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李自成做出一個十分明智的決定——進軍河南。《網路歷史》

自從李自成揭竿而起之後,崇禎十一年到十三年間,是他最困苦不堪的一段歲月,盡管潼關、魚腹山兩次都死裡逃生,但也元氣大傷。

今後闖王的義軍應該向何處發展?

這是擺在李自成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經過深思熟慮,李自成決定率領餘部往奔河南。

這是一個極有氣魄而且十分明智的決定。

當時的河南,是明末階級矛盾日益激化的地區之一。

明朝的藩王以封於河南的為最多。

除了周、趙、伊、徽、鄭、唐、崇、潞八王外,還有封於洛陽的明神宗的愛子福王朱常洵。

這些藩王占有大量莊田,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

除了藩王外,作為官僚地主的縉紳之家,也廣占良田,多的達到千餘頃,少的也不下五六百頃。

底層貧民盡管田地越來越少,但官府的賦稅、兵餉、徭役等卻仍要從他們身上搜刮。

本來已經困苦不堪的河南百姓,偏偏遇到了300年未有之奇荒異災。

崇禎八年河南大旱;崇禎九年,旱災和蝗災並作;崇禎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大面積的旱、蝗災害愈演愈烈,不獨是莊稼盡喪蝗蟲之口,連草木樹根都全被吃盡,真是千裡赤地,一片慘厲景象。

百姓們衣食無著,在死亡的邊緣掙紮著。

河南杞縣一個出身富豪之家的讀書人,叫做李巖,他尚存一些不忍之心,寫過一首《勸賑歌》,勸富民開倉放糧,賑濟災民,這《勸賑歌》描述當時河南災民的慘象是:

『年來蝗旱苦頻仍,

嚼嚙禾苗歲不登。

米價升騰無數倍,

黎民處處不聊生。

草根木葉權充腹;

兒女呱呱相向哭。

釜甑(zèng,贈)塵飛炊煙絕,

數日難求一餐粥。

官府征糧縱虎差,

豪家索債如狼豺。

可憐殘喘存呼吸,

魂魄先歸泉壤埋。

骷髏遍地積如山,

業重難過饑餓關。

能不教人數行淚,

淚灑還成點血斑?

……』

李自成別具慧眼,選中了餓殍遍野的河南,為重振雄風之地。

果然,闖王的旗幟在河南的城鄉一出現,已瀕臨死亡,走投無路的饑民便爭先恐後地前來參加義軍。

闖王所到之處,立即放糧賑災,懲治貪官污吏和土豪劣紳,贏得河南百姓的擁戴,很快便連破宜陽、永寧、新安、偃師、寶豐等城池。

原來在河南遊動的一些本地農民起義軍,早就風聞闖王的大名,一見闖王入豫,也紛紛前來投奔。

一時間,闖王聲威大振,麾下人馬也從入豫時的千把人,驟然增加到數萬乃至十幾萬。

與此同時,張獻忠和羅汝才聯軍仍在四川一帶與明軍迂回作戰。

他們聰明地牽著明軍的鼻子走,拖得敵人精疲力盡,自己的隊伍卻不斷壯大。

當時義軍中有歌謠道:『前有邵巡撫,當來團轉舞,後有廖參軍,不戰隨我行,好個楊閣部,離我三天路』諷刺明軍的無能。

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不獨是闖王李自成從失敗走向勝利的轉機,也是明末農民起義軍與明王朝軍事力量對比發生逆轉的一年。

從此,明王朝迅速地走向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