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2年,當了大明20多年太子的朱標,英年早逝年僅37歲。
朱標的去世讓朱元璋痛失愛子的同時,也打亂了他對大明朝未來的規劃!
不過作為一國之君的朱元璋,很快收拾起一個父親喪子的悲痛心情,為了帝國的運轉,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新的儲君。
一、年輕的朱允炆剛登基,急不可耐的出臺削藩政策!
六年後洪武帝朱元璋撒手人懷,年僅21歲的朱允炆也順利地接下了大明權力的拐杖,年紀輕輕的建文帝,剛剛坐上龍椅,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削藩!
對分佈在全國各地的那些藩王叔父們下手!他的這些藩王叔父,從洪武三年開始就紮根在自己的受封屬地,到朱允炆登基已經發展了幾十年,而且每一個藩王都扼守戰略要地,擁有自己的軍隊。
尤其是在大明西北和東北的遼王、寧王、燕王、晉王等等,在朱允炆看來,他們即是扼守邊關的中流砥柱,也是對自己皇位最大的威脅,因為擁兵自重的藩王,既可以保衛邊疆,也可以利用手中的兵權來對付自己!
想到這些的朱允炆坐立難安,於是在他登基幾十天的時間裡,就和自己的大臣齊泰黃子澄做出了一個決定:削藩!
朱允炆削藩的手段,就如同他制定削藩的決策一樣,一個字:快!快刀斬亂馬般的把周王,寧王,湘王,齊王,代王等,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扳倒了!
朱允炆這個新皇帝的削藩功力,好像比漢景帝漢武帝還要厲害。
但是殊不知這些都隻是曇花一現,因為後面有個真正的硬茬在等著他,這個人就是朱元璋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
面對一生戎馬,扼守北平的四叔燕王朱棣,朱允炆深知他的實力。
相比其他藩王朱允炆對他更加懷柔,一開始是派文官武將張昺、謝貴空降北平,架空燕王朱棣的軍政大權。
把朱棣勢力范圍困在自己的燕王府,再派自己的親信部隊去做最後的收割!
大侄子做的一切,那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情!但是此時的朱棣慢了半拍,朱允炆已經把他架空,隻差最後的收割了。
二、燕王朱棣橫下一條心起兵『造反』!
留給朱棣的隻有兩個選擇,一是束手就擒,二是是奮起反抗。
朱棣選擇了後者,反正橫豎都是一死,為何不拼一把呢?
橫下心來的朱棣,開始打造兵器,並且配與當年孫臏用過的裝瘋賣傻之計,為籌集兵馬糧草器械爭取時間!
但是僅僅靠裝瘋賣傻是騙不了金陵朝廷的,朝廷的逮捕令,依然在朱棣裝瘋賣傻的時候到來,好在朱棣在北平紮根時間長,這次的逮捕行動,因被好友張信的提前通知,導致流產,沒能把朱棣撲滅!
提前得知消息的朱棣,做足了準備,反而把前來逮捕自己的張炳、謝貴就地正法!緊接著燕王府的800護衛,不費吹灰之力奪回北平的控制權,畢竟北平這個地方,朱棣才是地頭蛇!
重新奪回北平控制權的朱棣走上了一條,歷史上從來沒有人成功的路,藩王造反!為了出師有名,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進攻南京,為朝廷除掉奸臣黃子澄等!
但是此時的朱棣手上一、沒有重兵,二、沒有徐達、常遇春、藍玉這樣的猛將,反觀朱允炆卻擁有整個大明給他帶來的資源,就連自己剛剛奪回控制權的北平,左右都是朝廷的地盤!
這樣的實力懸殊到底應該怎麼打?
僅僅依靠一個北平做支點,就想打下天下,這難度可想而知!
但是歷史就是這麼奇妙,現有耿炳文犯低級錯誤,後有李景隆這個『間諜』送菜!最終導致自己削藩不成,反被削!
三、為什麼建文帝最終失敗了呢?
縱觀建文帝欲效漢景帝削藩,其實初衷並沒有錯,如果他成功,可能大明後來不會有那麼多吃空餉的功勛貴族。
但是削藩這種事情隻有狠人能幹得了,朱允炆這人算是比較狠,比如能把湘王逼得闔家自焚,因為10歲孩子的揭發就能把周王廢為庶人。
但他沒法和漢景帝比狠,漢景帝下個棋就能一棋盤把吳王世子當場幹死。
戰事不順就把自己的恩師晁錯腰斬,勝利以後把七國之亂時全力幫自己扛雷的親弟弟梁王軟禁起來嚇死,把自己的大功臣周亞夫下獄活活餓死,最後還把自己親兒子,太子劉榮賜了個自盡。
對自己最親近,最有功的人被景帝團滅了,這一點建文帝是望塵莫及的。
結語:
朱允炆削藩失敗,一是自身能力不行,二是做事偏激引起了藩王的集體不滿,三是自己操之過急。
對自己的親叔叔,要麼逼死要麼幽禁,好一點的也是廢為庶人後發配偏遠地區,下手狠效仿景帝可以,但是歷史最忌諱犯的就是西施效顰。
其實當時朱允炆剛登基最該做的事情是,只要藩王沒造反,先鞏固自己的實力,隨後結合明朝的實際情況,削去藩王兵權限制其實力,王爺該有的待遇還留著,一代一代弱化,朱允炆一上來沖著抄家滅門去,怎麼可能成功呢!
我覺得靖難之役歸根結底是兩大集團政治鬥爭白熱化的結果,從以朱元璋開始的淮西勛貴武將集團和江南文官集團開始的明爭暗鬥,朱標之死代表天平開始傾斜,大殺武將勛貴和扶持朱允文繼位,代表文官集團階段性勝利,基本掌握朝堂,削藩代表趕盡殺絕淮西武將集團核心成員,靖難代表了大部分武將的利益不僅僅是朱棣的利益,要不然南京內外怎麼都有他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