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眾所周知的衰敗轉折點,也是朱祁鎮身上永遠的一個污點,不少人至今都嘲諷朱祁鎮的爺爺朱棣是征討到那麼遠,而朱祁鎮則是被俘虜那麼遠。
明朝天子守國門的祖訓一直在,那為什麼在朱祁鎮之前都能成功,偏偏到朱祁鎮這就有了土木堡之變呢?
一方面,朱祁鎮本身急功近利。
正統八年時,瓦剌部開始南侵,脫脫不花等人從哈密、知院等位置吸入,但是當時的瓦剌部內部還有一定的問題,女真和兀良哈還沒被完全征服,所以當時內部意見不統一,就沒有發起進攻。
直到正統12年時,瓦剌的進攻意圖逐漸明顯,朝內石亨等文武大臣提醒朱祁鎮瓦剌部可能會發起南侵。
但是當時朱祁鎮並未當成事,後來瓦剌突然發難。
朱祁鎮準備遵循祖訓親征,文武大臣勸朱祁鎮三思,應先保國家社稷,但是朱祁鎮心意已決,決定非要親征。
人家朱棣朱瞻基出擊都是自己親自領兵,但是朱祁鎮明顯沒有這個功底。
而且從一開始的戰略眼光就不行,造成軍隊沒有準備就出發,還不聽勸。
最後上了戰場還把指揮權交給了一個啥也不會的王振,這樣的軍隊戰鬥力肯定羸弱不堪,一把好牌打了個稀爛。
那土木堡之變的發生就再正常不過了。
最關鍵的是,朱祁鎮敗前都不曾察覺。
正統十四年八月初一,明軍抵達大同之後,朱祁鎮在此駐紮,王振帶人繼續向北進軍。
期間文武大臣仍然勸諫朱祁鎮回朝,甚至戶部尚書整日跪伏想請他回京,欽天監以天象請示,都沒有作用。
甚至部分人知道是王振主導的整件事,於是打算以非常手段幹掉王振,進而勸諫朱祁鎮回京。
這證明了什麼?
所有大臣都能看出來這不是件好事,欽天監天象都預示了,但是朱祁鎮就是不聽勸。
而且大臣都看出來朱祁鎮不善戰,王振也不是善戰之人,這倆人湊一起就是一對廢柴,那肯定得失敗,就朱祁鎮不信邪,就要打,那最終隻可能是失敗收場。
總而言之,土木堡之變可以說是朱祁鎮一手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