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趙立波
大元的鐵蹄曾經踏碎中原的大夢,幾十年後,一位出身寒微的農家子弟隻用了16年的時間便開始了對江山的除舊佈新。
公元1368年的1月23日,金陵雖然天氣有些寒冷,卻罕見的遇到了一次風和日麗的大晴天,『告祭之日,帝祗來臨,天朗氣清』【1】
朱元璋影視形象
這是在劉伯溫的建議下,選擇了這天作為朱元璋正式宣告天下大明成立的日子。
新皇朝取為『大明』,註入了朱元璋強大的理想和深沉的願景,如同曾經輝煌一時的大真、大元。
【2】此外,又暗合明教中明王出世的傳說寓意,以此預示天命的昭然。
【3】
此前一年,朱元璋命令中書右丞相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25萬,北進中原。
在這次重要的北伐中發佈《諭中原檄》的文告中首次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
一時之間,大明的軍隊勢如破竹,氣勢洶洶北上,如同一把大掃帚一般掃蕩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騎兵。
風格不一的畫像
《一》、出身貧寒的農家子弟朱元璋並不華麗的逆襲人生,為何能夠16年就空手締造大明?
連朱元璋自己都覺得意外。
二十五歲之前的朱元璋一直是社會的最底層,直到成為郭子興的幹女婿,他的人生才掀起波瀾。
轉年他招來徐達等七百名軍人,由此升任鎮服,成為中層軍官。
二十八歲這年,郭子興去世,他成了郭軍的實際掌權者,短短三年,上天仿佛對他開始彌補過去的一切苦難。
二十九歲,他拿下六朝古都的南京,開始有了自己的根據地。
三十而立,對於朱元璋來說就是狂飆的開始,如同一股狂風讓他席卷江南重要城鎮,連續攻下長興、常州、寧國、江陰、常熟、徽州、揚州等地。
【4】此後幾年裡朱元璋開始走上角逐中原的序幕,他兩次擊退勁敵陳友諒,四十歲那年,他消滅了另一個勢力最大的張士誠,至此江南全部納入他的掌心。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朱重八在變成朱元璋後,開始中原逐鹿,走上了『掃清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並吞八荒』的統一大業。
朱元璋青年標準像和老年標準像,除了胡子白了、法令紋深了、眼袋大了,沒啥區別。
戰爭是一個放大器,他清晰地放大了朱元璋的能力、素質和格局。
和各路英雄交手後,朱元璋越加顯現出驚人的領導能力和軍事指揮才能,因此投奔他的人才趨之若鶩。
到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相繼攻滅江南漢帝陳友諒、吳王張士誠政權。
統一江南後,朱元璋審時度勢,決定北伐中原、南定沿海並舉,以奪取全國統治權。
對於朱元璋的成功後人進行了多方位的理論解讀,不乏多有見道之語,如善於爭取人心,善於吸納人才;大局觀良好,善於把握時機,有迅速決斷的能力。
但這些是後人總結的,對於為什麼在群雄角逐時,最終脫穎而出的會是朱元璋?
他自己總結得倒是真實而生動。
在帝業將成之際,朱元璋回到闊別二十二年的故鄉去給自己的父母上墳,對身邊的臣下感慨而深沉地說:『我過去在故鄉時,自謂終身田野間一農民爾。
及遭兵亂,措身行伍,亦不過為保身之計。
不意今日成此大業。
自吾去鄉裡十有餘年,今始得歸省陵墓,復與諸父老子弟詳見,追思囊時,誠可感也』【5】
明朝版圖
回顧朱元璋從乞丐到帝王的道路,實在是太順利了。
他從社會的最底層,隻用16年,如同被狂風席卷吹上了青雲,當他穩坐南京的龍椅俯視天下時,連自己都感覺到一陣眩暈。
《二》朱元璋到底有多勤政?
一天要辦400多件政務,直到臨終前依舊在辦公。
登基的第二天,朱元璋就對群臣進行告誡:『創業之初,其功實難,守成之後,其事尤難』為此他想要通過自己的極限勤政來避免一切因懈怠而引發的後果。
三十一年,他沒睡過一次安穩覺『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慮患防范,如履薄冰,茍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猶然不及』他自述這樣的日子時說:『夜臥不能安席,常常因為想起一件什麼可能危及帝國安全的事,便一夜失眠』勤政和憂慮甚至嚴重損害了朱元璋的健康,讓他過早衰老。
朱元璋筆跡
僅以洪武十三年《1380》的八天內為例,朱元璋的書案旁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衙門奏札共1660件,一共涉及3391件事情需要其他親自進行批示【6】就是說,他每天要平均處理200多份奏折,400多件事,才能在八天內將這些政務處理完畢。
即使到了臨終期間,朱元璋還未停止處理政務,『上素少疾,及疾作,日臨朝決事不倦如平時』
『全國大大小小的政務,都要親自處理。
交給別人辦,當然也可以切省精力、時間,但是第一他不放心,第二更重要的,這樣做就慢慢大權旁落。
……以此,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辦公,批閱公文,一直到深夜沒有休息,沒有假期,也從不講究調劑精神的文化娛樂』【7】做了帝國當家人後,朱元璋開始了軟實力建設,設置『三法司』,配合他處理政務,這些人都是他幹活的雙手,卻不能染指一點權力。
他曾說『三代而上,治本於心;三代而下,治由於法』【8】三代指的是堯舜禹,朱元璋的意思是那時候的人懂得仁義道德,不需要過度管理,如今的人不懂仁義道德,所以隻能他親自從上到下進行治理。
朱元璋的勤政不是一年、兩年,而是一輩子,到了洪武三十一年,七十一歲的朱元璋經歷了喪子之痛後,精神和身體每況愈下,卻支撐病體辦公『日臨朝決事,不倦如平日』。
朱元璋影視形象
一個月後,朱元璋在西宮駕崩,在遺囑中,他回顧了自己的生平『今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專志有益於民』盡管朱元璋的身後背負著某些爭議,但他施政治國,代表底層老百姓走出貧困和饑寒的願望從未改變,以至於朱元璋在民間的口碑一直很好。
此外,他個人作風上自律極嚴,生活非常儉樸。
他不喜歡飲酒,在後宮從不舉行宴會,除了犒賞百官之外。
每天早飯,隻吃蔬菜。
對此朱元璋曾親自做過解釋:『朕富有四海,豈吝於此?
然所謂儉約者,非身先之,何以率下?
小用不節,大費必至』【9】朱元璋的確是一位從始至終保持農民作風的皇帝,是非常傑出的帝王。
《三》、明朝取得的成就,源於朱元璋的另類管理范式,如同結網的蜘蛛,創造了大明王朝的繁榮穩定。
當江山到了朱元璋面前,這個堅忍、務實的男人未有一點慌亂,而是敢想敢幹,大刀闊斧,對幾千年來傳衍下來的政治架構大砍大削。
朱元璋將治國形象生動地比喻成『蓋房子』:『為天下者,譬如做大廈』、『我以為建基立業,猶之蓋大房子,剪伐斫削要用武臣,藻繪粉飾就非文臣不可』朱元璋的思維裡,帝國如同一個大房子,這裡將擠滿他的所有臣與民,按照他的構想,永遠安穩、安靜地生活下去,而他親自承擔起這座『帝國大廈』的建設、維護工作。
風格不一的畫像
三十一年來,在他的主持下,其個人色彩浸潤到大明的每個角落。
其中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
二百八十年後,順治對朱元璋佩服得五體投地,認為唐宗宋祖都不如朱元璋雄才大略。
『何也?
數君德政有善者,有未盡善者。
到洪武所定條例章程,規畫周祥,朕所以謂歷代之君不及洪武也』【10】
到了洪武二十六年,根據戶部統計數字,耕地面積達到八百五十萬餘頃,比北宋耕地最高數字《五百二十四萬餘頃》增加了三百二十六萬頃。
全國人口六千多萬,超過《元史》所載最高人數,全國的田賦收入僅米麥一項就高達三千二百七十八萬餘石,比元朝歲入一千一百一十萬餘石增加了近兩倍,是明朝真正的盛世。
【11】
《四》、朱元璋的苦心憂慮,同情底層群眾,對子孫如是仁慈的老祖充滿了憂慮和關懷。
洪武是十四年《1381》,五十四歲的朱元璋開始在京城外面東邊的鐘山南麓修建自己人生歸宿的陵寢,即後來的明孝陵。
六年後,他命令行大將軍馮勝、傅友德和藍雨北征,攻下遼東地區,最終完成了大明的全面統一。
作為農民出身的他,天然的對底層群眾表現出強烈的同情心,甚至縱觀歷史也找不到如朱元璋一般體恤老弱病殘的皇帝,也正因此讓他對貪官污吏恨之入骨。
甚至看到宦官在雨裡穿靴子嬉鬧,朱元璋認為這是老百姓辛苦做成卻被糟蹋而將其暴打一頓。
甚至他還擔負起對功臣子弟們的教育工作,在接見這些子弟們,朱元璋發表了一段生動的訓話:『男子漢家,學便學似父親這樣做一個人,休要歪歪搭搭地過了一世。
你每《們》趁我在這裡,年年來叩頭,你每《們》還是挨年這歇來。
你每小舍人,年紀少,莫要學那等潑皮的頑。
……你每這幾個也年紀小哩,讀書學好勾當。
你每學爾的老子行』【12】
風格不一的畫像
甚至朱元璋對『婦女工作』也是親力親為。
他帶動維護正妻地位,並規定:『凡正妻在日,所娶側室則謂之妾。
正妻歿,諸妾不許再立為妻』他還承擔起為正室打抱不平,他的侍衛指揮娶了小妾後和大老婆關系不好, 把大老婆連家人二十六口趕出去另住,把妾立為正妻。
朱元璋聽說後非常生氣,他這個侍衛貶到雲南,並且下發諭旨說:『結發妻和他一起生活了三十年,有兒有女了,當初日子艱難時兩個人一起過來,如今他做了大官,就把她們趕走,一天隻給八升米,那二十六口人怎麼活?
這樣無情無義,也算是個人?
』並且將這件事鄭重記錄到《大誥》之中,以此警示官員升官不要忘了糟糠之妻。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可能預感到不久於人世,這年的九月,朱元璋將他最寶貴的精神遺產《皇明祖訓》頒佈天下發行,該書前後歷時六年,七易其稿,並嚴肅告誡:凡我子孫,欽承朕命,無作聰明,亂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13】
朱元璋書法
苦口婆心,絮絮叨叨地告誡子孫後代該如何做皇帝,如何管理好這個國家。
農民思維的他,凡事都要求勤勤懇懇,兢兢業業。
在朱元璋的價值觀裡,最討厭那些不務正業的『二流子』和『敗家子』。
站在大明王朝的高度,他千方百計設計軟硬實力,確保這個江山不被子孫揮霍。
登基不久,他就著手親自編纂《皇明祖訓》以此作為大明王朝的看家法寶。
遺憾的是,自明朝中葉後期,朱元璋的後代全面拋棄《皇明祖訓》的精髓,徹底沉淪到如正德的驕縱恣意玩樂,嘉靖修仙煉丹、萬歷幾十年不上朝、和躲在後宮做木匠的天啟,徹底讓朱元璋和他的帝國走向黃昏,而朱元璋的所有遺產終於如同光芒萬丈的流星徹底隕落,消散在茫茫的夜空,最終字字驗證了所有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