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貴為開國皇帝,祖墓為何卻被水淹300年?其中實情令人唏噓。《網路歷史》

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古人特別講究風水,陵墓的位置必須符合『三才四象』,環境更要優良,以天下為家的皇室,對陵墓的選址自然更加看重。

一般說來,他們都會動用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在名山大川之中選擇擁有優良格局的陵址。

然而凡事皆有例外,中國就有這麼一座明代皇陵,不在高山大河之側,反而在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帶,甚至還被水淹了三百年。

▲明祖陵

這座陵墓就是位於江蘇省盱眙縣的明祖陵,安葬著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及他們的配偶,是最神秘的明代陵墓之一。

1963年,洪澤湖因為極度幹旱,水位大幅下降,這時候一大批東倒西歪的石像露出水面,好奇的村民上前查看,發現都是麒麟和古代文臣武將的形象。

這件事情造成的動靜非常大,大批專家聞訊而來,經過現場考察和史料查證,最終確定此地就是明祖陵的位置。

按照堪輿術的要求,陵墓歸葬的寶穴應當有『山、水、案』三奇,還有左右護砂和山川拱衛的地形。

反觀明祖陵,周圍盡是水鄉澤國,甚至還不能承重。

▲洪澤湖

那麼,明知道此處風水欠佳、地脈不穩,為什麼朱元璋不進行遷葬呢?

實際上,這也與古人對風水的理解有關。

朱元璋從一個普通的放牛娃成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為鞏固統治就必然要對自己加以神化。

那麼,祖先所葬之地必然在龍脈之上,這種憑天意而獲取的龍脈獨一無二,如果遷墳就必然導致王氣泄漏,甚至引起龍脈移位,那麼大明的江山社稷就可能不穩。

在這種關系到國家傳承的事情上,朱元璋也不得不慎重,哪怕這種說法子虛烏有,他也必須按照世人眼中的正常程序來加以操作。

▲朱元璋稱帝場景復原

不敢隨意將祖先的葬地遷移,但是又要建造大型陵墓鎮壓氣運,那該怎麼辦呢?

這其實也很好辦,朱元璋作為九五之尊,隻需頒發詔書命令民夫和士兵以人力改變自然地形即可。

民夫們首先填埋低窪潮濕、凹凸不平之處,然後將溝渠改為河流,挖出來的土則堆積成山,形成人工的風水寶地格局,最後在龍脈上建立明祖陵。

那麼,既然明祖陵坐落的地方已經是風水寶地,可是為什麼還會遭受厄難,被水淹沒300多年呢?

▲明孝宗朱祐樘朝服像

說起來,明祖陵之所以被淹,三分是天意,剩下七分則全是人禍。

到底是誰敢在明朝皇帝的祖陵頭上動土?

事情還要從黃河決口說起。

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七月,黃河在張秋《今山東陽谷東》決口,大水進入運河,奪汶水入海,漕運受到波及。

明孝宗朱祐樘急忙詔命工部侍郎陳政總理河道,集民夫十五萬疏浚黃河故道,堵塞決口,其後孝宗又命浙江左佈政使劉大夏前往治理。

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劉大夏主持修建了截斷黃河北支的太行堤,結果黃河大水順著南支匯入淮河,沿途諸多河道都飽受水患之苦。

▲洶湧澎拜的黃河

此後數十年時間裡,黃河水災不時出現,對明朝百姓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

對此,水利學家潘季馴利用自己所發明的『束水沖沙法』,提出了一個核心為『蓄淮刷黃』的治水策略,核心就是『以河治河,以水沖沙』,這種治理策略得到諸多大臣的支持,最後於萬歷六年《公元1578年》開始實施。

這個理論聽起來挺有道理,然而無論人們怎麼匯集淮河水流,也無法抵擋洶湧的黃河水,反而使淮河口泥沙淤積,河床也隨之升高。

其後由於大量河水蓄積,河道崩潰,水淹八方,明祖陵也沒能幸免。

事實上,潘季馴的治水方法不能根本性地解決黃河水患,隻有一時功效,因此要因地制宜,時常做出改變。

▲萬歷皇帝朱翊鈞朝服像

可惜的是,當時明朝黨爭激烈,大臣們都將治水方案作為攻訐政敵、維護自身權力的法寶,根本沒人真正關心水患的治理。

支持潘季馴的大臣們,堅持治水方案有用,不可輕易更改,甚至還編造謊言說明祖陵安全妥當。

直到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這些人還在為維護自己的名聲和地位,公然將黃河分流的建議斥為妖言,對黃淮一帶的頻發水患毫不關心。

要是朱元璋知道祖宗在水中備受煎熬,估計也能氣到昏厥吧。

參考資料:

《明祖陵600年》《河防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