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性沉深機警,多智數。
及贊政,毅然有獨任之志。
受顧命於主少國疑之際,遂居首輔,手攬大政,勸上力守《行》祖宗法度,上亦悉心聽納。
十年內海寓《內》肅清,四夷讋服,太倉粟可支數年,冏寺積金至四百餘萬,成君德,抑近幸,嚴考成,綜《核》名實,清郵傳,核地畝,詢經濟之才也。
惜其偏衷多忌,小器易盈,鉗制言官,倚信佞,方其怙寵奪情時,本根已斷矣。
威權震主,禍萌驂乘。
何怪乎身死未幾,而戮辱隨之。
張居正,貫湖廣荊州衛,軍籍。
荊州府學生,治《禮記》。
字叔大,行二,年二十三,五月初五日生。
曾祖誠,祖鎮,父文明,母趙氏。
張居正是中國十大名相之一,乃明朝萬歷時期的內閣首輔,在其執政期間,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改革頗具成效,讓有著明顯傾頹跡象的明王朝重新振作。
但把明王朝拉出泥潭的張居正,在死後並沒有受到應有的殊榮,反而被他的學生萬歷皇帝狠狠清算,他被萬歷皇帝抄家,家人或被餓死、或自殺、或被流放,他本人生前所獲得的榮譽被全部收回,連屍體都差點沒有被開棺鞭屍。
作為曾經的大明首輔,也作為皇帝的老師,張居正為何會遭受此等對待呢?
或者說,萬歷皇帝為何在張居正剛死沒多久就迫不及待地清算他的老師呢?
難道是張居正權臣亂國,把明王朝治理得一塌糊塗嗎?
很明顯不是,張居正為政十年,海內安寧,國富兵強。
尤長於用人,籌邊料敵,如在目前。
所以,萬歷皇帝清算張居正有著其他原因。
一、威權震主
這恐怕是萬歷皇帝清算他最主要的原因,張居正做首輔十年,大權獨攬,幾乎把萬歷皇帝當成了一個擺件,萬歷皇帝年紀小的時候還能忍受,但隨著年紀漸長,就對張居正的大權獨攬感到不滿。
而張居正也感知到萬歷皇帝的不滿,但他不在意,反而對萬歷皇帝更加嚴厲,動輒訓斥!因為他覺得自己交好李太後,有李太後的支持,自己可保無虞。
李太後的確對張居正極為支持,把張居正視為明王朝的保護神。
每次訓斥萬歷皇帝的時候,她都會搬出張居正,說讓張居正教訓萬歷皇帝。
但李太後不知道的是,她每一次訓斥萬歷皇帝,萬歷皇帝都在默默地積累對張居正的仇恨。
萬歷皇帝漸漸地把張居正當作權臣,認定張居正蔑視主上,所以在張居正死後,他就迫不及待地清算自己的老師。
二、舊有利益集團反撲
張居正改革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等多個方面,而在改革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碰觸到各個方面的利益。
其實舊有利益集團一直在對他進行反抗,但張居正處理的方法很是粗暴,強行壓制各種反對意見,不知變通轉圜。
漸漸地,整個朝廷,除了他自己任用的私人,大部分官員都視他為寇仇。
他一死,這些視他為寇仇的官員立馬跳了出來,不斷地彈劾他,誓要把他搞臭。
張居正被清算的主要原因基本上就這兩點。
縱觀史書,封建王朝的改革派大多沒有好下場,比如說曾在秦朝變法的商鞅就被五馬分屍而死,張居正也不例外,唯一值得慰藉的地方可能就是他是死後才被清算,而且後來的天啟皇帝給他恢復了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