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多會玩?子孫的名字用五行取名,卻讓化學家省了很大的勁。《網路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他最重要的功績是驅逐胡虜,出暴亂,拯救民族。

廢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種族政策,恢復了中華,對於名字也有重要含義,明代帝王世系取名規則由太祖朱元璋欽定,他不僅給後代子孫定字輩,還規定要用『五行相生法』取名。

這一舉措對明清兩代人取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朱元璋的頭幾個兒子都生於稱帝之前,那時他可能還沒想得太長遠,但他已經知道,對於貴人來說,一個好名字的重要性。

所以他本來叫朱重八,便自己改名為朱元璋,字國瑞。

他去世的爹,名叫朱五四,也替老頭子改了,叫朱世珍。

來軍中投他的外甥李文忠、侄兒朱文正,也都是他給取的名,都是兩個字。

朱元璋有26個兒子,對於這些兒子及其的後代的命名,朱元璋也作出了安排。

他給每個兒子20個字,用作後代取名時中間的那個字,又規定名字的第三個字要以『木、火、土、金、水』循環使用作為偏旁。

這個規定時是從朱元璋孫子那一輩開始執行的。

看看,朱元璋本人、他爸爸、他外甥侄兒,都是兩個字,可他的兒子們,從長子朱標開始,朱樉(秦王)、朱棣(燕王)……卻都隻一個字,其中緣故,並不清楚,但他給孩子們取名,已有規律可尋,比如他們名字裡都帶一個木字旁。

朱棣《木》朱高熾《火》朱瞻基《土》朱祁鎮、朱祁鈺《金》朱見深《水》朱祐樘《木》朱厚照、朱厚熜《火》朱載垕《土》朱翊鈞《金》朱常洛《水》朱由校、朱由檢《木》

我們會發現,從第二代皇帝開始,每個皇帝名字的最後一個字都有一個特殊的偏旁,第二代是『木』、第三代是『火』、第四代是『土』、第五代是『金』、第六代是『水』、第七代又是『木』,這個五行的輩分標志在兄弟或是堂兄弟之間都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明朝朱氏皇族內部,從第二代——朱元璋的兒子們——開始,就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規則的順序起名字。

朱元璋制定的規矩是『木被火克;火被土掩埋;土裡面挖金;金高溫化水;水又可以養木』 ,按『木、火、土、金、水』為序,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無限循環之說。

或許他也是期望子子孫孫可以把帝業無限循環下去吧。

有趣的是,朱元璋這些後代用五行偏旁造的一大堆生僻字,在當時日常交流中完全沒有任何用處。

但到了後來,被中國的化學家們重新發現,用在了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命名當中,算是歷史上的一大巧合了。

如:永和王朱慎鐳;封丘王朱同鉻;魯陽王朱同鈮;瑞金王——朱在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