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優則仕。
明代上過學的人是童生,參加童試考秀才,秀才是讀書人一個重要的環節。
取得秀才功名後就可以參加鄉試考舉人,考中舉人後就能做官。
當然也可以參加會試、殿試,考進士,這就是讀書人的晉升之路。
明朝的學校機構從上到下分為三等,南京和北京有國子監,相當於中央黨校。
府有府學,州有州學,縣有縣學,均由各省的提學管理,每個學校有一定的名額,供秀才們讀書。
鄉村中還有社學,連同有錢人自己辦的私塾一樣,都屬於初等教育機構。
優秀的人才經過層層選拔,可以進入國子監讀書,但名額實在是少而又少。
朱元璋規定,每所府學四十人,每所州學三十人,每所縣學二十人。
全國一千多個州府縣,官辦學校裡的讀書人有三四萬。
凡是進入府、州、縣學的讀書人,每個月可以領取白米和魚肉油鹽,總之一人讀書,全家溫飽有保障。
一家有人考中生員的,除了自己外,還可以另外免除兩個人的徭役。
一家可以免除三人徭役,這在尋常家庭是不可想像的事。
秀才見了知縣不必下跪行禮,隻須拱手就可,吃官司不用刑。
秀才以上的地位就更高了,他們就是特權階層,所以大家拼命地讀書,一人讀書,全家無憂。
隨著讀書人的增多,各州府縣的學校很快爆滿,面對潮水般的童生,各官辦學校應接不暇。
於是又增設了一批增廣生員,這部分人不再領取白米和魚肉,但是還是可以免除三個人的徭役。
優惠政策出臺後,讀書熱更加高漲,又增加附學生員,附學生員的特點是除地位比增廣生員低一級外,待遇和增廣生員完全一樣。
地方學校除了每年通過童試吸收新同學,每三年推薦人才去參加鄉試,同時在內部進行等級考試,考得好的升級,比如從增廣生員晉級為康膳生員。
考得差的降級,取消秀才資格。
各級官辦學校給明朝財政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張居正看出了問題症結,他認為必須整頓學校,減少名額。
萬歷三年夏,他上了一道《請飭學政疏》,整頓天下的學政。
在老百姓看來,秀才一點不窮,免徭役,上衙門不挨打。
有的無心進取,與地方勢力勾結,可以欺侮普通民眾,不服從地方官吏管制,擾亂了老百姓的生活安寧。
讀書人和民間的風氣都越來越壞,拉關系走後門的,剽竊學術腐敗的層出不窮,當官則沒有政績,當老百姓則不講道德。
張居正拿出了十八條措施振飭學風,其中最直接的是不許生員妄議國家大事。
因為他們沒有當官,不承擔責任,又特能言善辯,跟蒼蠅一樣。
他警告秀才們,有事沒事別去衙門裡幫人打官司,或者議論朝政。
辱罵官吏的,一律問罪開除。
要加強對這些秀才的入學考試和管理,考試不合格的取消功名和利祿。
大幅減少各級官學的生員名額,府學由四十人降為二十人,州學和縣學則降為十五人。
以上措施,招招致命,嚴厲打擊橫行鄉裡的秀才敗類,在考成法約束下,各地的官員不折不扣地執行張居正的命令,縣學、州學、府學裡的秀才,紛紛哀嚎。
秀才是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紐帶,他們脫胎於民眾,又是政府大小官吏出身的群體。
所以,老百姓服從他們,地方官也要考慮他們的意見,他們擁有地方事務的領導權和地方輿論的話語權。
他們固然利用自己的特權在壓迫民眾,但在民眾看來,他們又是羨慕的對象,也是值得尊敬的人群。
張居正得罪秀才們,比得罪權貴和皇親國戚更加兇險。
他之所以整頓學風,就是要清理門戶。
為國為民,才是儒之大者。
正因為他不顧人情,不免招致身後的詆毀。
得失之間究竟如何,也隻能留待後人評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