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天啟,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在位時間僅七年。
由於他酷愛木工活,故被稱『木匠皇帝』。
在位期間,魏忠賢和客氏專權,制造了『乙醜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
閹黨對試圖改良朝廷政治的東林黨人的迫害,不斷激起民變。
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外有後金虎視眈眈。
可以說,此時的明朝陷入了內憂外患中。
天啟七年八月二十二日,落水生病的朱由校因服用『仙藥』而死。
一直以來,不少史書對他的評價不太好。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故對他的評價難免有失偏頗。
有一種說法是『天啟不死,大明不滅』,證明朱由校是一個嚴重被醜化的皇帝。
朱由校即位之初,東林黨的勢力比較大,公正盈朝,奸臣逐漸被排擠出去,吏治稍顯清明。
但東林黨的崛起,引起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的不滿,閹黨也想執掌大權,雙方鬥得不可開交。
這時,朱由校並沒沒有阻止他們,反而利用閹黨,牽制東林黨。
不管是東林黨掌權,還是閹黨獨大,對皇帝來說都不是好事。
隻有兩派相互制衡,他在背後當推手才能坐收漁翁之利,執掌朝政。
所以,他賦予了閹黨很大權力,任由閹黨打壓東林黨。
在某些方面,東林黨的主張對朝廷非常不利。
例如,江南的工商稅收十分低。
稅收低了,國庫的收入就少了。
沒有錢,寸步難行。
朱由校明白這點後,通過閹黨拿回了稅收的話語權。
當時,僅從浙江收取的茶稅就高達20萬兩,是之前的數倍,說明他的措施有成效,讓國庫充盈起來。
登基不久,明朝就丟失了遼陽等軍事要地。
於是,朱由校立即提拔袁崇煥、袁可立等人駐守邊疆。
後金迫於這些人的威嚴,不敢輕易來犯。
不久,遼東的局勢穩定下來。
可惜的是,他們後來也卷入了黨派之爭,淪為了政治的犧牲品。
在澳門問題上,朱由校態度強硬,派兵與荷蘭殖民者兩次在澎湖交戰,明軍還取得了勝利。
由於客氏嫉妒後宮的妃子,只要有誰懷孕了,都會被她想方設法除掉,因此朱由校一生沒有孩子。
臨終前,他把皇位傳給了弟弟朱由檢,還囑托弟弟要好好對待自己的結發妻子張皇後。
為了不讓她受到迫害,朱由校力保妻子。
可見,他不是一個冷血無情之人。
朱由檢即位後,大力打擊閹黨,魏忠賢被處死,兩派相互牽制的平衡局面被打破,朝廷內部出現了問題。
同時,後金趁火打劫。
沒過幾年,明朝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