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朱元璋打江山的34個人,朱元璋殺了30個,卻為何不敢動這4人?《網路歷史》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早達笑彈冠』,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管是陪伴了你多久的夥伴,在面臨自身利益的時候,許多人往往都會翻臉不認人。

在古代的官場,許多關系都是如此。

朱元璋這個傳奇人物也不例外。

通過重重努力終於『逆襲』成為一國之君的他,剛上位時就把曾同他一起作戰的夥伴全部處死了。

這令人唏噓的背後,唯獨有四個人幸免於難。

這四個人究竟有多大的本事,何德何能?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乞丐出身朱元璋

如果在整個古代找出一個出身最為慘淡的皇帝,朱元璋絕對位列榜首。

這個苦命的人出生在一個五口之家,奈何家裡也並不富裕,甚至可以用非常貧窮來形容。

小小的破房子裡面家徒四壁,父母都是最底層的農民,被地主欺壓得兜裡沒幾個銀子,連一個孩子上學都供不起,更別說三個了。

朱元璋小的時候隻能去地主家放牛,順便分擔家裡的經濟壓力。

然而,即使家裡條件很差,他卻有著超出常人的機智和謀略。

他在空閑時間總是偷偷學習,學到了許多文化與社會的常識,頭腦漸漸豐富起來了,以彌補自己未受到教育的不足。

可以說,人不可貌相,看起來破破爛爛的他,心裡卻有著一些墨水和宏大的想法:總有一天,要將這爛透的社會推翻。

確實,朱元璋早年受過的罪,無一不和元朝專制的統治有關。

從小家裡沒錢,社會也沒有救濟,後來爆發的饑荒和蟲災,政府也不作為,任由老百姓死的死、傷的傷。

而且,他的父母和大哥也在那場天災中永遠失去了生命。

這下,無依無靠的他隻能自己走出去,另尋出路。

他曾去寺廟當過和尚,目的就是每天混那一口飯吃,免得自己餓死。

然而過了不久,寺廟就原地解散了。

因為饑荒太過嚴重,整個城市的大街都變成了一片荒地,街上隻剩下饑腸轆轆的乞丐和餓死的屍體,曾經車水馬龍的市井街頭也不再,和尚們也根本討不到齋飯。

無奈之下,朱元璋隻好選擇去做乞丐。

就如上文所說,這樣的社會,乞丐也根本要不到什麼食物,大家隻能去搶垃圾堆。

而朱元璋卻在這裡認識了改變他一生的夥伴——湯和。

當時的人們,或多或少都有些逆反心理了,民間的一個個義兵團也悄然無聲地組織了起來。

湯和得知名將郭子興正組織一個義軍,便邀請朱元璋共同前往,一起推翻元朝。

進入義軍後,朱元璋之前積累下的學識和能力,都被一覽無餘地展示了出來。

郭子興十分賞識這個小夥,覺得他是大器晚成型的人物,便認他為義子,一直默默提拔他。

一路上,朱元璋又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像徐達、藍玉等人。

他們後來都成了朱元璋成功路上的參與者。

終於成功稱帝王

如果說郭子興是朱元璋遇到的第一個『貴人』,那麼,李善長就是第二個了。

李善長是朱元璋在義軍遇到的另一位領導。

那時朱元璋隨部隊到達了滁州,在滁州的李善長早有耳聞朱元璋的大名,二人也是一見如故,交談甚歡。

李善長也認為朱元璋是個可塑之才,經常在背地輔佐他,成了朱元璋的『幕僚』。

朱元璋稱帝,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1368年,經過如火如荼的戰爭,朱元璋勝利了。

他隨即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大明帝國。

這個曾經的窮苦乞丐,終於成功『逆襲』成了人上人。

由於之前窮苦慣了,朱元璋也非常知恩圖報。

他永遠記得那些領導和夥伴們對自己成功的幫助。

這份成功實屬不易,也當然不隻有自己的一份功勞。

於是,他剛即位便開始了對他們的『報答』——先是封了曾經提拔自己的李善長、乞丐時期便一直不離不棄的徐達,還有常遇春、馮勝、李文忠為五將,他們都是距離皇帝最近的心腹。

然後,又把剩下曾幫助過他的人全部封為公侯。

這樣一看,我們一定都覺得,朱元璋真是個實在又可交的人。

然而,人總是多面性的,此刻的想法也並不能代表永恒。

尤其是當面對自己的利益時,許多人都會改變此刻的想法。

朱元璋剛坐上皇位不久,底下便有了一絲不和諧的氣息。

胡惟庸、藍玉等,就是出了名的例子。

而這一切,都源於設立錦衣衛後的丞相兩派之爭。

以浙西派為首的胡惟庸,為了對抗與劉伯溫為首的浙東派,偷偷招兵買馬、私下裡提高實力。

被朱元璋發現後,朱元璋勃然大怒。

而藍玉也是類似,他是因自己的實力過強,又有恃無恐於朱元璋的信任,便想偷偷謀反。

這兩個人後來的結局都很慘,一個被株連九族波及上萬人,一個被活生生地剝皮,屍體還被在街頭遊行展示。

為何他們沒有被殺

這時,朱元璋也就意識到,身邊了解自己底牌的人過多,對自己並不是什麼好事。

本就生性多疑的他,突然看所有的臣子都開始不順眼了。

於是,朱元璋開始了大規模的肅員。

這次大規模肅員,朱元璋清理了大概16萬人,曾經同他一起吃苦過的34名忠臣,他足足殺了30個。

整個朝廷的面貌也產生了巨大改觀。

而那四個人,為什麼唯獨沒有被朱元璋殺死呢?

首先,信國公湯和是帶領朱元璋進入義軍的人,若不是他,朱元璋就沒有當皇帝的開始,所以朱元璋肯定萬萬不會殺掉他。

況且,朱元璋上位之後,湯和便主動提出辭官,回自己的家鄉了。

他再對自己沒有威脅,朱元璋也定不會找他的麻煩。

第二名是定武侯郭英。

他是朱元璋寵妃的哥哥,一部分程度上他沾了妹妹的光。

不過,他本人也是個不慕名利的人,一生隻追求閑職,也不會與朝中的人產生任何沖突。

第三名是西平侯沐英。

他是朱元璋的義子之一,但對朱元璋親如生父。

馬皇後死後,這位義子為她守孝三年,還卸了官。

就是這件事,觸動了朱元璋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他便『放過』了這個義子。

最後一名是長興侯耿炳文。

他是個十分低調的人,對朱元璋也是忠心耿耿,曾經拒絕朱元璋的封賞,還將朱元璋的名字刻在自家祖墳,證明自己永遠為朱元璋效力。

因此,朱元璋也沒有殺掉他。

結語

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四位『幸存者』的共同點,都是『低調』『不慕名利』。

其實,在官場就是這樣,不追求那些功名,反而能走得更遠,因為,官場本就是一場名利爭奪的『戰場』。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