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弟弟,當年朱祁鎮不聽勸,面對蒙古人的入侵,非得禦駕親征,結果導致土木之變,自己也被俘虜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由於皇帝被俘,所以於謙等人便擁立本就是監國身份的朱祁鈺登基為帝了。
本來他與皇位無緣,可一旦當了皇帝,再讓他放棄就很難了,所以他廢了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然而沒有多久,他卻突然夭折了,有人說是孫太後毒死了他。
這位孫太後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後,也是明英宗朱祁鎮的生母。
所以在明英宗登基後,她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太後。
但其實這隻不過是杜撰出來的,一般隻存在與影視劇的劇情中。
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孫太後擁有著極其寬廣的心胸與憂國憂民的風范,她不會這麼做。
第二,孫太後如果毒死太子,對她以及朱祁鎮沒有任何好處。
第一
不是所有人為了自己的兒子能夠當皇帝,都會無所不用其極的。
她任用賢能治國,能夠在自己兒子被俘後,以大局為重,扶持非兒子的朱祁鈺登基,可見這是一個有大格局的真善人。
在奪門之變中孫太後是支持的態度,但當時的局勢已經明朗了,她也並非出了多大的力。
盡管在很多時候,她有自己的私心,但她並非十惡不赦,更不可能為此就殺了朱見濟。
第二
孫太後毒死朱祁鈺的太子沒有半點好處。
我們可以想一下,雖然朱見濟是朱祁鈺的獨子,但朱祁鈺又不是不能再生了。
要知道朱祁鈺才二十多年,沒有人會認為他沒幾年就英年早逝了,孫太後也沒有先見之明,所以就算太子死了,又有什麼關系呢?
朱祁鈺還是可以接著生的。
那麼事情一旦敗露,別說孫太後的性命堪憂,關鍵在於朱祁鎮和朱見深能不能夠保的住就很難講了。
所以,在朱祁鈺掌握著大權的情況下,孫太後這麼做百害無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