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國家來明朝進貢,官員知道遇上騙子了,朱元璋甘當冤大頭。《網路歷史》

洪武七年《1374年》,一個叫必尼西的外國人來到南京,要求覲見朱元璋。

他說自己來自西方,是西天阿難功德國的官員,官職是講主,他們的國王叫卜哈魯。

他此行是奉國王之命,將本國特產和解毒藥石送給大明皇帝。

與必尼西同來的還有一位汝奴汪叔,自稱是和林國的官員,官職也是講主,是奉國師之命前來進貢禮物,並上交元朝皇帝授予的玉印、玉圖書、銀印、銅印、金字牌等。

負責接待的明朝官員翻遍典籍,也沒找到關於西天阿難功德國的任何記載。

和林是元朝的舊都,這一點他們倒是清楚。

但和林並不是一個國家,和林國國師這樣的名號讓他們相當疑惑。

再加上必尼西稱阿難功德國在西方、和林國在極北非西番,兩國使者卻結伴而來,負責接待的官員覺得大概率是碰上了騙子。

當時朱元璋正埋頭註解《道德經》,致力於追求『君師合一』,朝貢者的到來無疑是對這種追求的強烈肯定。

所以,負責接待的官員雖滿心疑惑,卻沒揭穿必尼西的把戲。

朝廷收下他的朝貢,賜給他一批價值不菲的貨物,包括絲綢、佈帛、禪衣。

汝奴汪叔也獲得賜宴的禮遇,次年,傳說中的和林國國師帶著佛像、舍利和馬匹來到南京,離開時帶走了一批上好的絲綢和禪衣。

再然後,西天阿難功德國及和林國在大明朝消失得無影無蹤。

以上情節載於《明史》,也見於《明太祖實錄》。

這些官修史書自然不會明言朱元璋被騙了,但撰史者將『不復至』『亦不復至』這樣的字眼留在其中,意思其實已經很明白。

所以,明代學者沈德符讀到這些資料後寫道:必尼西捏造國名、假扮使者,是為賺取賞賜,朝廷姑妄聽之,懶得花費氣力去拆穿他。

在明清兩代的朝貢史上,必尼西的故事並非個案。

當然,更有效的方式是冒充那些真實存在的國家的使節,而非捏造一個國家。

其中尤以朱棣時代為盛,因為朱棣曾下旨對朝貢使團攜帶的所有貨物免稅,理由是:人家仰慕我們,不遠千裡而來,我們卻征人家的稅,沒得到幾個錢,卻大大地失了體面。

因此,冒充使節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以至於皇帝不得不進行幹預。

明英宗正統七年《1442年》,朝廷在下發給四川都指揮使司、按察使司和佈政使司三大衙門的諭旨中寫:之前你們送到京城的朝貢者中,許多是四川民眾或邊境上的無業遊民假冒的,你們不好好審查其身份,一概送來,弄得沿路官府和軍民雞飛狗跳。

以後必須嚴審,而且一次隻能送三五人。

他們進貢的東西,隻有貴重的才準送到京城,否則當地可直接收了。

朝貢者回去時,每人隻許帶200斤貨物。

然而朝廷幹預的效果如何呢?

1600年前後,冒充使者的現象已被來華傳教士如利瑪竇等人看穿。

《利瑪竇中國札記》中留下了這樣一段記載,『按中國和西方七八個國家的舊協定,每6年允許這些國家派72名商人進入中國。

這些商人詭稱是向皇帝進貢的使節,所謂進貢有名無實……中國人知道這是個騙局,但不在乎』

類似的故事中,最耐人尋味的一則發生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這年,按中方史料所述,緬甸國王派出一支百餘人的使團,攜大批禮物及金葉表文來到北京—這是長達七年的清緬戰爭於1769年結束後,兩國朝貢關系的首次恢復。

緬方史料則稱,他們之所以派出使團,是因為在此前一年,清朝皇帝先派了一支三百餘人的使團到緬甸送禮,所以他們朝貢其實是回禮—但這支三百餘人的清朝使團,在中方史料中完全找不到蹤影。

據緬甸歷史學者丁昂的考據,此事很可能是這樣的,『這是由緬甸八莫土司和一些從雲南來的商人一手策劃的,他們先讓一些人冒充中國皇帝的使團赴緬,緬王以禮相待,旋即遣使回訪。

此時,土司和商人們便巧做安排,讓使團翻譯離開,換上自己的翻譯。

這樣,當緬甸使團到達中國時,他們的翻譯便說這個使團是來進貢的。

中國皇帝十分高興,便下令全面恢復兩國貿易』

這番情節,就奇詭程度而言,可以說與洪武七年的『一個不存在的國家派使節來中國』不相上下,甚至猶有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