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元朝末年的農民起義無論從影響范圍,還是參加人數上都是規模最大的。
而在這些起義軍之中,朱元璋在戰勝了張士誠,陳友諒等勢力後,控制了整個江南地區。
之後其又大舉北伐,將元朝政府趕回大漠,建立了明王朝。
立下如此豐功偉績的朱元璋在元末諸多起義軍首領中,其出身是最為低微的。
但是其發展卻十分迅速,很快就從一名小將領,成為了獨擋一面的將領,並組織起了一支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
那麼朱元璋究竟有什麼特殊的個人魅力,或者有什麼獨特的經歷,才讓他在眾多梟雄中脫穎而出呢?
上圖——朱元璋畫像
一、朱元璋早年經歷對其造成的影響
朱元璋出生於元朝末年,當時其父母居住在濠州的鐘離。
在他出生之後不久,其父母便相繼去世,而當時朱家家境貧寒,甚至連安葬父母的錢都拿不出來。
朱元璋還是靠著鄰人的資助才得以埋葬了父母。
而之後他顯然沒有自己求生的能力,於是便在皇覺寺出家為僧。
對於這段經歷,朱元璋曾經如此形容:
眾各為計,雲水飄揚。
我何作為,百無所長。
依親自辱,仰天茫茫。
既非可倚,侶影相將。
突朝煙而急進,暮投古寺以趍蹌。
雖然僧人在元朝的地位較高,而且不需要承擔政府的賦稅,但是在元朝末年的時候,有太多無家可歸的人都湧入了寺廟,讓寺廟也無力供養寺中的僧人,於是年輕的朱元璋被要求外出化緣求生。
開始的時候,他還是主要在濠州一帶活動,但是隨著元朝政局的不斷惡化,這裡已經無法給予朱元璋足夠的食物了,於是他開始嘗試向周邊地區活動。
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裡,朱元璋對於安徽,河南等地區的民風民俗有了極深的了解,並且也對當時的社會形勢有了深入直觀的認識。
上圖——出家為僧的朱元璋
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在以和尚身份化緣的過程中,與其接觸最多的大多是社會的底層百姓。
朱元璋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人們不屈的抗爭精神,並且也意識到了這些人身上具有的力量。
這對於朱元璋之後的事業發展造成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而且朱元璋在這段時間中,也結識了大量江湖上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在之後的義軍發展過程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這讓他在為人處世上十分講究江湖義氣,並錘煉出了勇敢堅決的性格。
雖然這也造就了朱元璋猜忌,以及略顯殘忍的一面。
但是這在其起事早期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上圖——濠州城樓
而在朱元璋遊歷多地的同時,安徽周邊的地區開始大規模爆發反對元朝統治的農民起義,這讓朱元璋不得不回到皇覺寺中。
而此時濠州城被郭子興和孫德崖等人率領的義軍攻陷,元朝政府派出將軍徹裡不花前去討伐。
不過他對於義軍的實力十分忌憚,並不敢發起進攻,隻能派人去捉附近的百姓,來充當亂黨向政府索要獎勵。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一方面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另一方面也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便毅然加入了郭子興的起義軍,成為了反元武裝的一份子。
二、朱元璋脫離郭子興
在加入郭子興的隊伍之後,朱元璋隻不過是一名普通的步卒。
不過在之後的戰鬥中,朱元璋的表現十分突出,這讓他贏得了郭子興的賞識,郭子興也將自己的養女嫁給朱元璋為妻,朱元璋因此成為了其麾下最重要的親信。
上圖——馬皇後畫像
不過隨著朱元璋地位的提升,其也看到了起義軍內部的重重矛盾。
當時濠州地區的起義軍有五名主要首領,其中郭子興的地位是最低的。
不過除了郭子興之外,孫德崖等人都是農民出身,因此郭子興對於他們的粗暴脾氣也十分看不起,因此他們之間經常爆發爭吵。
此時彭大和趙均被援軍殺敗,他們率領殘部前往濠州投靠孫德崖等人。
他們雖然是敗軍之將,但是其部隊的數量要比濠州五帥更多,因此地位也在郭子興等人之上。
後來雙方在發展方向上發生了爭執,甚至嚴重到了火並的程度,這讓朱元璋對於濠州義軍逐漸失去了信心。
上圖——郭子興劇照
後來濠州城受到了元將賈魯的圍攻,農民軍在巨大的壓力下暫時團結了起來,一同抵禦元軍的進攻。
後來賈魯在前線戰死,濠州之圍隨著被解。
為了補充義軍的實力,郭子興讓朱元璋回到家鄉去募集士兵。
朱元璋依靠自己的個人魅力很快就募集了一支七百人的隊伍,朱元璋至此也正式成為了領兵的將領。
在回到濠州之後,其發現在元軍撤走之後,彭大和郭子興等人依然沖突不斷,而且他們都沒有十分遠大的志向,這讓朱元璋十分失望。
再加上其也不願意久居人下,便有了自立門戶的想法。
為了避免遭到郭子興等人的阻攔,朱元璋將自己新募集的軍隊全部交給了郭子興,之帶走了包括徐達、湯和、吳良、吳禎在內的二十四員將領,這些人中的不少人都成為了明朝開國的重要功臣。
上圖——明朝名將徐達
在離開濠州城之後,朱元璋一行人先來到了定遠,在這裡有一支三千餘人的民兵隊伍,此時他們沒有了糧食,陷入了困境,朱元璋便將他們收到了自己的麾下。
之後朱元璋又收編了繆大亨在橫澗山的兩萬多名義軍,這讓朱元璋的勢力迅速擴大,正如其皇陵碑上所述”不逾月而眾集,赤幟蔽野而盈岡”。
在募集了這些士兵之後,朱元璋對他們進行了初步的訓練,這讓其部隊迅速擁有了不俗的戰鬥力。
而且在與這些士兵相處的過程中,朱元璋還經常向他們傳達自己遠大的志向,希望與他們共同建立功業,這是其他起義軍領袖所不具備的特質,這讓他迅速獲得了士兵們的支持。
在經過休整之後,朱元璋帶領著這支部隊前往滁州,去建立屬於自己的根據地。
三、 朱元璋遠大志向的確立
雖然相比於郭子興等人,朱元璋有著更為遠大的志向。
但是他對於自己究竟能夠走多遠並沒有清楚的認識,這主要是因為其身邊缺乏有知識的學者。
在他前往滁州的過程中,定遠人馮國用和他的弟弟馮國勝一同前來投奔朱元璋,此二人頗有學識,因此朱元璋對他們十分信任。
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朱元璋詢問他們自己應該怎樣發展自己的勢力,馮國用提出朱元璋應該先立足於江南,爭取拿下金陵城。
之後只要保證自己的德行,實行仁政,那麼奪取天下也就隻是時間的問題了。
上圖——馮國用畫像
除了馮氏兄弟之外,定遠人李善長也前來投奔。
相對於馮國用,李善長有著更強的政治能力,其也成為了朱元璋的幕府掌書記。
其在平日裡經常向朱元璋講述漢高祖劉邦的故事,並稱朱元璋和劉邦無論在出身還是能力上都有相似之處,只要朱元璋能夠抓住機會,就有機會成就帝業。
李善長的言論徹底堅定了朱元璋建立新帝國的決心,不過他在此時也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他看出了李善長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便要求他負責解決麾下將領之間的矛盾。
在李善長的努力下,再加上朱元璋的個人魅力以及出眾的能力,讓朱元璋的將領團體保持了極強的凝聚力,這在那個時代中是十分難得的。
上圖——李善長劇照
上圖——劉福通劇照
四、 結語
在元朝末年的亂世之中,全國各地都湧現出了大量的農民起義軍,這些人中的大多數都是因為生活難以為繼才選擇揭竿而起的,這讓他們缺乏明確的政治理想。
而且狹隘的地域思想在他們身上也有所體現,因此這些農民軍的發展會受到一定限制。
而朱元璋年輕時四處遊歷的經歷讓他具備了更加出色的視野,並且對於百姓的生活情況有著清楚的了解,這讓他能夠成功鼓動這一帶的百姓,組織起自己的武裝力量。
而且他身上還有濃重的江湖色彩,這讓他的個人魅力十分突出。
朱元璋在投身農民起義之後,在李善長,馮國用等人的輔佐下,很快就確立了高遠的政治理想。
而且朱元璋能夠為了這樣的政治理想規范自己的行為,保持了出色的品行。
這讓朱元璋麾下的將士們願意跟隨他四方征戰,這也是其勢力能夠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明史·太祖朱元璋紀》
【2】《明史紀事本末·太祖起兵》
【3】《禦制皇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