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沒有水泥,明城墻還能屹立百年?專家:我們舍不得用那材料。《網路歷史》

引言:

年年塞下丁,長作出塞兵。

自從冒頓強,官築遮虜城。

——《古築城曲五解》

城墻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重要建築,其實最主要的作用是保衛古代的城池不會被攻破。

最有名的城墻非長城莫屬,我們看到的長城是明代的長城,距今600年的歷史。

每當看到這些城墻建築,人們都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在沒有鋼筋混凝土的古代,將城墻修建得堅忍不拔,牢不可破,不得不說,中國的基建基因是代代相傳。

感慨的同時人們也會很疑惑,古人究竟用怎樣的方法,修建出這樣百年屹立不倒的城墻的?

古時候為了保證修建城墻的質量,有一套專門的程序。

城墻與普通老百姓的房屋並不一樣,所用的材料與建築方式也和民用建築所不同。

這是因為古時候的城墻除了襯托寬宏大氣,還具備軍事功能。

明朝的時候已經有大炮,因此對於修建的城墻要求非常的嚴格。

修建城墻之前需要聚集大量的勞動力,第一件事並不是急於拿轉頭堆積,而要用土夯實地基。

不要小看了古時候的夯土結構,其強度完全不輸於磚石。

這邊人們在夯土,那邊同時在進行磚的燒制。

磚采用粘土,塑性之後放入模子裡燒制,待溫度退卻後堅硬無比。

為了保證磚出品的質量,明朝的時候規定,工匠必須把自己的名字燒制在磚上。

一旦磚出現問題,就可以迅速找到制作磚的人問責。

夯實的土和燒制的磚都必須要滿足硬度,因此在完成後必須先檢驗,才能開始砌墻。

至於如何驗證,民間有這樣一個說法。

拿劍對著夯土墻戳,如果劍能入土一寸,則將修墻的工人們斬首;如果劍不能刺入夯土墻裡面,則殺掉鑄件的工匠。

這個方法歷史上的確存在,但並沒有發生在明朝。

明朝沒有這種殘忍的檢驗方法,因為夯土隻是打地基,真正起到防禦作用呢還是外圍的那一層磚。

現代人們修建房屋,磚與磚之間采用水泥粘合,縱觀遺留下來的古城墻,每塊磚之間的確存在著粘合劑,可明顯並不是我們熟知的水泥。

明朝沒有水泥,城墻是如何將磚粘連起來屹立不倒的呢?

專家解釋道,那種材料很昂貴,舍不得用。

在明朝發揮水泥作用的,是糯米。

將糯米熬制膠狀,它會十分具有粘性。

有人會說這不就是漿糊嗎?

拿來糊個窗戶窗紙不成問題,但拿來修墻未免太誇張了吧?

事實上,這種粘稠狀的糯米,剛出鍋的時候粘性非常好,幹了之後其硬度也和水泥沒有什麼區別。

於是明朝的時候將這些糯米糊與石灰等混合,成為了明代『水泥』。

然而糯米作為磚的粘合劑並非起源於明朝,早在1500多年前,這套方法就已經出現。

宋代的《天工開物》中有詳細的記載,比如如何熬制糯米漿,參雜的石灰數量,你砌墻的時候用量的多少。

可以說明朝在前人的智慧下,修建城墻並不是什麼難事。

既然明朝的建築水平如此的厲害,為什麼沒有大肆的修建很高的房屋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修建城墻時的成本問題了。

我們都知道糯米是一種糧食,它是帶有粘性基因的水稻出產,其產量本就遠低於普通水稻,因此糯米在古代還不是人人都能吃得起的食物,比如貴族的糕點什麼的就喜歡用糯米來制作。

修建城墻動輒得咎要使用上萬匹磚,同時也需要非常多的糯米作為粘合劑,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出產的糯米很有可能不夠修城墻。

而且由於糯米太過名貴,負責物資監督的監工還會幹出偷換材料的事情,用普通的大米來換下糯米,他再將糯米轉手賣給市場,從中獲取利益。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明朝的時候有一套嚴格的生產規定,每一個流程都有人來負責,從夯土到燒制磚窯,再到使用糯米作為『水泥』,最後成品驗收。

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依法追究這個環節的負責人,再追到工人身上。

輕則免職,重則直接遭受皮肉之苦。

在這樣的嚴格規定下,明朝的監工和工人們不敢有任何怠慢。

結語:

修建城墻在古代是一件很勞民傷財的事情,屬於大興土木的范疇,因此古代的君王對於修建城墻,都是十分謹慎的。

既要修建堅固的城墻以庇護後世子孫,又要平衡在城墻上的財政支出。

在如此嚴格的要求之下修建出來的城墻也難怪能夠經歷百年的風雨。

城墻也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裡面所蘊含的工藝是當時世界的最先進方式。

同時城墻也是一段歷史的記載,畢竟時光流逝朝代更迭,人已經換了好幾茬了。

但城墻,永遠地屹立在那裡,不卑不亢,不屈不撓,見證一段又一段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