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9年,朱棣巡視燕京,籌劃征討韃靼事宜。
翻閱奏折時,朱棣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平安』,於是詢問身邊的人:『平保兒還在嗎?
』得知此事,平安十分害怕,自縊而亡。
朱棣也講情面,將『指揮使』的俸祿給平安的兒子,保證他們衣食無憂。
平安,又稱平保兒子,明太祖朱元璋的養子,燕王朱棣的部將,力大無窮,能舉數百斤,5次擊敗朱棣,可謂是驍勇善戰。
《明史》記載:『安初為太祖養子,驍勇善戰,力舉數百斤』可惜的是,建文帝朱允炆並非雄才大略之君王,缺乏魄力,坑了平安。
1368年,常遇春率兵攻克大都,平安的父親,平定攀登城池,陣亡沙場。
平安年紀尚小,朱元璋不忍心,便將其收留在身邊,由馬皇後撫養。
1390年,平安前往燕京,協助燕王朱棣,一起征戰漠北,立下戰功。
長相孔武有力,能舉起數百斤,平安練就一身功夫,善於使用長矛,幾十斤重的兵器揮舞自如。
此外,平安善於用兵,靖難之役時5次擊敗朱棣,若非朱允炆和李景隆太糟糕,平安的成就不可限量。
1399年,朱棣起兵靖難,攻打真定,平安追隨耿炳文出征。
65歲老將耿炳文擅長防禦,而非進攻,在真定之戰中慘敗,卻守住了城池。
接著,朱允炆派李景隆率兵北伐,號稱60萬,直奔燕京而去,突襲朱棣的大營。
李景隆,名將李文忠的兒子,從輩分上講是朱棣的表侄。
李文忠是名將,李景隆則是明朝版的『趙括』,紙上談兵,不是朱棣的對手。
李景隆表現糟糕,協助李景隆作戰的瞿能、盛庸、平安則屢次擊敗朱棣,讓燕軍損失慘重。
1400年4月,朱棣率兵返回,救援北平,在白溝河與平安相遇。
平安率領數千騎兵,列陣攔截朱棣,阻止燕軍北上。
跟老部下交戰,朱棣很有信心,對眾將表態,要當場擊敗平安,提升士氣。
朱棣信心滿滿,派張玉、朱能、譚淵等猛將沖陣,平安以少量兵力正面抗擊,自己率精銳騎兵繞道側後,突襲燕軍左路。
平安力大無窮,揮舞長矛殺來,斬殺燕軍騎兵十餘人。
朱棣大怒,親自率兵還擊,與平安廝殺,卻沒能如願。
初次交戰,朱棣受挫,算是第一次失敗,但影響不大。
次日,南軍、燕軍再戰,朱棣讓房寬、陳亨兩位大將率騎兵沖陣。
平安手持長矛,大呼一聲,躍馬沖殺,南軍隨即跟進,房寬、陳亨戰敗,燕軍陣腳松動。
局勢不妙,朱棣親自沖鋒,率精銳騎兵朝著平安殺來,沖入南軍陣中。
平安驍勇善戰,與朱棣在陣中廝殺,朱棣身邊的護衛紛紛倒下。
平安不顧『聖旨』,沒想著保全燕王,將長矛刺過來。
雙方格鬥,朱棣落下風,差點被長矛刺中,險象環生。
不出意外,平安將捉拿朱棣,或者讓燕王殞命。
誰知,朱高煦突然殺來,平安轉身迎戰,朱棣借此機會突圍,這是平安第二次擊敗朱棣。
曾經的部下,如今卻是勁敵,朱棣起初看不起平安,認為他隻是赳赳武夫一枚,可以輕易擊敗。
連續兩次失敗,朱棣為了找回面子,便對眾將解釋:『平安,豎子耳,往歲從出塞,識我用兵』。
意思是,平安能力很一般,沒什麼了不起,當年他追隨我出征塞北,對我的用兵戰術很了解。
言外之意,平安是我培養的,名師出高徒。
白溝河之戰,朱棣借助『風力』笑到最後,但燕軍騎兵損失慘重。
接著,朱棣率兵攻打濟南,平安駐紮在單家橋,奪取燕軍的運輸船,並派兵突襲燕軍,再次將朱棣擊敗。
濟南攻打部下,平安又偷襲糧道,朱棣隻能撤兵回燕京。
1401年,朱棣再次南下,平安、吳傑交戰失利,燕軍抵達保定,與盛庸在夾河交戰。
平安得知雙方交戰,便從真定趕來增援,途中得知南軍戰敗,便打算率兵返回,等待時機。
不能就這麼放過平安,朱棣決定示弱,吸引平安前來交戰。
誰知,朱棣又一次失敗,前鋒大將薛祿被擒拿,燕軍損失騎兵數千人。
薛祿,朱棣麾下悍將,後來朱高煦反叛,朱瞻基首先想到的是薛祿,想讓他掛帥。
一頓廝殺,平安將薛祿手中的兵器挑落,親自將他捉拿,然後交給部下。
有意思的是,薛祿也是猛人,力氣很大,居然掙脫了繩索,逃回燕軍大營。
平安率兵追擊,在夾河再次擊敗薛祿,朱棣隻能親自出戰。
平安在陣中架設木樓,觀察戰場動態,以箭雨射擊燕軍騎兵,讓朱棣非常頭疼。
夾河之戰,起初平安獲勝,占據優勢,結果還是『風力』讓朱棣扭轉頹勢,盛庸先潰逃,平安、吳傑返回真定。
接著,朱棣派兵攻打大名,平安去截斷糧道,朱棣深感不安,主動對建文帝『議和』,請求停止交戰,並撤掉平安,遭到拒絕。
大名對峙期間,平安從真定出兵,突襲燕京,朱棣很擔憂,便派劉江回援,平安取勝無望,撤回真定。
不久,燕軍主力返回,平安率兵截擊,朱棣派李彬與他交戰,李彬慘敗,掩護主力的燕軍騎兵大多陣亡。
1402年,朱棣避開山東、河北防線,直奔南京,進行戰略冒險,想跟朱允炆決一死戰。
平安從真定南下,率4萬兵馬追隨,朱棣派白義、王真、劉江迎戰,阻擋追兵。
結果,燕軍慘敗,王真陣亡沙場,朱棣欲哭無淚。
王真,燕軍名將,驍勇善戰,朱棣評價:『眾將如王真,何愁大業不成』。
靖難獲勝後,王真追封侯爵,配享太廟,與姚廣孝、朱能、張玉並列,四人而已。
損了王真,之前又陣亡張玉、譚淵、陳亨,燕軍連續4位名將殞命,朱棣豈能不傷心。
大將折戟,朱棣親自出擊,返回與平安廝殺。
平安派火耳灰迎戰,火耳灰手持彎刀沖鋒,冒著箭雨前進,因馬蹶被擒,平安後撤。
接著,雙方在小河決戰,平安紮營橋南,朱棣駐軍橋北。
平南繞道進攻,從兩翼沖殺,燕軍大陳文陣亡。
又一位大將殞命,朱棣很生氣,也率軍繞道南軍側後,突襲平安,卻未能取得勝利,還差點被平安刺死。
不久,徐輝祖率兵來增援,雙方在齊眉山下交戰,從早上打到下午。
此戰,朱棣慘敗,燕軍步兵、騎兵都損失慘重。
5次擊敗朱棣,平安的確能打,燕軍屢次戰敗後,朱棣打算撤回燕京,沒了繼續前進的勇氣。
此時,朱允炆聽信臣僚之言,因為燕軍已經戰敗,便調回徐輝祖的部隊,讓他們回防南京。
徐輝祖回京,淮河防線出現漏洞,導致南軍在靈璧戰敗,平安等37位將領被俘虜,建文帝大勢已去。
燕軍將領聯名,請求朱棣處死平安,為死去的張玉、譚淵、王真、陳亨、陳文等討個說法。
朱棣拒絕,讓人押送平安去燕京,協助朱高熾守衛城池。
《明史》記載:『屢敗燕兵,斬驍將數人,燕將莫敢嬰其鋒。
至是被擒,軍中歡呼動地,曰:吾屬自此獲安矣!爭請殺安。
燕王惜其材勇,選銳卒衛送北平,命世子及郭資等善視之』
朱棣繼位後,讓平安擔任北平都指揮使,後升任後軍都督府僉事。
1409年,朱棣巡視邊境,籌備對本雅失裡、阿魯臺作戰。
翻閱奏折時看到平安的名字,對左右言:『平保兒還在世嗎?
』平安畏懼,自縊而亡,朱棣將他的俸祿轉交給家人。
平安自縊,說明朱棣還放不下心中那道檻,5次被平安擊敗,顏面盡失。
平安死後四個月,丘福率10萬兵馬遠征漠北,5位大將陣亡,全軍覆沒。
如果朱棣能重用平安,信任建文帝舊臣,讓盛庸、平安出征漠北,本雅失裡、阿魯臺、馬哈木等人豈能蹦躂起來。
參考書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