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貶低常遇春,卻猛誇王保保?你看王保保死後都發生了啥。《網路歷史》

一、貶低常遇春,猛誇王保保

明朝初期,恐怕是最後一個號稱名將如雲的時代了。

可惜凡事有利就有弊,打天下時朱元璋隨便出牌都堪稱『王炸』。

但得了天下後,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點在《山河月明》中,也體現得很清楚。

朱元璋面對這麼一大波悍將,照樣頭疼不已,不得不把給出的免死鐵卷,借徐達擊退王保保回京後,他跟徐達完美配合,用一道新詔書全給變相收回。

為何要這麼幹?

很簡單,若是一兩個狠人那很好約束。

比如常遇春,就被朱元璋一手大棒一手胡蘿卜,給鎮得服服貼貼。

可若是一大波狠人『湊了群,抱了團』,擱誰腦袋上也受不了。

這其實也是朱元璋大殺功勛,尤其對淮西勛貴那麼絕情的原因之一。

但不論怎樣明初的名將群之內,有三人最耀眼,一曰大明第一將《帥》的徐達,二曰大明第一猛將的常遇春,三曰大明第一悍將的藍玉。

這三人齊齊站在『大明名將食物鏈』的頂端。

不過,明初之時好玩就好玩在,除了這三大將星外,朱元璋還營造出來了一位名將,這就是北元大將:擴廓帖木兒,漢名叫王保保。

那麼筆者為何要用『營造』這個詞?

答案就是:王保保雖被《山河月明》塑造得很厲害,以至於徐達臨死前,還向朱元璋表示,我就算死了,也會跟王保保沒完。

我到了那邊,立馬就去找常遇春,我們哥倆一起揍他,說啥也要把老大你丟的面子給找回來!

但實則真實的王保保,卻是一位常敗名將,根本沒《山河月明》渲染得那麼無敵。

之所以王保保如此出名,就在於朱元璋對他的評價。

話說有一天,朱元璋大宴手下時似乎有些喝高了,於是大吼一聲:『兄弟們都說說,天下奇男子是誰啊?

』朱元璋明擺著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你沒事就天天說王保保,如今還用得著問別人嗎?

好,既然你裝糊塗,那就別怪我們了,反正我們早就看王保保不順眼了。

於是,朱元璋的手下人,不約而同地齊齊回懟:『必須是常遇春,橫行無敵,縱橫天下,從來就不知道敗仗是啥滋味,妥妥天下第一奇男子也!』

這一句,常遇春算是揚眉吐氣了,朱元璋卻顯得很尷尬,隻得幹笑兩聲說:『不可否認常遇春很牛,但他已經是我的手下了。

但面對王保保,我老朱卻不能讓他臣服,所以還應該是王保保!』《《明史》: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

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朱元璋這句,怎麼看怎麼在強詞奪理。

分明有刻意踩跺常遇春,抬高王保保的嫌疑,所以如今的疑問也就來了:朱元璋為何寧肯跟手下所有手下抬杠,也非要貶低常遇春,卻猛誇王保保呢?

想明白這個問題,就必須先談一談王保保。

二、常敗名將王保保

公元1357年,紅巾軍首領毛貴,自海州《今江蘇東海》入海殺至山東半島,開啟了紅巾軍的北伐。

由於當時元軍主力都在南方一帶,所以很快毛貴便打爆了山東,連奪城池。

劉福通趁機立馬開啟三路大軍逐鹿中原,一路是毛貴的東路軍攻伐山東,一路是中路軍進攻山西,還有一路是西路軍直取陜西。

一時間紅巾軍聲勢浩大,所謂『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

可惜由於三路大軍各自為戰,並沒有統一主帥,隨著戰果越來越多內耗就發生了,這一下壞事了。

元順帝便急調察罕帖木兒討伐——此人便是王保保的老爸《養父》。

他先來了個斬首行動,一舉攻克汴梁,逼得劉福通保護著韓林兒逃亡,隨後便回擊山東。

王保保那時十八歲,充當了先鋒官,帶著兩萬人馬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路過關斬將大敗紅巾軍,這一戰王保保算嶄露頭角了。

隨著他老爸死於暗殺,王保保取得了元軍的主導權,由此開啟了他奇男子的一生,而他指揮的第一戰,便是益都之戰。

也許有人會認為,應是手到擒來吧?

錯了,面對益都,王保保以優勢兵力,足足圍攻了五個月才破城。

須知,當時他老爸已經基本上平定了山東,整個北方僅有益都、莒州和安豐,還在紅巾軍手裡。

所以王保保這統兵第一戰,打得實在難看。

當然,也不能要求太高,畢竟王保保那時還很年輕。

但就怕比啊,猛人常遇春,第一戰就是采石磯之戰,那堪稱『猛人賽猛虎,單帆破敵陣』,給朱元璋後續人馬登岸,創造了時機。

也就是說沒有常遇春,朱元璋勝不了這一戰,也就別想拿下南京。

無論怎樣吧,王保保算勝了。

由此他成為了元廷的希望所在,開始跟紅巾軍進行各種較量,直至一頭撞上大明雙煞徐達和常遇春的北伐,這就是著名的太原之戰。

結果如何?

被團滅——王保保被打得僅帶著十幾人逃脫。

也許還有人說,徐達、常遇春二打一誰也受不了。

那就再看太原之戰後的第二年,王保保趁明軍空虛,渡河偷襲蘭州城。

當時蘭州主將叫張溫,面對王保保大軍來襲,非但不怕反而卻說:『膽肥了啊,趁你不知我蘭州虛實,我先揍你一頓沒商量』

於是張溫反偷襲,先突襲王保保,得勝回來後就開始固守。

以絕對劣勢兵力,抗住了王保保四個月的瘋狂圍攻。

直至徐達率領大明主力馳援而來,於是著名的『沈兒峪之戰』爆發。

結果王保保被徐達揍得,再來了一個全軍覆沒,從此,元廷無力南下。

這就是王保保在天下大亂時的表現,敗仗一個跟一個,人們都習慣於用他對標徐達或常遇春,但王保保跟『非主流名將』張溫的這蘭州一戰,如何解釋?

因此筆者的感覺就一個:朱元璋貶低常遇春,卻那麼猛誇,猛抬王保保,必有蹊蹺!

三、王保保的身後事

皆知,王保保的親妹妹叫觀音奴,嫁給了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

在《山河月明》中,還把兩人塑造為患難的恩愛夫妻。

在最初時,觀音奴根本看不上朱樉,直至由於她當王保保的內應《奸細》事發後。

哪料朱樉依舊對她不離不棄,甚至為了保她,不惜跟老爸朱元璋鬧翻。

於是在朱樉死後,她也自盡了。

但實則在《明史》記載中:兩人感情非常差,朱樉更愛側妃,也就是鄧愈之女。

咱不探討劇情離譜否,隻說為何朱元璋要把觀音奴嫁給兒子。

顯然就是為了招降王保保。

自然這就讓朱樉不爽了,大哥朱標娶常遇春的女兒,四弟朱棣娶徐達的女兒,我難道不是嫡子嗎,老爸你非要犧牲我?

這大概便是朱樉跟觀音奴感情不好的原因。

對此,朱元璋何嘗不明白呢?

你瞅瞅觀音奴嫁給朱樉時,朱元璋說得那話:爾《觀音奴》其謹遵婦道,以助我邦家。

敬哉!《出自《明實錄》》

也就是說,對於朱元璋來言,王保保能否投降,已經不再是『軍事上問題』了。

那麼是什麼問題?

關系到漠北王廷《北元》的問題。

因為,自元順帝逃回漠北後,就變成了第二個南唐後主,沒事就寫詩歌懷念『故國』,在這種心情下,元順帝豈能活得久?

所以當元順帝死後,元昭宗便繼承了所謂的皇位。

而王保保便充當了元昭宗的保護神。

也就是說若沒有王保保,指不定漠北草原中會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所以,朱元璋才這麼玩命抬王保保,期待他來投降,只要王保保一投降,北元《漠北》還是問題嗎?

隻可惜朱元璋空忙活一遭,王保保至死不降。

所謂期待有多大,失落就有多深。

王保保死後,第一個遭殃的是他弟弟脫因帖木兒,在藍玉的撲魚海之戰中,他被生擒,後來被處死於薊州。

第二個便是他的妹妹觀音奴,朱樉死後,朱元璋命她殉葬了。

也就是說從王保保死後這一系列事件來分析,『天下第一奇男子』之說,僅成立在朱元璋期待他投降的那一時期,並不惜貶低常遇春,根本具備什麼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