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當權,為何明朝就能鎮壓住後金?
背後原因讓專家集體沉默
推薦語:在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宦官有很多,其中包括王振、劉瑾等人。
不過在有明一代最知名的太監,還要當屬魏忠賢。
他掌權時期,堪稱是明末最黑暗的一段,對上欺瞞皇帝,對下結黨營私、迫害忠臣。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魏忠賢時期,朝廷卻能穩穩壓制後金的崛起勢力,這又是為何呢?
魏忠賢及其閹黨
在清代,慈禧太後身邊出了個李蓮英,在明代皇帝朱由校身邊,就出了魏忠賢。
雖然這兩個太監的名氣差不多,也都曾手握大權。
但是前者跟後者相比,還是差了很多的。
畢竟當年慈禧才是真正的掌權者,李蓮英不過是一個奴才,而魏忠賢可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皇帝不管事,朝廷大事都由他來決定,當時人稱九千歲。
遍尋整個中國古代史,也沒有哪個太監,敢自稱九千歲的。
由此可見,魏忠賢當年的權勢,大到了什麼地步。
不過,在朱由校駕崩之後,皇位就由他的弟弟朱由檢,也就是著名的崇禎皇帝繼任。
不過當時的崇禎帝,並不敢一開始就清除魏忠賢的勢力,畢竟自己根基未穩定,且滿朝文武幾乎都是閹黨。
所以在做王爺的時候,朱由檢深知閹黨的罪惡,不過此時的他還沒有下定決定。
然而,皇帝能等,他手下的不少忠臣,卻再也等不下去了。
眼看著老皇帝已死,都盼著這位崇禎帝能夠清算閹黨,怎麼沒有動靜了呢?
於是,在朝中忠臣的聯合之下,一起上書皇帝,痛陳未重現十大罪狀。
其中排名第一的罪狀,就是跟皇帝並列,也就是九千歲的稱號。
之後的歷史就比較著名了,魏忠賢在被發往鳳陽的路上,自知難逃一死,就上吊自殺了。
此後閹黨勢力就作鳥獸散,朝中大臣紛紛被抓。
但事實上,直到來年二月份,閹黨的全部勢力才被真正清除幹凈,其中包括閹黨著名人士阮大鋮。
看到這裡,很多朋友會有疑問,當年魏忠賢勢力那麼大,滿朝文武都是他的同黨,在皇帝面前真的不堪一擊嗎?
壓制後金起正面作用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事實上,明清兩代是古代封建皇權,最為鼎盛的時期。
當時的讀書人都希望能夠為皇帝效忠、建功立業,哪裡敢有謀反的心思?
至於魏忠賢就更不用說了,在皇帝的眼中,隻不過是太監和奴才而已。
崇禎皇帝之所以不敢立刻動手,隻不過是做王爺時,被閹黨的勢力嚇到了而已。
事實證明,所謂的閹黨,在皇權面前,不過是紙糊的而已。
在當代影視作品中,都將魏忠賢描繪成一個罪大惡極的人。
不過,從現代視角來看,魏忠賢就未必沒有在當時的朝句中,起到積極和正面的作用。
比如說,在魏忠賢死後,發家於東北地區的女真人開始崛起,此後更是成立了後金軍隊,成為覆滅明朝統治最根本性的力量之一。
事實上,魏忠賢在明末並不是結黨營私,一點正事都不幹。
當時,他很清楚的知道,大明王朝的統治已經來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尤其是遼東地區的女真族,堪稱是最大的隱患。
雖然明末農民起義不斷,但依然決定先要解決女真的威脅。
當時,他對女真族的軍事發展十分限制,先後派出袁崇煥、孫承宗等著名將領,先後抵禦後金軍隊的進攻。
他清楚的知道,遼東地區的戰爭能否打贏,將決定明朝統治能否延續下去。
除了袁崇煥在錦州一線拖住後金軍隊外,吳三桂也被派往山海關以防萬一。
如果前線真的失敗,也好有個緩沖的地帶。
這樣的決策無疑是十分正確的,後來如果不是吳三桂投降,恐怕清朝想要打進山海關、奪取明朝統治權,還要再延後幾年。
東林黨人爭權奪利
除了在戰略戰役上的部署,他還盡量保證遼東軍隊的後勤補給。
在古代打仗,消耗糧草的數量是十分巨大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有深刻道理的。
然而,明朝末年財政入不敷出,國家沒有更多的錢供給軍隊。
當時魏忠賢上奏皇帝表示,請求對東南富裕地區,加征多項稅收。
這樣的措施,對東南地區的百姓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和負擔。
但從當年的局勢來說,卻也不是不得已而為之。
但是這樣的局面,在魏忠賢死後,卻被他的老對頭,東林黨人給破壞了。
熟悉明史的人,對東林黨一定不會陌生。
這是一幫自詡為正人君子的文人士大夫,隻知道排除異己,對國家政策和大事卻一竅不通。
比如說,明末著名文人錢謙益,就是著名的東林黨人。
在明朝滅亡後,後骨氣的士大夫文人,都選擇以身殉國,但是這位大文豪卻太怕死,連他的妻子柳如是都看不起他。
雖然他曾坐到了禮部尚書這樣的大官,但是卻永遠被釘在了恥辱柱上。
所謂”水太冷”的借口直到今天,依然被後人所恥笑。
在魏忠賢死後,東林黨人考慮的,不是如何抵禦外敵,而是又開始爭權奪利。
前文提到的錢謙益,就是在同別人爭權失敗後,才被革職的。
在這些文人的主導之下,最終導致後金軍隊長驅直入、國內農民起義軍四起。
事實上,國內已經亂到無法收拾的地步了,雖然崇禎皇帝胸有大志,卻是無力回天啊!
在眾多的歷史固定思維之中,我們以好、壞,黑、白來判定人物。
一個人,好就當褒獎;一個壞,就應該懲處。
但這一點對於評價歷史人物,則顯得蒼白無力。
而魏忠賢,又何嘗不是如此。
因為殘酷的歷史現實下,歷史的前進,是論跡不論心的,是看結果的。
總結:在後世的爭論中,有人認為明朝滅亡始於萬歷,也有人認為明亡始於嘉靖。
不管怎麼說,無論歷史上有沒有魏忠賢這個人存在,明朝滅亡的歷史早就已經註定了。
隻不過經過他和東林黨人這麼一攪合,算是加速了這一歷史進程。
說了這麼多,你對明末歷史還有哪些了解呢?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討論。
歷史的變革和時代的進步,我將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