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數次唾手可得的皇位,朱瞻墡毫不動心。
這是一位對皇權有威脅的人,卻歷經七朝六位皇帝,得以高壽善終!『明朝最牛皇叔』到底做了什麼?
朱瞻墡是明仁宗朱高熾的嫡子,明宣宗朱瞻基的同母弟弟,明英宗朱祁鎮的叔叔。
他有正宗的明朝王室血統,卻毫無野心。
歷史上那些父子相殺,兄弟相殘也要得到的皇位。
到了朱瞻墡這裡,畫風突轉,變成『千萬別拿皇位來煩我』的調調。
一、明仁宗朱高熾猝死,皇位出現真空期
朱高熾這個皇帝『人好命不好』。
他為人忠厚,仁慈,頗有治國之才。
可惜的是,他剛剛即位不到十個月,正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突然就莫名其妙地猝死了。
死前三天,朱高熾還『日理萬機』。
從感覺不適到死亡,隻經歷了短短的兩天時間。
因為朱高熾死得太過意外和迅速,正在南京出差的朱瞻基需要時間趕到北京。
權力的真空期意外出現了!
此時形勢微妙,大明朝的都城北京群龍無首,皇位繼承人朱瞻基遠在南京。
明仁宗的弟弟朱高煦野心勃勃,接到皇兄病重的消息後,立即從山東樂安出發。
打算先太子一步趕到北京,半路設伏,截殺朱瞻基。
如果處理不好,國家可能會陷入動亂。
張皇後此時站了出來,她隱瞞了朱高熾的死訊,以朱高熾的名義對外宣稱自己重病,命令暫時在北京的襄王朱瞻墡為監國。
在皇帝不能行使權力的時候,監國代替他處理國家大事。
朱瞻墡是張皇後的親生兒子,張皇後深知他為人寬厚,才能非凡。
這是一個非常緊張也非常有趣的局面。
張皇後的兩個兒子,一個是襄王監國,一個是太子監國,兩個監國並行存在,在明朝歷史上是唯一一次。
朱瞻基拼命從南京趕往北京的這段時間內,因為朱瞻墡的監國,大明朝的時局逐漸穩定下來。
朱瞻墡是明仁宗的嫡子,也是張皇後的兒子,他有皇位繼承權。
如今太子遠在外地,朱瞻墡大權在握。
如果他有奪權之心,勝算並不小。
可是,朱瞻墡不僅絲毫沒有異心,而且為了避嫌,朱瞻基回到北京後,他立即跪地磕頭交還監國權力,並且懇請朱瞻基盡快登基。
明宣宗朱瞻基對這位弟弟的表現非常滿意。
因此在繼位初期,非常倚重和信任朱瞻墡,要求他繼續留在京城。
不久後,朱高煦在山東起兵造反,明宣宗決定禦駕親征。
可是如果他帶兵出征的話,國家的大小事務誰來處理?
他又想到了弟弟朱瞻墡。
朱瞻墡再一次成為監國,留守京城。
明宣宗帶兵遠赴山東,可見他是多麼信任這個弟弟!
朱瞻墡很完美地完成了二次監國的重任,待明宣宗回到京城,他立即交還監國權力,並主動申請赴封地就藩。
二、明宣宗朱瞻基死,明英宗朱祁鎮被俘,皇位再一次真空
明宣宗統治期間,政治清明,社會矛盾緩解,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史稱『仁宣之治』。
可惜的是,明宣宗也是個命不長久的君主。
僅僅在位十年就去世了,終年37歲。
明宣宗英年早逝,太子朱祁鎮隻有8歲。
當時有人建議說,君主幼小於國不利,應該采取『兄終弟及』的方式,讓朱瞻墡登基為帝。
大家一時弄不明白這是不是張太後的主意,畢竟朱瞻墡也是張太後的親兒子。
張太後急忙召集群臣,明確告知,朱祁鎮雖然年紀小,但是名分已定。
朱祁鎮隨後登基為帝,即明英宗。
朱瞻墡在封地得到消息後,立即上書表示自己無德無能,不配也不敢覬覦皇位。
如果這一次朱瞻墡有上位之心,朝中有大臣擁立,再做好張太後的工作,很可能會把天下控制在自己手中。
朱瞻墡隻想偏安一隅,歲月靜好,對皇位毫無興趣,接二連三的機會對他來說隻是煩惱。
可是機會卻不放過他,僅僅過了14年,又一次上位的機會來到他的面前。
1449年,明朝發生了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
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的鼓動下,親自帶領五十萬大軍進攻瓦剌。
本以為五十萬明朝大軍對陣三萬瓦剌軍隊,應該是降維打擊。
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明軍竟然慘敗,明英宗不幸被俘。
這次事變史稱『土木堡之變』。
大明王朝從上到下陷入極大的恐慌。
內政不穩,外有強敵。
明英宗的長子朱見深隻有2歲。
瓦剌人又以明英宗為要挾,訛詐明朝。
有人提出,應該另立新君以轉變大明王朝的國運,朱瞻墡又一次進入了大家的視野。
《明史·諸王傳》記載:英宗北狩,諸王中,瞻墡最長且賢,眾望頗屬。
這一次擁立朱瞻墡的人更多,連朱祁鎮的母親孫太後都認為自己的這個小叔子適合做皇帝。
她下旨請朱瞻墡從封地到京城,共商討伐瓦剌的大計。
朱瞻墡如果到了京城,很有可能被擁立為帝。
朱瞻墡在接到孫太後召他入京的詔書後,再一次推辭。
他認為明英宗有兒子朱見深,還有弟弟朱祁鈺。
最好能夠扶持年幼的朱見深即位,朱祁鈺監國。
而自己,對皇位毫無興趣。
《明史·諸王》記載:『瞻墡上書,請立皇長子,令郕王監國,募勇智士迎車駕。
書至,景帝立數日矣』
孫太後認為朱瞻墡所言有理,和群臣商量後,將朱祁鈺推上皇帝寶座。
對朱祁鈺提出的條件是,必須立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的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對於朱瞻墡來說,本無心於皇位,也不願意摻和京城的政治鬥爭。
他滿足於做一個藩王,過著天高皇帝遠的生活。
三、朱瞻墡得以善終
朱祁鈺繼位後,組織軍隊擊退了瓦剌。
瓦剌想修復與明朝的關系,主動釋放了朱祁鎮。
這下可尷尬了,朱祁鈺當然不想交出皇權,卻又擔心被封為太上皇的朱祁鎮會搶奪皇位,於是將他幽禁起來。
朱瞻墡為此給朱祁鈺寫了一份奏折,告訴朱祁鈺每天都應該去給太上皇問安,不要忘了恭順。
《明史·諸王傳》記載:『又上書景帝宜旦夕省膳問安,率群臣朔望見,無忘恭順』
朱祁鈺卻沒有把叔叔朱瞻墡的話聽進去,他不僅對朱祁鎮采取了更加嚴密的監控措施,還打破了自己上位時的承諾,廢掉了朱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1457年,朱祁鈺繼位8年後,病重臥床不起。
朱祁鎮趁機發動『奪門之變』,重新復位為帝。
之後他開始對朱祁鈺的勢力進行清算,朱瞻墡也在清算之列。
孫太後拿出朱瞻墡曾經寫給自己的信,朱瞻墡寫給朱祁鈺的信也被搜了出來。
信內都是堅定維護朱祁鎮的真情話語,朱祁鎮大為感動,徹底打消了對朱瞻墡的顧慮。
從這以後,朱祁鎮兩次邀請朱瞻墡進京,對他禮遇有加。
朱瞻墡也非常遵守為人臣的本分,在京城並不多做停留,也從不私見大臣……
臨別之際,朱祁鎮親自送別朱瞻墡,一路上朱祁鎮都讓朱瞻墡的馬車走在皇帝的禦車前。
朱瞻墡認為此舉不和君臣禮法,朱祁鎮卻說:『王《朱瞻墡》德厚望尊,今日非以君送臣,乃以侄送叔,何亂之有!』
推辭不過,朱瞻墡讓轎夫倒著抬轎子,聲稱自己不能背對著君主。
後來朱祁鎮還多次召朱瞻墡赴京,朱瞻墡擔心去京城次數太多引起猜忌,於是婉言拒絕。
朱祁鎮隻好對他大加賞賜,每年都要派人到封地問候朱瞻墡。
朱瞻墡享受了藩王的最高禮遇。
朱祁鎮死後,兒子朱見深繼位,對朱瞻墡敬重有加。
朱瞻墡死於74歲,朱見深為此三日不上朝,以表哀悼。
四、結束語
歷來皇位之爭是最為殘酷和慘烈的。
很少有人能夠面對掌控天下的權勢毫不動心。
朱瞻墡此人,有治國能力,卻恪守為人臣子的本分。
一生遵循『守禮法,遠嫌疑』的基本原則。
他多次與皇位擦肩而過,卻從未有非分之想,也從不覬覦不應該屬於自己的東西。
克制人類本能的欲望隻有聖人才能做到,朱瞻墡的一生可謂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