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幾乎殺光了所有的開國功臣,卻為何單單放過了湯和?《網路歷史》

『朱元璋幾乎殺光所有開國功臣』,這是民間一大誤解。

對於勛貴功臣,朱元璋的確心存忌憚,但不至於逮著個開國功臣就非要殺之而後快。

他殺的那些人,比如胡惟庸、藍玉等,都曾表現出對明帝國造成威脅的趨向,對他們的處置合乎維護皇權的手段。

而忠誠又有才能的臣子,朱元璋不會動,比如明初的開國大將湯和。

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很多都是安徽人,往寬了說他們全都可以算是朱元璋的同鄉。

但和朱元璋從小一塊長大的隻有湯和,他們是實打實的發小,彼此知根知底。

眾所周知,朱元璋事業的騰飛點是投奔了郭子興的起義隊伍,在那裡娶了賢妻馬氏,逐漸掌握了軍權。

但先投奔郭子興的,其實是湯和。

正是湯和給在皇覺寺當和尚,當時還叫朱重八的朱元璋寫了信,他才走上了這條投紅巾軍的造反之路。

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是成年之後的友誼無法相比的。

所以哪怕朱元璋後來當上了皇帝,他跟湯和的關系從發小到戰友,直至轉變為君臣,朱元璋心裡也照樣有湯和的一席之地。

除了自幼的交情,朱元璋看重湯和還因為他品性純良。

朱元璋投軍初期,因作戰勇猛屢立戰功,很得郭子興賞識,地位上升很快,但卻惹來了先來投軍的同鄉們的不滿。

唯有湯和,毫無嫉妒之心,為朋友得到提升而由衷的高興,極其認真地完成朱元璋的各種命令。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登基為帝後,湯和從來沒有仗著發小的身份失了分寸,對朱元璋恭敬有加、無比忠誠,為大明南征北戰立功無數。

據《明史》記載,湯和晚年越發謹慎小心,上朝時聽到關於國家大事的議論,下朝後從來不外傳一語,朱元璋跟他說個什麼事情,他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會透露。

他的這種謹慎,保住了自己和朱元璋的良好關系。

朱元璋也許會猜忌徐達、常遇春、劉伯溫等人,卻從來不會猜忌湯和,他對湯和很放心。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已經是個60歲的老人,精力不濟,越發猜疑諸將,想要收回他們手中的兵權,可又擔心引起事端,或者給自己留下刻薄寡恩的惡名,不方便直接說,一直在心中糾結。

湯和看出了他的心思,也認識到這樣下去會給自己帶來危險,便找機會以年事已高為由,主動上交兵權,並請求致仕回鄉。

朱元璋極為感動,覺得還是老兄弟可靠,同意了湯和的請求,並且下旨在中都鳳陽為湯和修建豪華府第。

與此相反的是,同為開國功臣的涼國公藍玉,最終卻以謀反罪被殺,剝皮實草傳示各地。

溫厚純良、小心謹慎湯和得以安享晚年,朱元璋還時時掛念著他。

晚年的朱元璋,每年都要接湯和到南京聚上一次,直至洪武二十三年上京給朱元璋拜年,突然得了急病說不了話,朱元璋親自去湯府看望他,待其病好後又接到京城,賞賜頗豐。

到了洪武二十七年,湯和病得無法站立,朱元璋想念他,親自派車去接,兩位老人見面,淚眼相對。

第二年湯和去世,時年70歲,朱元璋極為悲痛,下詔追封湯和為東甌王,謚號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