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烏撒道與貴州西四衛探析
孫天武 孫夢醒 孫成鶤 孫家尚
2022年4月26日
一、明初入滇兩條幹線
圖片來自網絡
明初從應天府《今南京》進入雲南主要有兩條路線,即東路普安道與西路烏撒道。
普安道與烏撒道,就是洪武十四年《1381》明軍挺進雲南的路線,也是明朝後來經營西南邊疆雲南的兩條主要幹線。
雲南地處西南邊疆前沿,是邊疆經營的重點,因此,明朝重兵護衛兩條驛道,保障交通大動脈暢通。
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明朝設置貴州都司及雲南左右前後等衛,又置普定、黃平、建昌、東川、烏撒、普安、水西、烏蒙《後改置畢節衛》、芒部《隨即改設芒部府》、尾灑《後改置安南衛》等衛,之後又調整了兩條驛道的護衛力量。
明朝兩條入滇幹線如下:
東路普安道:由湘入滇,即東路普安道,又稱『一線路』,是元朝中後期連接湖廣與雲南的一條重要驛道。
普安道自辰州《今湖南沅陵》出發,經沅州《今湖南芷江》、新晃《湖南新晃》、玉屏《貴州玉屏》、鎮遠《貴州鎮遠》、偏橋(今貴州施秉)、興隆《今貴州黃平》、清平《今貴州凱裡市爐山鎮清平》、平越《今貴州福泉市馬場坪》、新添(今貴州貴定)、龍裡《貴州龍裡》、貴州《今貴州貴陽》、威清《今貴州清鎮)、平壩《貴州平壩》、普定(今貴州安順)、安莊《今貴州鎮寧》、關嶺《貴州關嶺》、查城《今貴州關嶺縣永寧》、安南(今貴州晴隆)、普安《貴州普安》、亦資孔《今貴州盤州市亦資孔》、平夷(今雲南富源》、交水《今雲南沾益》、南寧(今雲南曲靖)、馬龍《雲南馬龍》、楊林《雲南楊林》,到達中慶《今雲南昆明》。
這條驛道沿線,在今貴州境內多為苗疆,有學者稱貴州境內驛道沿線為苗疆走廊。
明朝在貴州遍設衛所,衛所多沿此驛道東西向排列在一條線上,主要目的就是保障貴州境內『一線路』暢通。
西路烏撒道:由蜀入滇,最初始於秦開『五尺道』《南方絲綢之路》,北起今四川宜賓《宜賓為長江第一城》,途經今雲南水富、鹽津灘頭、鹽津縣城、鹽津豆沙關、大關、昭陽、魯甸、沾益等,南至今雲南曲靖。
漢時西南夷道、僰道、唐代石門關道,均在『五尺道』基礎上開拓。
其中,雲南鹽津縣豆沙關《古稱石門關》是古代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險關《今存古道遺跡》。
元朝在石門關道基礎上建設『烏蒙道』驛路。
由於從鹽津灘頭《古為老雅乙抹灘頭站》沿橫江入金沙江航道『烏蒙水路險惡』,因此元末將道路東移,經烏撒《今貴州威寧》至瀘州與長江航道相接,基本形成『烏撒道』。
明朝於洪武四年《1371)平定四川,瀘州以其優良的地理條件成為利用長江水道連接雲貴的重要碼頭,從瀘州接續『烏撒道』便可深入雲南。
元末瀘州至永寧《今四川敘永》為陸路,明初整治永寧河道,使瀘州至敘永間成為漕運水路。
陸路自今四川敘永起,經敘永摩尼至赤水鎮渡過赤水河,南行經貴州畢節、威寧、到達雲南沾益。
明朝,由湘入滇的普安道、由蜀入滇的烏撒道,進入雲南沾益後就合為一條驛道,自今雲南沾益起,經曲靖、馬龍、楊林,到達昆明。
長江—烏撒道全線2800多公裡,其中至少有2200公裡為水路,隻有四川永寧至雲南沾益600餘公裡為陸路。
若經西路普安道《一線路》入雲南,有2500多公裡陸路,運輸軍需物資全靠人背馬馱。
因此,明朝對兩條幹線的功能劃分:烏撒道以接續長江航運的軍需物資運輸為主,普安道《一線路》以官、軍、商旅和朝貢使團人員通行為主。
明朝永樂十一年《1413》建立貴州佈政司,貴州正式立省。
雲南歷來為戰略要地,東部與貴州、廣西為鄰,北部與四川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西部與緬甸國接壤,南部和老撾、越南等國毗鄰。
明朝在烏撒道上設置4衛1所《又稱貴州西四衛》,加強了烏撒道幹線的交通設施建設,設置驛、站、堡、鋪,由貴州都司統轄管控,有力地保障了明朝中央在西南邊疆雲南發生的捍衛國家統一、鞏固邊疆領土完整的重要戰事,維護了西南邊疆雲南的穩定。
二、明朝烏撒道上貴州西四衛
貴州西四衛《孫逸明制作》
1.明代烏撒道上4衛1所設置情況
永寧衛:明朝洪武四年《1371》十月,置永寧衛,隸貴州都司。
永寧衛,治今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西城,領五個千戶所。
在行政區劃上,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置永寧路,屬四川行省。
元末,明玉珍大夏政權置永寧鎮邊都元帥府。
明軍於洪武四年《1371》入川消滅了夏國,設置永寧宣撫司。
永寧衛與永寧宣撫司同城,永寧衛隸貴州都司,永寧宣撫司隸四川佈政司,時人稱『川貴同城』。
永樂十一年《1413》貴州省正式建立,永寧宣撫司隸貴州佈政司。
明末在今敘永縣東城設置敘永軍糧廳,隸四川敘州府《治今四川宜賓》。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廢永寧衛、普市所置永寧縣,屬貴州威寧府。
清雍正五年《1727》改永寧縣隸四川敘州府。
雍正八年《1730》升敘永為直隸廳轄永寧縣。
光緒三十四年《1908》遷永寧縣治今古藺,改稱古藺縣。
後改敘永直隸廳為永寧直隸州,屬四川省。
民國元年《1912》改永寧直隸州為敘永縣,隸四川。
普市所:普市守禦千戶所於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直屬於貴州都司。
普市守禦千戶所,治今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正東鎮。
在行政區劃上,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廢永寧衛、普市守禦千戶所置永寧縣,即今四川敘永縣。
赤水衛:洪武二十一年《1388》九月,置赤水衛、層臺衛。
赤水衛,治今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赤水鎮,轄境相當於今四川省瀘州市敘永、古藺兩縣南部與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北部等地。
層臺衛,治今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北部層臺鎮。
洪武二十七年《1394》六月撤層臺衛,改置為赤水衛前千戶所。
赤水衛轄四個千戶所:前千戶所,治今畢節市七星關區北部層臺鎮《與畢節衛左千戶所毗鄰》;摩尼千戶所,治今四川瀘州市敘永縣南部摩尼鎮;白撒千戶所,治今瀘州市古藺縣南部雙沙鎮白沙村;阿落密千戶所,治今七星關區燕子口鎮東北1公裡。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廢畢節衛、赤水衛置畢節縣,即今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
畢節衛《龍虎制作》
畢節衛: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置烏撒衛、烏蒙衛、芒部衛《隨即改設芒部府》。
十七年《1384》二月,移烏蒙衛於畢節改置為畢節衛。
同年置七星關衛,因七星關衛『山溪險峻』不利於屯田,改置為七星關守禦千戶所,後又改置為烏撒衛前千戶所,在今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楊家灣鎮。
明朝畢節衛設左、右、中、前、後五個千戶所,築畢節衛城《在今畢節市七星關區廣惠路古道路一帶》駐守。
左千戶所在今畢節市七星關區小壩鎮《古代著名軍事通道》,右千戶所駐地萬歷《貴州通志·畢節衛》、乾隆《畢節縣志》等未記載,中千戶所駐地有學者考證在畢節衛城南,前千戶所在今七星關區碧海街道,後千戶所《一說由二龍關守禦千戶所改置為畢節衛後所駐地吳家屯》在今七星關區青場鎮。
明永樂十二年《1414》七星關守禦千戶所改屬畢節衛。
明朝畢節衛、赤水衛,管轄今黔西北和滇東北鎮雄、威信以及四川敘永、古藺等地。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廢畢節衛、赤水衛置畢節縣。
1993年12月撤畢節縣設畢節市。
2011年11月,撤縣級畢節市設立地級畢節市,原縣級畢節市改設為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
畢節衛《孫逸明制作》
烏撒衛: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置烏撒衛、烏蒙衛、芒部衛《隨即改設芒部府》、沾益衛。
烏撒衛,治今貴州威寧縣城。
沾益衛,治今雲南沾益,屬雲南都司。
洪武十七年《1384》七月,沾益衛改置為烏撒衛後千戶所,隸貴州都司。
同年置七星關衛,因七星關衛『山溪險峻』不利於屯田,改置為七星關守禦千戶所《後改置為烏撒衛前千戶所》,明永樂十二年《1414》七星關守禦千戶所改屬畢節衛。
烏撒衛轄五所:左所,在城西四十裡左所塘;右所,在城東五十裡結裡;中所,附城;前所,即七星關一帶;後所,在今雲南沾益。
明萬歷《貴州通志·烏撒衛》記載烏撒衛疆域:東抵畢節衛界《150裡》,西抵四川烏蒙府界《100裡》,南抵雲南曲靖府界《237裡》,北抵四川鎮雄府界《200裡》,東南抵畢節衛界《570裡》,西南抵普定衛界《250裡》,東北抵畢節衛界《390裡》,北抵四川敘州府界《650裡》。
在行政區劃上,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烏撒部附元,二十四年《1287》升為烏撒烏蒙宣慰司,隸雲南行省。
元順帝後至元元年《1335》改屬四川行省。
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烏撒土府,隸雲南佈政司。
十六年《1383》烏撒府改隸四川佈政司。
十七年《1384》升烏撒府為軍民府。
明永樂十一年《1413》貴州正式立省,烏撒府隸貴州佈政司,後又劃歸四川佈政司。
清康熙五年《1666》改烏撒府為威寧府,隸貴州。
清雍正七年《1729》降威寧府為州,屬大定府。
民國二年《1913》廢威寧州置威寧縣,並設得勝坡分縣。
民國五年《1916》遷得勝坡分縣於赫章,改稱赫章縣。
明洪武十五年《1382》春,築墨特川土城。
明洪武二十年《1387》在墨特川置站,儲糧以供烏撒驛道所需食糧,明隆慶六年《1572》墨特川土城毀於戰亂。
清雍正四年《1726》墨特川改為『黑張』,後又稱『黑章』。
至清乾隆三年《1738》今赫章縣境內有平山鋪、烏蒙鋪,由畢節管轄;設黑章鋪、冷水溝鋪、水塘鋪、蓮茶鋪,由威寧管轄。
根據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詞典》記載:土城,又名南門口,在赫章縣城關鎮南1公裡,龍崗山北麓。
為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所築黑張土城遺址,故名。
明朝設黑張分防右哨及黑張遞運所,清代仍為交通驛站。
哨,又稱戍哨,是明朝中葉專門設在深入少數民族地區的交通護衛機構。
2.明清時烏撒道驛站郵傳設置情況
烏撒道驛站:自永寧驛《今四川瀘州市敘永縣城》開始,經普市驛《今敘永縣正東鎮普市村》、摩泥驛《今敘永縣摩尼鎮》、赤水驛《今敘永縣赤水鎮》、阿永驛《在赤水衛城南60裡》、層臺驛《今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層臺鎮》、畢節驛《在畢節衛城東南1裡》、周泥驛《在今七星關區楊家灣鎮》、黑張驛《今畢節市赫章縣城》、瓦甸驛《今赫章縣雙平鄉瓦店村》、烏撒驛《今畢節市威寧縣城》、普德歸驛《今雲南曲靖市宣威市楊柳鄉可渡村》、倘塘驛《今宣威市北部倘塘鎮》、炎方驛《今曲靖市沾益區北部炎方鄉》、松林驛《今沾益區花山街道南部松林村》,到達交水《今沾益》至曲靖連接雲南交通幹線,烏撒道是明朝中央進入雲南的主要驛路幹線。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起,自永寧《今四川敘永》至沾益州《治今雲南宣威》設置郵傳,由物資儲運軍站《堡》和遞運鋪舍兩部分構成。
雲南境內在烏撒道上的設置有所不同,軍站稱堡、或軍堡。
根據史籍記載,各衛郵驛傳遞如下:
永寧衛郵傳:永寧驛、永寧站、司門鋪、甘溪鋪、滴水鋪、樂安鋪、雙井鋪、普市鋪、新添鋪、碗水鋪、摩泥鋪、雪山鋪等。
嘉靖年間永寧衛有城屯站鋪官軍6789戶,15247丁口。
普市守禦千戶所郵傳:嘉靖年間領官軍493戶,1389丁口。
赤水衛郵傳:赤水站、落臺站、阿永站、摩尼站、赤水鋪、清水鋪、阿永鋪、阿落密鋪、層臺鋪、木落鋪、板橋鋪、寅賓鋪等。
嘉靖年間赤水衛有城屯站鋪官軍5615戶,33683丁口。
畢節衛郵傳:雲南方向有畢節站、周尼站《在今貴州七星關區楊家灣鎮》、豐樂鋪、長沖鋪《在今七星關區長春堡鎮》、鴉關鋪、雲山鋪、撒刺居鋪、周泥鋪、虎嶺鋪、平山鋪、野馬鋪、烏蒙鋪《在今貴州赫章縣野馬川鎮》等,達今畢節市赫章縣城附近;四川方向有威鎮鋪《在今七星關區觀音橋》、迎賓鋪《迎賓鋪是古代畢節接待官員的地方,有學者考證,迎賓鋪至花牌坊之間,是蜀漢李恢平夷庲降都督府舊址所在地》、木稀鋪《在今七星關區八寨鎮木樨村》等;貴陽方向有頭鋪《在今畢節市城附近》、二鋪、歸化鋪等。
嘉靖年間畢節衛有2885戶,6641丁口。
烏撒衛郵傳:烏撒站、瓦甸站、黑張站、倘塘站、普德歸站、沾益站、乾海子鋪、腰站鋪、箐頭鋪、可渡河鋪、箐底鋪、雲開鋪、倘塘鋪、通南鋪、來賓鋪、十裡鋪、沾益鋪、在城鋪、二鋪、泉水鋪、青石鋪、瓦甸鋪、赤岡鋪、水塘鋪、黑章鋪、冷水溝鋪、蓮茶鋪等。
萬歷年間烏撒衛有護衛道路和負責遞運的官軍3551戶,8555丁口。
烏撒道途經川、黔、滇三省,道路護衛和區域管控至關重要。
明朝在烏撒道600公裡陸路上置4衛1所,重兵鎮戍,由貴州都司統轄管控,形成交通線保障和管理一體化。
對烏撒道沿線川、黔、滇三省交界處的少數民族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分解控制土司勢力,確保驛、站、堡、遞運鋪《驛站下設鋪》等交通機構有效運轉,保障了邊疆重要戰事的後勤供應。
但隨著時間推移,明代後期烏撒道沿線地區川、黔、滇三省相互掣肘,最終導致彝族勢力在這一區域膨脹,交通道路梗阻,形成三省管控的弱化區。
所以清代初期在這一區域進行了強有力的改土歸流,實現烏撒道沿線的國家治理。
三、明朝畢節衛右所治今何處
畢節衛《龍虎制作》
明萬歷《貴州通志·畢節衛》記載,畢節衛建衛時下轄左、右、中、前、後五個千戶所,明永樂十二年《1414》烏撒衛七星關守禦千戶所劃歸畢節衛,這時畢節衛領六個千戶所。
左、中、前、後、七星關千戶所,駐地均在今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原畢節縣》轄境內,現未發現史籍記載右千戶所駐地。
畢節清代孫氏族譜記錄:榮公『原籍江南應天府』,『洪武四年《1371》調北征南留守衛小旗,洪武八年調總旗,洪武十四年《1381》隨軍征烏蒙七星關守禦,調畢節衛右所實授百戶』榮公生子英,英公生子雄,雄公生子禮、智、信。
禮公『襲前職仍實授百戶』,後積軍功升畢節衛右所副千戶、正千戶,『明朝成化九年《1473》畢節衛城新建西定樓任管工千戶』。
該族譜沒有記錄畢節衛右千戶所駐地在何處。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貴州鄉試錄》《原本藏於寧波天一閣》記載:鐘朝用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任畢節衛右所副千戶。
證實明朝畢節衛右千戶所客觀存在。
根據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貴州通志·畢節衛》、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畢節縣志》等史籍記載:明朝畢節衛轄地,東抵赤水衛層臺驛《明朝時赤水衛管轄地》,北抵四川鎮雄府地界。
但畢節衛轄境沒有連成一片,隻在戰略位置較好、有水田的地方駐屯軍隊。
畢節衛管控區域,與芒部土司領地《今鎮雄縣境內》犬牙交錯。
查閱有關史籍,發現今天的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潑機鎮與中屯鎮等地,屬於明朝畢節衛管控區域,清代屬畢節北裡。
因此,明朝畢節衛右千戶所駐地,應該在今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境內。
龍虎提供
龍虎提供
明初,今鎮雄為芒部府,明嘉靖五年《1526》改芒部府為鎮雄府,清雍正六年《1728》降鎮雄府為鎮雄州。
根據光緒十三年《1887》《鎮雄州志》記載:清雍正七年《1729》清丈土地,鎮雄州劃分為10裡,其中上南樂善裡轄5個甲122個村寨,裡所設在潑機。
1952年在潑機設鎮雄縣第二區,轄1鎮13鄉。
1961年改為鎮雄縣潑機區。
1984年劃陳貝屯歸南臺《今屬舊府街道》;劃出中屯、齊心、頭屯、青山、郭家河、柳林、平壩等7個鄉,新建鎮雄縣中屯區。
1988年潑機區改為潑機鎮,今潑機鎮下轄龍翔社區與張基屯、常松林、潑機、瓜娃、堵密、廟山、李官營、關門山、鹿角、大院子、擺洛、平天、亨地、老包寨等14個行政村。
1988年中屯區改為中屯鄉,2012年中屯鄉改為中屯鎮,今中屯鎮下轄平壩、柳林、中屯、頭屯、齊心、青山、郭家河等7個行政村。
根據史籍記載,明初今鎮雄縣潑機鎮二龍關《在鎮雄縣城東南》、鎮雄縣中屯鎮頭屯橋《在鎮雄縣城南部》,都是從芒部進入烏撒道的要沖。
明朝,畢節衛後千戶所設在今貴州七星關區青場鎮,主要任務守禦潑機鎮二龍關。
有學者認為,守禦中屯鎮頭屯橋的應該是畢節衛右千戶所,駐地應在今中屯鎮柳林一帶。
有人認為,鎮雄大灣、母享、潑機、陳貝屯等地,也有可能為畢節衛右千戶所駐地。
筆者根據現有史料探析如下:
雲南威信孫遠方提供
關於鎮雄大灣:鎮雄縣大灣鎮,曾是彝族土司隴氏駐地,陳立在今鎮雄縣人民公園的浮雕石大門就是原大灣土司的。
鎮雄大灣在《鎮雄州志》《鎮雄縣志》中沒有留下明朝畢節衛屯堡地名。
鎮雄縣大灣鎮玉田村者午寨孫氏雲林公墓,咸豐四年《1854》立的墓碑序文說:『我始祖江南發派遷於雲貴畢節後右所屬鎮地住於者午寨』。
該墓碑序文,有人理解為『我始祖江南發派,遷於貴州畢節《右所》,後來右所屬於雲南鎮雄轄地,我們住於者午寨』有人理解為『我始祖江南發派,遷於貴州畢節衛,後所、右所屬鎮雄轄地,我們住於者五寨』因此,畢節衛右千戶所駐地不可能在鎮雄大灣。
關於鎮雄母享:根據光緒十三年《1887》《鎮雄州志》記載:清雍正四年《1726》設鎮雄營,塘汛近城南設白鳥、母黑《木黑》、母享、仁裡、柳林、翟底河、張基屯、吳家屯《在今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青場鎮》八塘。
白鳥、母黑《木黑》、母享屬僻壤,其餘屬孔道。
東至管夷寨十五裡與畢赤營石鼓坪汛接界,南至阿穴口八裡與威寧州翟章壩《今赫章哲莊壩》接界,東南至後所十五裡與畢赤營以角塘接界。
根據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詞典》記載,貴州今七星關區生機鎮、清水鋪鎮、普宜鎮、阿市苗族彝族鄉、對坡鎮等地,明朝時均為永寧『八夷屯』轄地,清朝雍正年間,將畢節縣赤水河北岸太康裡劃歸永寧,永寧赤水河南岸『八夷屯』劃歸畢節縣。
鎮雄母享東南是赤水衛前千戶所、東北是赤水衛阿落密千戶所,鎮雄母享與明朝赤水衛管控區域接壤。
在鎮雄母享一帶,沒有留下明朝時『屯』或『堡』的地名。
因此,畢節衛右千戶所駐地不可能在鎮雄母享。
關於鎮雄陳貝屯:陳貝屯,現為鎮雄縣舊府街道一個社區。
根據2005年《雲南省昭通市地名志》記載:陳貝屯,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至二十一年《1388》朱元璋兩次派兵南征,後一隊伍經畢節進入鎮雄,在此屯田駐兵,首領名陳貝,故名。
萬歷《貴州通志·畢節衛》、乾隆《畢節縣志》等記載,畢節北裡外2甲5伍中,包括陳貝屯伍。
當時衛所機構人事配置,行政軍事管理分為都司、衛、所、屯堡《伍》四級軍事機構負責制。
千戶所由千戶負責,屯堡《伍》由百戶負責。
查閱現有史籍,未發現關於陳貝屯為畢節衛右千戶所駐地記錄。
鎮雄縣境內原畢節北裡的軍屯點,在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詞典》裡隻記錄頭屯、中屯、稍屯、柳林四處地名。
陳貝屯是明初隊伍由畢節進入鎮雄的一個軍屯點。
鎮雄陳氏族譜記載:陳貝屯是原陳氏祖先陳貝率軍駐地,以此為名『陳貝屯』,在清代,陳貝屯是清軍屯糧之地,設有下營、中營、營盤等。
因此,畢節衛右千戶所駐地不可能在鎮雄陳貝屯。
關於鎮雄潑機: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貴州通志·畢節衛》、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畢節縣志》等記錄畢節正北17屯堡:殷官屯、汪家堡《白果屯》、後箐屯、龍官屯、後所屯《吳家屯》、白鳥村、簸箕屯、李官營、張基屯、陳貝屯、上壩、小平壩、大平壩、頭屯、中屯、稍屯、柳林。
清光緒十三年《1887》《鎮雄州志》與1987年《鎮雄縣志》等記載:清雍正七年《1729》鎮雄州劃分為10裡,其中上南樂善裡轄5個甲122個村寨,裡所設在潑機。
畢節正北這17屯堡有12個在原鎮雄州上南樂善裡,靠近今鎮雄縣潑機鎮的有4個,即白鳥村《在今塘房鎮》、簸箕屯《在今潑機鎮》、李官營《在今潑機鎮東》、張基屯《在今潑機鎮東》,其餘在今鎮雄縣中屯鎮柳林一帶。
鎮雄縣潑機鎮東邊是貴州七星關區青場鎮《吳家屯》,今潑機鎮與吳家屯很近,中間就是重要關口二龍關。
二龍關,是指潑機由北而南的白鳥河、吳家屯由南而北的青場河在這裡交匯,註入七星河。
畢節吳氏族譜記錄:吳氏良弼公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參與平定永寧等地土司叛亂,留守畢節與鎮雄交界的二龍關。
後累立戰功,升畢節衛後所指揮,屯守二龍關,世居吳家屯。
畢節聶氏族譜記載:聶興協吳良弼守二龍關《百戶》,洪武十九年《1386》升千戶,屯守畢節衛中所長春堡、何官屯一帶。
聶興五世孫聶時,在乾隆《畢節縣志》中記載為明朝千戶。
明萬歷《貴州通志·畢節衛》、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畢節縣志》等史籍記載,畢節衛後千戶所在今七星關區青場鎮即吳家屯。
清光緒十三年《1887》《鎮雄州志》記載:清雍正四年《1726》設鎮雄營,塘汛近城南設白鳥、母黑《木黑》、母享、仁裡、柳林、翟底河、張基屯、吳家屯8塘;吳家屯哨,在城《東》南五十裡。
吳家屯,即七星關區青場鎮所在地。
當時,吳家屯塘、吳家屯哨,隸屬鎮雄營管轄。
畢節衛後千戶所守禦二龍關,在今鎮雄潑機鎮一帶的軍屯點,應該屬於畢節衛後千戶所管轄。
因此,畢節衛右千戶所駐地不可能在鎮雄潑機。
龍虎提供
關於鎮雄柳林:中屯鎮是鎮雄縣城的南大門,屬明朝畢節衛管控區域。
從今天的鎮雄縣城出發,往南5公裡就是平壩,過平壩就進入柳林。
納沖河,從北邊壩口《岸上立有乾隆《畢節縣志》記載的諸葛碑》進入平壩緩緩前行,把平壩逢中分成兩大片,然後在南邊與柳林交界的石關向郭家河奔去。
郭家河,發源於鎮雄烏峰金家場,自南向北流經烏峰、塘房、舊府、中屯、潑機等五個鄉鎮轄境,最後在中屯鎮郭家河村出境,流入今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是貴州烏江在鎮雄境內的幹流。
翟底河,發源於貴州赫章小結構東山箐,經鎮雄縣以古鎮、場壩鎮流向中屯鎮,到中屯鎮後稱翟底河,翟底河在中屯鎮頭屯村出境,進入貴州六沖河,到貴州息烽註入烏江,最後註入長江。
柳林地勢,南高北低,頭枕花通山,腳踏納沖河,左峙白巖腳,右依中田壩。
古代,柳林是芒部《今鎮雄》通往烏撒《今威寧、赫章等地》的要沖。
明朝守禦今鎮雄中屯鎮頭屯橋的應該是畢節衛右千戶所。
理由如下:
一是清光緒十三年《1887》《鎮雄州志》等記載:明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設芒部衛指揮使司,隨即設為芒部府,屬雲南佈政司。
是年秋,傅友德調指揮鄭祥《安徽合肥人》在今中屯鎮柳林花通山築城戍守,此城稱花通城或芒部城,明軍班師後《鄭祥為大理衛指揮》,城廢,今存遺址。
明嘉靖五年《1526》改芒部府為鎮雄府,設流官,在松林灣嗎裡《今舊府街道松林灣上壩》築府城。
嘉靖九年《1530》恢復芒部土司制度。
清雍正五年《1727》改土歸流,降鎮雄府為鎮雄州,在今鎮雄縣城所在地建州城。
光緒十三年《鎮雄州志》記載了花通城、嗎裡城、諸葛碑等古跡。
諸葛碑,在城南十裡壩口河岸上《在今鎮雄縣舊府上壩即納沖河進入平壩處》,世傳武侯南征經此,樹碑遺記年久,其文剝蝕不可讀。
在乾隆《畢節縣志》中記載的諸葛碑所在地,即諸葛亮祭七星後與濟火在楊家灣熬家墳包包結盟後返回成都途經上壩,後人立碑紀念的諸葛碑就在這裡。
鎮雄城池由芒部衛城、鎮雄府城、鎮雄州城,再到今天的鎮雄縣城,即柳林花通城《或芒部城》是鎮雄縣城的前身。
由此說明,鎮雄中屯鎮柳林一帶具有文化沉淀。
二是清光緒十三年《1887》《鎮雄州志》等關於古道記載:自州城南,十裡至仁裡,十五裡至柳林《稍屯》,十五裡至翟底河《中屯鎮頭屯橋》,共四十裡入威寧界《今赫章縣境》;由仁裡分路,二十裡至張基屯,二十裡至吳家屯《今貴州七星關區青場鎮吳家屯》,連前共五十裡入畢節界。
明初,柳林有孔道《今有高速公路》通七星關《在今貴州七星關區楊家灣鎮》。
從古芒部越過翟底河頭屯橋後,又有多條道路通達烏撒道沿線。
由此說明,鎮雄中屯鎮柳林一帶自古屬雲貴往來要沖。
三是古代鎮雄的八大景勝,有兩處就在今中屯鎮,即『平壩春耕』與『柳林春雨』,兩處景勝都與農耕有關。
平壩村因壩寬而平得名,一望平疇,盛產香稻,遠近聞名。
柳林村同樣盛產香稻。
桃花三月,走進柳林,青山綠柳,蒼松翠柏,杜鵑爭艷,春雨如煙,山水田莊,美如仙境。
中屯、頭屯、郭家河、陳貝屯、上壩等地,處處良田連片。
站在花通山上,俯瞰良田千頃。
由此說明,鎮雄中屯鎮柳林一帶可供大量駐兵屯田。
四是柳林有一處地名『營盤』,曾是明朝駐兵的營盤。
有學者考證:明朝洪武年間,傅友德征南,自貴州境內進入滇東北,其部將屯兵鎮雄南部,前鋒防衛駐翟底河下遊頭屯,第二道防線在中屯,第三道防線,即指揮中心和後勤供給營寨,就在柳林,當時名為稍屯。
鄭祥紮營柳林,憑依雄峰險要,築土城防衛。
土城北通鎮雄城南部關隘石關,在石關築烽火臺。
石關之東,地勢高險,視野開闊,依山臨水,進可攻,退可守。
『頭屯』是從七星關《在今貴州七星關區楊家灣鎮》進入鎮雄《時稱芒部》的第一軍屯,遺址尚存,並且還留有屯軍時的蓄水塘,後來叫水塘或蓮塘。
根據2005年《雲南省昭通市地名志》記載:洪武年間,明軍指揮傅友德的部將鄭祥、常玉春等,率軍從七星關《在今七星關區楊家灣鎮》進入鎮雄《時稱芒部》紮下3個軍屯,即頭屯、中屯、稍屯。
曾在今柳林中田壩築花通城。
頭屯,是明軍將領常玉春領兵在鎮雄紮下的第一個軍屯,故名。
中屯,在鎮雄縣城南10公裡。
柳林,清代因柳樹成蔭,常集雲多雨,譽稱『柳林春雨』,古為鎮雄州八景之一,以此得名。
鎮雄境內原畢節北裡屯堡,在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詞典》中,記錄了頭屯、中屯、稍屯、柳林四處地名。
由此說明,鎮雄中屯鎮柳林一帶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五是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貴州通志·畢節衛》、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畢節縣志》等記錄畢節正北17屯堡,查對光緒十三年《1887》《鎮雄州志》等史籍,有12個屯堡在今鎮雄縣境內,其中在今中屯鎮柳林一帶連成一片的有8個屯堡:陳貝屯《在今舊府街道》、上壩《在今舊府街道》、小平壩《在今中屯鎮》、大平壩《在今中屯鎮》、頭屯《在今中屯鎮》、中屯《今中屯鎮駐地》、稍屯《在今中屯鎮柳林》、柳林《今中屯鎮柳林村駐地》。
另據民間流傳,中屯鎮郭家河等地曾經也是明軍屯田點。
今天柳林村即密曾家營盤和舊府大灣大荒地營盤,均留下明朝屯軍長達數百米的戰壕遺址。
兩個營盤的戰壕遺址相距約1公裡。
鎮雄許氏族譜記載,始祖許官伏,江南起籍,二十四歲從軍,隨傅友德征討雲南,洪武十六年《1383》調防畢節層臺,洪武二十一年《1388》調防《鎮雄》上壩,洪武二十八年《1395》調防《鎮雄》頭屯,落業鎮雄上南三甲頭屯迤頭山三皇廟廟腦堡。
永樂二年《1404》被封為指揮之職。
由此說明,明朝在鎮雄中屯鎮柳林一帶重兵鎮戍。
綜上所述,明朝畢節衛右千戶所駐地,應該在原畢節北裡柳林一帶,即在今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中屯鎮柳林一帶。
以上初步探析,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批評指正!原創作品,非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