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後,朱棣賜張輔免死特權,可朱祁鎮卻讓他死得比於謙還慘。《網路歷史》

一、朱棣的套路

公元1402年,燃燒了三年的戰火,隨著朱棣攻破京師,朱允炆不知所蹤而熄滅了。

但果真熄滅了?

哪有那麼容易。

比如後來明朝的某藩屬國,依樣畫葫蘆發生了一次叛亂,也是叔叔篡了侄子的王位,然後便派使者到明朝來『

朝天

』。

明朝的禮部問:『你們的老國王去哪裡了?

藩屬國使者微微一笑答:『

為尋建文皇帝,乘彼白雲而去。

』雖答得很有詩意,但意思卻相當直白:找你們大明朝的建文帝去玩了!再看那位明朝禮部官員,立刻心領神會,閉嘴『

不敢問

』了。

至於對大明內部的影響,也是異常深遠的。

朱高熾和朱高煦的太子之爭,搞得朱棣一頭黑線。

朱高熾則始終如坐火山口。

還有朱瞻基登基後,朱高煦依舊沒完沒了,先是半路截殺,隨後發動叛亂。

總之吧,一個朱高煦,就搞得讓大明三代皇帝,朱棣、朱高熾和朱瞻基,都頭大不已。

以至於最終逼得朱瞻基,不得不『活蒸』了他。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在朱棣登基後,還顧不得這些後續的影響,因為還有更緊迫的事要解決。

一則是繼續追查建文帝下落,二則便是對靖難功臣封賞。

這兩件事都是朱棣能否坐穩皇位的大事。

所謂先坐穩了再說,但朱棣卻明顯玩了一把『套路』。

概括說來就是,自己的舊班底,統統靠後,那麼誰靠前?

當然是那些有大功的『建文遺臣』。

第一個就是李景隆,他曾跟朱棣開片大戰,還圍攻過北京,後來兵敗被召回。

但就是李景隆,在朱棣打到南京城下時,出人意料地來了個『開門迎降』,放朱棣輕松攻破京師。

於是朱棣認為李景隆,有『

默相事機之功

』,位居首位。

朱棣的舊班底,對此都很憤怒,卻也無可奈何!不過,事情好玩就好玩在,李景隆也就風光了一年。

在永樂二年,他便在群臣的圍攻彈劾下,被『

削勛號,絕朝請,以公歸第

』。

意思就是說,朱棣為了保他性命,不得不奪了他封號,命他回家養老。

看戲容易唱戲難。

李景隆看來沒有領悟。

倘若當初他能跟著朱棣一起唱戲,面對封賞堅決推辭,隻當個『永樂年間的看客』,恐怕就不會有此事了。

更不會隨後,連朱棣都似乎保不住他了,又是被查抄家產,又是遭囚禁。

就這樣到永樂三年時,朱棣認為徹底坐穩皇位了,終於深情地註視著,當初『靖難之役』的舊班底。

據《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載:

信安伯張輔,為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新城侯,食祿千五百石,子孫世襲,雜犯死罪已免二死,子免一死

這——才是真正的封賞!如同當年朱元璋發放免死鐵券一樣,張輔雖未手握『免死鐵券』,卻擁有了『免死特權』。

那麼,這位張輔是誰,咋擁有這麼出乎預料的封賞呢?

二、名將、嫡系和皇親

張輔的老爸叫張玉,是朱棣的心腹大將。

公元1401年,朱棣和盛庸展開了『東昌之戰』。

朱棣遭盛庸重兵圍困,眼看就要被活捉時,朱高煦、張玉和朱能率領生力軍突擊而入。

奈何盛庸兵馬太多,雖朱棣沖出了包圍圈,卻被敵兵死死咬住不放。

張玉為了救朱棣脫險,主動吸引追兵。

結果朱棣逃了,張玉卻戰死沙場。

朱棣聞之大悲,隨後便指定其子張輔,接替張玉的職位。

由此張輔就跟在了朱棣身邊,明顯是朱棣重點培養的人才,並迅速脫穎而出,成為了大明新一代名將。

在朱棣登基後,還把張輔的妹妹召入皇宮,封為了『

昭懿貴妃

』。

也就是說,論跟朱棣的關系,張輔比誰都親。

老爸擁有救主大功,他是朱棣親自培養的嫡系中的嫡系,妹妹還是朱棣的媳婦。

所以朱棣給張輔『免死特權』毫不稀奇。

並且在不久後,還發生了一件事,讓張輔瞬間就看清了未來。

那是朱高熾和朱高煦,為太子爭得一地雞毛時。

滿朝文武都紛紛站隊。

文官力挺朱高熾,武將支持朱高煦。

張輔自然傾向於朱高煦。

不僅是身份認同,更是因在靖難之役中,擁有生死感情——他老爸張玉就是跟著朱高煦去救朱棣的。

可哪料突然有一天,朱棣卻對張輔說:『聽聞你家閨女很賢德,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了,我就做主了,讓她嫁給我的長子朱高熾,當妾去吧』

張輔懵了,我家閨女是啥身份地位,去當妾嗎?

瞬間他明白了,哪裡是『妾』,分明跟我妹妹一樣,是未來的『皇貴妃』。

原來老大心意已定,要傳位給朱高熾了,這明顯是提醒我,別站錯了隊!《出自《明史》》

這等於是朱棣拉著張輔的手,抱住了未來最粗的那條大腿!同時這還是,朱棣為避免朱高煦,再唱一次『靖難之役』,搞亂大明的佈局。

果然,朱棣的這個佈局起了大作用。

朱棣和朱高熾去世後,朱瞻基登基。

朱高煦認為機會來了,派人聯絡張輔——對於朱高煦來言,張輔是名將,手握重兵,只要拉上他必會成功。

張輔豈能還會跟著朱高煦跑?

他把朱高煦謀反的罪證,交給了朱瞻基。

於是朱瞻基提前準備,隨後帶著張輔禦駕親征,很快便平叛了朱高煦。

自朱棣到朱高熾,再到朱瞻基,張輔都堪稱是定海神針般的存在,不但為大明三代帝王保駕護航,同時更是安南克星,所謂『

一生四至交阯《安南,今越南》,威名遠震

』。

隻可惜朱瞻基由於要休養生息,最終放棄了安南,致使安南最終脫離了大明掌控。

三、死得比於謙還慘

公元1435年,朱瞻基英年早逝。

大明的『仁宣之治』,也宣告即將落幕了。

因為如今的皇上大哥,就是號稱『大明第一戰神』的朱祁鎮。

一提朱祁鎮,必會有兩大標簽。

一是『土木堡之變』,一是『奪門之變』。

其中的奪門之變,朱祁鎮在重新當上皇帝後,便不顧『

天下冤之

』,殺掉了再造大明的功勛於謙,故而被許多人怒斥之為『打斷了大明脊梁』。

但可知朱祁鎮,還曾讓擁有『免死特權』的張輔,死得比於謙還慘嗎?

這一切都要從,朱祁鎮親政開始。

由此朱祁鎮寵信宦官王振,致使宦官集團膨脹無度,飛揚跋扈。

誰見了王振都要畢恭畢敬,以至於都到了『

望塵頓首

』地步。

但唯有張輔不吃這一套,『

惟《張》輔與抗禮

』。

這一下,可就得罪了宦官集團,很快宦官喜寧,就對張輔下手了。

據《明史》載:

太監喜寧侵太師英國公張輔田宅,輔不從,寧弟勝及其自凈家奴,毀輔佃戶居室,毆輔家人妻墮孕死……

霸占張輔田宅,喜寧的弟弟還帶著『

自凈家奴

』,去毀壞張輔家的房屋,並毆打張輔家的一位孕婦,並致其死掉——這麼瘋狂,匪夷所思!而朱祁鎮卻包庇縱容,讓張輔『

多次為喜寧欺侮

』,隻能『

稍屈以避禍

』。

張輔終於如朱祁鎮所願,閉嘴了,學乖了,不再壞他的事。

於是朱祁鎮更加瘋狂,當聽聞瓦剌扣邊後,親統大軍要去幹掉瓦剌——沒人能勸,也勸不住,哪怕張輔。

就這樣朱祁鎮出征了。

這時讓人匪夷所思的事,再次發生。

朱祁鎮非要帶著張輔出征。

須知當時的張輔已經七十五歲了。

莫非是要張輔當參謀或指揮戰鬥?

根本不是!朱祁鎮把大權交給了王振,而王振能聽張輔的嗎。

所以張輔沉默得可怕,在整個土木堡之變中,沒留下一句話,哪怕一個字。

這隻能說明一點:由於張輔跟宦官集團,有很深的矛盾,所以朱祁鎮對張輔不放心,只要他活著就必須跟著我,別想趁我出京師,你在後面搞幺蛾子。

公元1449年,大明最精銳的二十五萬大軍,在朱祁鎮和宦官王振的瞎指揮下,全軍覆沒。

75歲高齡的張輔,死於亂軍之中。

筆者不敢想,張輔生命最後時刻是啥景象——畢竟,無論悲壯或悲涼,都無法承載其哀。

故而隻能說一個慘字,甚過於八年後,也就是公元1457年,刑場之上的於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