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特殊的朝代,開始的時候,和之前統一的王朝一樣,君主們也是兢兢業業的,況且因為太祖朱元璋出身貧寒,他做了皇帝之後,制定了很多的惠民政策和限制官吏的政策。
明朝對官員的限制,是中國所有封建社會中最為嚴苛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朝在經歷了幾任皇帝之後,也開始走上了頹敗之路。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相對於任何一個王朝都要清廉的王潮,在整個明朝,你很難找出一個貪污或者弄權的人,大臣的權力很大,但都被皇帝有效的控制著,很難有一人獨大的機會。
在明朝,權力最大的人除了皇帝就是內閣首輔和柔秉筆太監了。
東廠和西廠也是由太監執掌,但他們的權力其實並沒有像影視劇中展現得那麼大,也沒有到十惡不赦的地步。
像魏忠賢這樣有九千歲之稱的大太監,整個明朝隻有一個,是極少數的人物。
嚴格的管理制度讓大明朝的官員每天都如履薄水,稍有差池就會被降級或者流放,也免不了被當眾廷杖。
在明朝,沒有絕時的事情,任何事情最終體現的都是皇帝的意願。
不可一世的嚴蒿會倒臺,張居正也是死後被抄了家,所以都是風光幾年,狼敗幾年,這是明朝大多數官員的命運。
很多人其實對於明朝的官員品級很模糊,受一些作品的影響,很多人隻知道東廠、西廠什麼的,要知道明朝真正的掌權者在內閣,他們是明朝未來的決策者。
如果不是很專業地想了解明朝的官員品級,只要看他們官服的顏色和圖案就能知道他們是什麼品級的官員了,是文官還是武官,都是可以通過官服的顏色和圖案看出來的。
中國人一直都特別講究自己的名聲,職級其實就是他們的另一個名字。
在政府部門工作過的人應該在這方面深有體會。
比如我們在稱呼比我們職位高的人時,一般都是把職級放在姓氏之前,或者隻說職級就可以了。
明朝官員的衣服,主要是分為兩種顏色,五品以下為藍色,四品以上為紅色,靴子為黑色。
這是明朝官員官服的主要顏色,一眼就能分辨出官員是幾品的。
通過衣服的顏色可以分辨出官員的品級,而衣服上所繡的圖案卻代表的是文官還是武官,是一品還是九品。
當然有些官員的衣服是皇帝特賜的,繡的就不是普通官員衣服上的圖案了,而是蟒、飛魚.鬥牛的圖案,這種恩賜不是誰都能享受的,隻有極少數的人才有這樣的榮譽,包括文官武官和宦官。
文官的官服上繡的都是飛禽,品級不同,飛禽的品種就不同,姿態也是不同的。
飛禽代表的是文采飛揚,和文官的工作很接近。
從一品到九品,分別是仙鶴、錦雞、孔雀、雲雁、白鷴、鷺鷥、鸂鶒、黃鸝,鵪鶉。
文官官服的飛禽,姿態也是各異,但整體上是一隻呈現飛翔的姿態的,一隻仰望蒼穹或是低頭覓食的狀態,文官們既有飛揚的文采,也必須有柴米油鹽的煙火氣,這才符給人之常情。
武官的朝服,為了突出武將的威猛,朝服上繡的都是猛獸,一品、二品是獅子,三品、四品是虎豹,五品是熊羆,六品、七品是彪,八品是犀牛,九品是海馬。
可以清楚地看出,誰是文官,誰是武官,誰是一品,誰是九品。
除了官職不同,官服的顏色,圖案都是判定官員品級的依據。
當然,有些官服代表特定的官職,如監察官,他們的官服上繡的是『獬豸』,『獬豸』是傳說中的一種猛獸,能辨善惡,它對好人完全無害,但當壞人接近,它就撲上去將壞人撕成碎塊。
在明朝,除了常規的官服之外,為了表彰那些功績卓著的人,皇帝會賜給他們特制的服裝。
蟒服,服裝上繡著蟒的官服,蟒是龍的前身,皇帝的服裝上繡的是龍,蟒經過渡劫之後就是龍了。
能穿上蟒服的人,基本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臣地位了,其權力也隻比皇帝小一點而已。
這樣的人,不是首輔就是秉筆太監,隻有他們,皇帝才會給他們這樣的恩惠,其他基本上是沒有希望得到皇帝恩賜蟒服的機會的。
每個朝代體現官職高低,文官武將的區分都不太一樣,或許我們現在去看他們的時候,很難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對每個人對號入座。
但在等級特別森嚴的封建社會,即便是兩個人從來都不曾謀面,但只要身著官服,頭戴官帽,對方就能很容易判斷出你在朝廷是什麼級別的官員,從而選擇和你說什麼話,以什麼方式相處,這都是官場很講究的,說錯話,做錯了事,可能會得罪人,也可能會錯過很多機會。
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很在乎名分的,以前是如此,現在也是一樣,所以在生活中還是要少說多聽,或許在你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陳述的時候,站在你對面的人一眼就看出了你的膚淺和野心,隻是他們不願意揭穿而已。
生活中處處都是學問,明朝的官服不同,代表的是官員的品級的高低,如今也有很多象征征身份的東西,都值得我們在生活中慢慢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