們是沒聽見?

這時候你敢和明朝動手,不怕藍玉回軍途中順道把我們收拾了嗎?

但是辛禑堅持派曹敏修為左軍都統使、李成桂為右軍都統使一起率軍進發。

雖然李成桂在高麗國中是最能打的將領,但是讓他去和藍玉兇猛善戰的北伐軍去碰,玩呢?

他深知不能前去送死,但是君命難違,怎麼辦?

那就自己當這個君吧!於是李成桂在度過鴨綠江後,以糧草不濟為由請求班師被拒絕。

李成桂和在曹敏修威化島回軍,直接回到開京,發動高麗版的『陳橋兵變』,逼辛禑退位並流放崔瑩。

隨後李成桂先後立王昌和王瑤為君,自己當起了權臣。

1392年,李成桂自立為王,但是仍以『高麗權知國事』的身份上報明朝。

上圖_李成桂《1335年-1408年》

朱元璋對李成桂做法的態度是可以想見的。

之前辛禑非正常即位的事情就讓朱元璋覺得這是違背君臣之道,現在你又來一出。

朱元璋不派使節進行冊封,而是叫李成桂盡快更改國號:既然李姓取代了王姓,高麗就不復存在了,趕緊換個國號報上來!於是李成桂在1393年上報了『朝鮮』和『和寧』兩個國名給明朝選擇,朱元璋以『朝日鮮明』比較好下詔賜名為『朝鮮』,稱李成桂為朝鮮國王,這也是李氏朝鮮對明朝感念的『大造之恩』。

不過朱元璋為了表達不滿,一直沒有正式冊封李成桂為朝鮮國王,歷數了朝鮮誘捕歸降明朝的女真人、貢品質量不佳等五大『罪狀』:現在我朝已經平定了包括北元在內的四方蠻夷,又誅滅了國內的亂臣賊子,如今已經是國泰民安,讓將士們安享太平的時候,可是你們朝鮮人卻又再起禍端,你們必須要將之前捕獲的女真人送回,不然的話先通過朝鮮的『嶽鎮海讀山川神抵』向『上帝』控告你們的罪狀,隨後派大軍解決咱們的爭端。

這是十年後朱元璋又一次發出明確的戰爭威脅。

上圖_朝鮮王朝《1392年—1910年》,又稱李氏朝鮮,簡稱李朝

李成桂見到朱元璋的威脅氣得不行,對大臣們抱怨說:皇帝靠兵馬眾多和嚴刑峻法統一天下,然而卻殺戮甚多,功臣勛貴大多亡命,卻貪得無厭地屢次責罵我們這樣的小邦,動不動就威脅要揍我們,就像大人嚇唬小孩子一樣。

這段史事在韓國人的電視劇中拍出來的效果是:李成桂在王廷直接用國罵噴朱元璋,並且要對明朝動武。

這當然是韓國人的意淫,當時李成桂再怎麼不滿,也隻敢『卑辭謹事之』,派中樞院學士南在奉表前往京師請罪:皇上天威近在咫尺,我非常地害怕呀。

我已經下令給臣民,絕對不可以夷亂華,以下犯上,這是有奸人挑撥朝鮮和天朝的友好關系,請陛下明察!南在對五大罪狀都做了解釋。

上圖_李氏朝鮮的官服

朱元璋又添了一把火,指責李成桂『事大不誠』,朝鮮的間諜活動依然猖獗,並重提之前描述漢唐的言論,聲稱如果我們水陸並進揍你那是很容易的事,不過只要你們把捕獲的女真人送還,痛改前非,我是可以讓你們自己玩自己的去。

但是如果你們再敢生事,天罰一定會降下來!在打垮了北元後,明朝的水陸兩軍在朱元璋的命令下陳兵鴨綠江畔,隨時等著給朝鮮雷霆一擊。

在隨後的幾次外交爭端中,李成桂派了兒子李芳遠,也就是後來的朝鮮太宗國王前往南京謝罪,也沒打化解雙方的矛盾。

不過李芳遠回程途中拜訪了燕王朱棣,二人成為了好朋友。

上圖_李芳遠《1367.05.16-1422.05.10》,即朝鮮太宗

高麗《朝鮮》在洪武朝對明朝首鼠兩端,其一是因為當時打敗紅巾軍和元軍的高麗處在歷史上少有的比較能打的時期,對自己的實力還比較自信,不願意事事完全屈就明朝。

李成桂也是個既有勇氣又懂圓滑的國君。

其二是因為捕魚兒海之戰前,北元的勢力還比較龐大,讓高麗人不太相信明朝的絕對優勢地位,采取了騎墻態度。

其三是高麗《朝鮮》國內政局動蕩,政變屢發,對明朝的『事大』政策缺乏穩定。

等到太宗李芳遠即位後,朝鮮對明朝的徹底恭敬狀態才固定下來。

參考資料:

〔1〕《明太祖實錄》《高麗史》

〔2〕《中朝關系史—明清時期》白新良

〔3〕《『不征之國』與明初國際秩序的構建》鄭寧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