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2年,51歲的馬皇後病重,為不拖累太醫,她堅決不肯服藥,臨終前還囑咐朱元璋要少開殺戮、多納忠良之言。
馬皇後病逝後,朱元璋失聲痛哭,終其一生再未立後……
馬皇後,民間相傳原名馬秀英,1332年出生於安徽宿縣的一個大戶人家。
馬秀英出生後不久後母親就去世了,父親馬公樂善好施,卻在她年幼時因殺了人外逃,就將馬秀英托付給好友郭子興撫養。
馬秀英聰明好學,不僅書讀得好,刺繡等女紅也做得好,郭子興夫婦非常喜愛馬秀英,將她收為義女,視為掌上明珠。
元朝末年,百姓生活困苦不堪,郭子興在濠州率眾起義,加入了紅巾軍。
不久,濠州鐘離的朱元璋也加入隊伍,因作戰勇敢成為郭子興手下的將領。
郭子興很器重朱元璋,就將自己的義女馬秀英嫁給了朱元璋。
婚後二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朱元璋的地位也一下子提升了很高,人們稱之為『朱公子』。
郭子興還有兩個兒子,但他們都貪生怕死、心胸狹隘,眼見朱元璋領導的隊伍越來越強大,就向郭子興誣告說朱元璋有異心,要奪父親的帥位。
郭子興一怒之下就將朱元璋關了禁閉,還命令手下不給他飯吃。
馬秀英擔心自己的夫君,就跑到夥房拿了張剛出鍋的烙餅,準備偷偷送給朱元璋吃,但正巧碰見郭子興的兒子走來了,她情急之下就將熱餅揣在懷裡,等到將餅交到朱元璋的手上時,她的胸口都被燙傷了。
為了救出朱元璋,馬秀英將自己所有的首飾財產拿出來送給義母和義父的小妾,請她們在郭子興面前說好話,最後朱元璋才被放出來。
朱元璋最困難的時候,不僅要對抗元軍,還要在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夾縫中求生存。
馬秀英常對他說:『定天下在得人心,人心者天下之本也』。
她發動後方的婦女縫衣做鞋,保障後勤,還帶頭節衣縮食,撫慰將士們的家眷。
有了後方的物質保障,朱元璋放開膽子地在前方打仗,向西打敗了長江上遊的陳友諒,向東打敗了高郵的張士誠等,元軍也節節敗退逃到了塞外。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今南京》,建立了大明朝,馬秀英也成為了皇後。
朱元璋性格剛毅,殺伐果斷,但凡決定了的事大臣們再怎麼勸諫也無濟於事,但他唯獨聽馬皇後的話,因為馬皇後知書達禮,說的話也很有一定的道理。
立國之初,朱元璋選擇了『以猛治國』,他用嚴刑峻法來整頓朝綱,還經常法外加刑。
一次,他下令將死刑犯押去修都城,馬皇後知道了勸說道:『以勞役來代替死刑是朝廷的恩惠,但是本就羸弱的囚犯再加重勞役,和死又有什麼分別?
』後來朱元璋就將他們全都釋放了。
從前朱元璋靠著手下的將領在馬背上打下了別人的江山,現如今他當了皇帝,不得不時刻提防著別人再從他手裡奪取江山,於是朱元璋就借機打壓功臣,誅殺權臣。
曾做過太子老師的名儒宋濂,此時已是養老歸田,因胡惟庸案牽扯到他的孫子,朱元璋也想處死宋濂,也是在馬皇後的力保下才幸免於難。
一次,有人告狀參軍郭景祥的兒子拿著槊要殺他的父親,朱元璋就下令將這個不孝子殺掉。
這時,馬皇後出來說道:『郭景祥隻有這麼一個兒子,如果殺錯的話郭家可就絕後了呀』後來一查果然是冤枉了他。
朱元璋將馬皇後比作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後,還要尋找馬皇後的家人和親戚們,對他們進行封賞,但屢次被馬皇後拒絕,她說:『外戚為始亂之根源,以往朝代這樣的例子還少嗎?
請皇上以後不要再提此事了』
馬皇後共為朱元璋生了五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平時對待他們也很嚴格,小兒子朱橚年少時不拘管束,在他長大後被封為周定王去開封赴任時,馬皇後派江貴妃一同前往監督,並交給她一件包袱,說:『裡面有我的一件衣服和一根木杖,如果周定王犯了錯,你就穿上這件衣服打他,如果他還不聽,你就告訴我』
馬皇後平時的生活十分節儉,她雖然貴為皇後,但總不忘記以前吃過的苦,她穿普通的衣服,吃簡單的飯菜,還叫人把織佈機搬進後宮,閑暇時親自紡線織佈。
對待其他的嬪妃和宮女們,馬皇後也是關懷備至,尤其是懷有身孕的嬪妃,更是照顧有加。
馬皇後病重之時,朱元璋大發雷霆,直罵太醫無用,還揚言治不好病就處死所有的太醫。
馬皇後知道人的生死有命,她一生慈善為本,怎能最後再連累太醫一起送命?
所以她堅決不肯服藥。
馬皇後深知朱元璋的性格,了解他的為人,知道他是個言出必行的人,所以事事為他考慮,處處為他周旋,盡自己所能為大明護佑下很多有功之臣,為朱元璋贏得很多聲譽。
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優秀的女人。
朱元璋從一個農家出身、窮得出家當和尚要飯、一無所有的人,到參軍打仗、擁有地盤、推翻元朝、擁有天下成為皇帝,這一切都和馬皇後背後的默默支持與付出是分不開的。
參考資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