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各個朝代中,倘若執政者想要政權延續,能納諫言、清正廉明的很重要的品質。
明朝皇帝朱元璋開創新朝代,也想留下正面的當政形象,而且他本從農民階級一步步成長,對於清正廉明、忠心耿耿的官員十分欣賞,對於那些結黨營私、貪贓枉法的則痛惡非常。
然而在洪武年間有一位名叫曾秉正的敢於進言、為官清廉的官員,被罷黜後連回老家的路費都湊不齊,為何早年飽受褒獎的曾秉正晚年被罷職且承受極刑?
曾秉正出生於江西南昌,自幼飽讀詩書,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十年內就從正九品升遷至正三品,身為通政使的他無疑能力突出。
當時朱元璋剛建立新政權,急需重組中央機關,便下令從各地依照察舉制來舉薦一些優秀人才,當時曾秉正便受到賞識,調往海州任學正《一種官位》。
這份職務主要是管理地區的教育事業,雖然隻是一個九品小官。
由於國家百廢待興,各級官員的收入都相應削減,小官的俸祿更是很低。
因此曾秉正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也並未想過利用職務之便來收取賄賂之類。
從九品極速升遷到正三品,靠的依然是他的才華和文采。
朱元璋坐皇位後的第九年,他想考察考察官員們的政治素養和文化水平,提出讓百官依據『天變』的主題寫文章。
古代時天子代表皇帝,若天有異變,也象征著上天對在位皇帝的不滿,因此文武百官們都想借著此次機會歌頌朱的開國功德,以求能有相應的賞賜。
因此百文看遍,大致都寫的贊揚他一統天下,開創新的局面。
朱元璋看到這些褒美之詞十分開心,可看的多了難免嫌棄百官的重復之舉。
然而在這些文章中,曾秉正竟別有一番新意。
他文章的大意首先是贊揚朱對國家統一安定的貢獻,然後也指出了當今民間百廢待興,缺乏適當的引導,並且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應該順天時、應天命,如此一來他的文章十分扣題且篇幅完整、有條有理。
不難想象朱看到這份脫穎而出的文章也同樣欣喜,於是毫不吝嗇地提拔曾秉正前往京師應天府做思文監丞。
而後他兢兢業業,當然也是掌握了晉升的要義,時常能別出心裁地給出一些建設性建議,因此不久後朱再次提拔他調任做刑部主事。
這個官職相較於思文監丞有許多法子撈好處但,但曾秉正堅持自己的初心,依然為官清廉。
然則其他官員都由於俸祿普遍偏低而想方設法地獲益。
因此曾秉正如同清流一般,難免受到排擠,顯得有些不合群的他也沒能給自己鋪好官場後路。
在朱元璋集中政權、廢除宰相之時,曾秉正在山陜西進行參政歷練,管理著當地的民政。
而後朱設立了通政使司來彌補丞相的職責,同時也由他直接任命從而牢牢掌握著政權。
第一任通政使就是正三品官位,並且任用了曾秉正。
通政使實則就是皇帝監督文武百官的耳目,將重要信息和情報及時傳達給他。
因此在這個重要職業的曾秉正也收到了許多賄賂,來巴結他的人絡繹不絕,當然也有人嫉妒眼紅。
即使身為皇帝身邊的紅人,曾秉正也依然兢兢業業地處理政務,做事滴水不漏,旁人找不到差錯。
想要拉他下馬的人實在太多,他們苦心積慮地想到一個法子,把主意打在他匯報給朱的政論上。
這主要是由於曾秉正措辭書面,常常長篇大論,而朱出身草莽,學識不夠,在平時看奏折都十分吃力,更何況這些字字鞭辟入裡、用詞復雜的政論,時間久了他便開始變得不耐煩,也不論這是他一手提拔的曾秉正。
可惜曾秉正卻未察覺皇帝的怒意,此時那些敵對官員還在朱面前對曾秉正的態度和言論進行曲解,久而久之,皇帝心中生出芥蒂。
終於,朱再也受不了曾秉正在他耳邊反復『指導』他從政,直接罷免了這位通政使。
曾秉正非常懵,自己為官一直殫心竭慮地為社稷著想,平時也清正廉明,沒想到老來落的個這樣的下場。
原本告老還鄉就行,為何曾秉正還遭受了腐刑這種極刑?
皇帝心意已決,曾秉正也覺得時間到了回鄉養老的時候,便準備啟程回江西老家,不再抱有希望。
但他多年來並無多餘積蓄,連回老家的盤纏都不夠,再加上官場上他的『人緣』很差,無人伸出援手。
這時他想到家中四歲的女兒,由於時代的封建限制,女兒難以給家帶來收入,因此他準備狠心賣掉女兒湊錢。
錢是夠了,但這消息傳到朱耳朵裡,沒想到曾秉正能賣女回家,立刻抓捕了他並且施加腐刑。
這個故事難免令人唏噓,朱元璋一手提拔的清官卻敵不過皇帝的厭煩和他人的誣陷,在古代,伴君如伴虎,身處高位的人如何能體諒階級之下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