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年,地點夾河,朱棣、盛庸第二次決戰,燕軍、南軍都奮勇廝殺,夾河兩岸屍橫遍野,河水染成紅色。
盛庸排兵佈陣,及指揮調度之能力,與朱棣不相上下,旗鼓相當。
可惜,朱允炆的『仁慈』,犯了宋襄公式的錯誤,讓盛庸功敗垂成,也輸掉了『靖難之役』。
1392年,朱標病逝,朱元璋將之前為太子打造的文武班底連根拔起,為皇太孫朱允炆掃除障礙。
功臣宿將『逝去』,之前冊封的諸侯王,尤其是手握重兵的九大『塞王』成為朱允炆的一大難題。
朱元璋晚年,朱允炆有疑問:若諸侯王不聽話,該如何是好?
朱元璋讓朱允炆說出自己的應對策略。
朱允炆說應該采取『三步走』策略:書信勸告,以懷柔的方式對待諸侯王;削減封地、護衛,以示警告;削藩,六師移之。
朱允炆的方法沒有錯,朱元璋也認可。
朱元璋分封諸侯,已經想到了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並做好應對之策。
地方軍政、民政、財政,在佈政司手中;諸侯隻有接到兵部、五軍都督府的命令,才能帶兵征戰;作戰結束,兵馬回到衛所,諸侯回到藩府,彼此不聯系。
朱元璋病逝前,已經為朱允炆想好了應對之策,也安排了許多能人協助。
可惜的是,朱允炆違背了自己與朱元璋的『承諾』,采納齊泰、黃子澄的策略,削藩過於著急,讓諸侯無路可走。
如果是『溫水煮青蛙』,采取各個擊破策略,一邊拉攏一邊打壓,朱棣也沒法折騰起來,況且勝算不大。
雷霆般的削藩策略,諸多諸侯自盡,湘王朱柏一家自焚而死,朱允炆在道義上就『輸了』。
朱柏一家自焚,朱允炆內心有愧,又犯了宋襄公『假慈悲』的錯誤,不想再背負罵名。
一道『不讓吾背負殺叔』的聖旨,束縛了前方將領的手腳,也讓朱棣從容不迫地親臨一線指揮,而不用害怕被傷及生命。
夾河之戰:盛庸功敗垂成,訴說朱允炆『仁慈』下的酸楚;朱允炆為他的『仁慈』,吞下苦果。
1400年冬季,後來『封狼居胥』的朱棣萬萬沒想到,朱允炆麾下也有大將,而且是在正面對決中擊敗了自己。
盛庸沒有背靠城池,沒有依托防禦工事,而是直接排兵佈陣。
騎兵、步兵、火器兵、弓箭手協同作戰,盛庸調度有方,朱棣一敗塗地,麾下能征慣戰的蒙古騎兵損失殆盡。
東昌之戰,盛庸被『聖旨』束縛了手腳,朱棣被圍困在萬軍之中,身邊的護衛親兵全部被射殺,首席大將張玉陣亡。
朱棣能夠躲過一劫,不是血戰突圍,而是南軍不敢放箭,朱能、譚淵、丘福、朱高煦得以闖入軍陣,救出朱棣。
不管怎麼說,朱棣都失敗了,還損失慘重。
南軍將領,盛庸、瞿能、徐輝祖、平安,都能在正面對決中擊敗朱棣。
但是,朱棣有『聖旨』護身,這些將領最終都戰敗,盛庸在夾河的慘敗就是例子。
1401年初,北方還降雪,天寒地凍,朱棣策馬揚鞭,再次南下與盛庸決戰。
朱棣佯攻德州,吸引盛庸、平安、吳傑的注意力,襲擾南軍糧道。
盛庸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派兵突襲燕軍糧道,朱棣親自斷後,南軍尾隨而已,沒射箭。
朱棣吃定了盛庸,此人雖說是名將,卻不敢違背朱允炆的『聖旨』,不知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如果是瞿能掛帥,沒有李景隆的掣肘,朱棣不敢冒險,瞿能可不管朱允炆這一套。
盛庸、朱棣都緩慢移動兵馬,靠近夾河《衡水武邑》列陣,相隔40裡,再次正面對決。
為了鼓舞士氣,一掃東昌戰敗的陰影,朱棣率3個騎兵掠陣,從南軍的陣前經過,霸氣十足。
《明史》記載:『王將輕騎來覘,掠陣而過。
庸遣千騎追之,為燕兵射卻』
3個騎兵就敢掠陣,盛庸派出的一千騎兵居然沒抓住朱棣,原因何在?
合理的解釋是,南軍畏手畏腳,隻想活捉朱棣,而不敢放箭射擊。
追擊一段距離,靠近了燕軍的陣地,反而被對手擊退。
朱棣也是看到了這點,才敢如此冒險。
朱棣回到陣中,一改之前喜歡親自攻打左側的戰術,以五千步兵攻打左路,吸引盛庸的注意力,一萬餘騎兵則猛攻中路,試圖撕開南軍防線。
盛庸以戰車環繞陣地,部署火器兵、弓弩兵、長矛兵,陣地外則插下拒馬樁,還擊燕軍。
燕軍步兵沖鋒,一頓火器、箭雨齊射,紛紛倒地,毫無還手之力。
騎兵冒著箭雨沖刺,本就傷亡慘重,又被戰車、拒馬樁、長矛阻擊。
此時,盛庸出動騎兵從兩側夾擊,朱棣麾下的蒙古騎兵招架不住,紛紛後側。
盛庸調動騎兵之際,朱棣麾下『四大金剛』之一的譚淵見有機可乘,親率數百精銳鐵騎沖陣,殺入南軍陣中。
盛庸麾下悍將莊得也不甘示弱,跨上戰馬,手持彎刀,率騎兵與譚淵交戰。
譚淵、莊得都是悍將,兩人在陣中廝殺;譚淵戰馬受了重傷,連人帶馬翻倒在地,莊得揮刀將其斬首。
莊的斬殺譚淵,南軍士氣大振,燕軍抵達不住。
莊得越戰越勇,再次斬殺燕軍一位大將董真保,朱棣欲哭無淚。
為了挽回敗局,朱棣、朱能、張武率精銳騎兵利用暮色掩護,悄悄來到陣地側後,然後發起沖刺。
莊得兩面受敵,重創而亡。
此時,想到張玉、譚淵、董真保三位大將連續陣亡,還都是盛庸的傑作,朱棣惱羞成怒,便率十幾位騎兵追擊南軍的斷後部隊。
由於天色已晚,視線受阻,南軍並不知道燕軍來了多少人,沒能將朱棣擒拿。
夾河之戰第一句,朱棣受挫,損失慘重,朱棣盛庸占據上風。
朱棣追擊南軍,區區十幾個騎兵而已,且身在重圍之中,但還是躲過一劫。
《明史》記載:『王以十餘騎逼庸營野宿,及明起視,已在圍中。
乃從容引馬,鳴角穿營而去。
諸將以天子有詔,毋使負殺叔父名,倉卒相顧愕貽,不敢發一矢』
建文帝朱允炆的假『仁慈』,讓盛庸失去了獲勝的機會,也讓朱允炆輸掉了『靖難之役』。
古人雲說,『上天與之而不取,必受其禍也』。
楚漢戰爭時期,蒯通建議韓信占據齊國,與劉邦、項羽並列,保全自己;一旦項羽戰敗,下一個就是自己了。
蒯通屢次勸諫,韓信都不采納,他選擇相信劉邦,結果栽在呂雉手裡,也是一種悲哀。
有機會不抓住,還屢次錯過機會,豈能不敗了。
夾河之戰,盛庸錯過了數次良機,最終被朱棣逆襲成功,功敗垂成。
燕王朱棣突圍而出,再次列陣挑戰,雙方繼續廝殺。
第二天的戰鬥,從早上一直打到下午,雙方都筋疲力盡。
此時,狂風突起,沙塵漫天,列陣西南的盛庸視線受阻;燕軍列陣在東北,處於上風向,占據優勢。
雙方都筋疲力盡,朱棣借助『風力』,再次以騎兵突襲兩側,南軍一敗塗地,盛庸逃回德州。
史載:『兩軍相勝負,東北風忽起,塵埃蔽天,燕兵大呼,乘風縱擊,庸大敗』
夾河之戰,朱棣雖說獲勝,損失也很大,尤其是騎兵死傷很多。
1402年,朱棣改變戰術,不再跟盛庸在中原死磕,而是直接奔襲南京,最終擊敗朱允炆,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朱允炆吞下了『仁慈』的苦果。
參考書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