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首輔大臣張居正,為何被稱為『宰相』?首輔與宰相區別在哪裡。《網路歷史》

當代學界主流觀點認為明代內閣首輔並非宰相

宰相本身也是不好定義的,各個時期的宰相似乎又不一樣。

普遍來說漢代前期的丞相擁有行政權,是最理想的相權時代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看上去是群相制度,可是隻有尚書省是統領六部,尚書省的長官自然有著更大范圍的行政權,但是決策權力降低了。

從權力來講,明代的首輔並沒有統領六部的職權,當然與漢代的丞相,唐代的尚書左右仆射不同了。

明代的六部長官較前代權力非常大,更像是個議政機構

而從權力上講,首輔確實是文官之首

民間的看法普遍認為宰相就是文官最高的官職,這樣看無論是明代首輔或是清代的軍機大臣,都可以看作是宰相。

從名稱上看,宰相這個詞實在也從來不是什麼正兒八經的官名,一直就是一種通稱,比如西漢的丞相唐朝的中書令尚書左右仆射……怎麼叫的都有,正兒八經的官方文書就是沒有宰相這個稱呼。

明朝的內閣權力不同時期也大不一樣。

明太祖朱元璋設立殿閣大學士,最初他們都隻是一些顧問性質的皇帝近臣,輔助朱元璋處理一些瑣事,類似今天的普通秘書

無論是內閣大學士還是太監都不是行政首腦,甚至不是行政機構的一部分。

隻是皇帝的附庸,大明的行政體系隻是聽皇帝的,但是皇帝把自己的活外包給了大學士和太監

明成祖朱棣篡位後,僅過一個月便特派翰林院官員解縉胡廣楊榮等7人入文淵閣參預機務,此後漸漸有了『內閣』之稱,但這時內閣大學士官職品級隻有五品,而且地位相近,沒有明顯的首次之分。

開始類似秘書處秘書長

之後內閣權力地位日趨上升,內閣官員間漸漸有了主次之分,經太宗、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到復辟的英宗,李賢二度入閣,英宗命其『掌文淵閣事』,加少保吏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在內閣地位獨尊內閣首輔產生

但此時內閣尚有六部與之相爭,一些如吏部、禮部等部尚書地位不在內閣閣臣之下

一直到嘉靖朝,內閣在閣、部之爭中占據上風,沒有加官的閣臣也位列尚書之前,此時內閣首輔權力開始踏上高峰,文臣中已沒有能與之相提並論的存在。

但內閣首輔雖有票擬權,卻沒有獨立裁決的權力,仍是承旨辦事,權力再大也被『祖制』壓著,沒有完成宰相化,雖然有少數首輔,如張居正,利用自身威望皇帝年幼,在位期間取得了一些幾乎等同宰相的權柄。

張居正之前,內閣首輔不是宰相,張居正之後,內閣首輔雖無宰相之名,卻擁宰相之實。

張居正之前,哪怕是嚴嵩當政之時,他內閣裡什麼事也都要給徐階幾分面子。

沒有搞定嘉靖,他也不敢對高拱等太子黨動手動腳

張居正做首輔之前,內閣成員基本上是平起平坐的,隻不過有一個論資排輩之實。

張居正時期就不同了,張先生獨攬大權,內閣成員都低他一等。

張居正是一個爭議極大的人,他將自己的權力推向頂峰,為自己塑造極高的威信,從他乘坐的需幾十人抬的大轎可見一斑。

然而張居正是一個有政治理想的人,明朝土地兼並問題到萬歷年間已經很嚴重了,這是封建頑疾,張居正並非沒有預見到政治體制存在的問題。

為了讓王侯貴族出出血,他要搞一套鞭法

要搞鞭法,就是與全天下王侯官僚為敵

要與這些吃人血饅頭的掌權者為敵,就要徹底掌控他們

張居正算是成功了,他的改革後期雖然土崩瓦解,但他所創造的稅收制度成後代封建王朝行之有效的一套標準。

他是一個孤獨的奮鬥者變革者,這也不可避免地讓他將內閣首輔這個位置轉變為一個較為中心的位置

從此內閣首輔擁有了更多宰相的職權,這是不為過的

張居正死後的悲慘下場,使得繼任者開始變得小心翼翼,同時因為張居正的擅權,神宗開始奪取內閣權力,首輔的權勢開始日趨衰落,權力地位下滑,已難以發揮作用

天啟崇禎朝,內閣成員幾乎成了皇帝甚至宦官家臣內閣幾乎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