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出於對朱氏血脈的關愛,為自己的子子孫孫們提前準備了豐厚的爵位和俸祿。
並且為防後世不遵守他的規定,太祖還以祖訓的形式將這些規矩給固化。
那麼在明朝如果有幸投胎為太祖的後代,是否就能生活無憂呢?
註:明朝男性宗親的爵位共分八等,從高到低及其年俸《祿米》分別為 — 親王《一萬石》、郡王《兩千石》、鎮國將軍《一千石》、輔國將軍《八百石》、奉國將軍《六百石》、鎮國中尉《四百石》、輔國中尉《三百石》、奉國中尉《一百石》。
想要享受宗親的待遇,光投胎投得準還不行,還必須入玉牒《皇族族譜》。
隻有錄入玉牒才算是正式的皇族成員,也才有可能被封爵並領俸祿。
錄入玉牒的要求說起來並不高 — 有名字即可,但是很多投胎到老朱家的人卻在取名這個環節上被卡了一生。
明朝宗親的名字不是父母或長輩隨便就能取,需要走完一個流程。
這個流程叫『請名』,包含王府代奏、宗人府審核、禮部擬名、皇帝賜名,四個步驟。
搞這麼復雜原本是兩個目的,一是規范皇族成員的名字用字以彰顯皇室威嚴和高貴;二是防止非朱氏血脈的人冒充混入皇族。
但是實際執行過程中,『請名』卻嚴重背離了這兩個目的,成了宗藩上層和朝廷,故意折騰、限制宗親的工具。
明朝的宗藩制度規定,宗親年滿一定歲數後《最初定為五歲,後提高到七歲》即可向朝廷申請取名,但是宗親的父母或長輩是沒有資格直接申請的。
他們隻能將請求報於所屬的郡王府,由郡王匯總之後再上報至宗藩的親王府。
親王同意後再由王府長史統一報於朝廷,這也就是『王府代奏』。
這麼做的目的是讓宗藩的王爺們負責宗親身份的審查,以免非朱氏血脈混入。
但是權力一旦被壟斷,自然就會滋生出黑暗,取名這種權力也不例外。
在不少郡王、王府官員、親王眼裡,取名就成了一個斂財工具。
不給好處,就各種使絆子,不為你代奏。
明朝中期之後,由於朝廷各種克扣宗親宗祿,很多低級宗親家庭吃飯都是問題,哪裡拿得出錢來賄賂。
以至於一些宗親一輩子都是『無名之輩』,六七十歲還以乳名稱呼。
除了索賄,宗親內部爭鬥時,『王府代奏』也成了鬥爭利器。
代藩首任親王朱桂因為怨恨自己的王妃和世子朱遜煓,就用『請名代奏』的權力折騰自己的兩個親孫子,直到朱遜煓去世後也不放過。
結果這兩個孫子裡的老大,代藩的第一繼承人《代隱王朱仕壥》十五歲了還沒正式名字。
無名自然無爵無祿,一度隻得跟自己的奶奶、母親種地為生。
註:代王朱桂相關故事詳見明初頭號惡人朱桂,一輩子橫行不法的原因很簡單『家父朱元璋』
正統年間靖江王朱佐敬和自己的弟弟朱佐敏鬧矛盾,朱佐敬就死拖著不為朱佐敏的兩個兒子請名。
拖了好幾年朱佐敏實在沒辦法了,隻得找英宗告狀。
就這樣官司也打了四年,直到正統十年他的兩個兒子才被正式賜名。
對於眾多宗親而言,王府代奏隻是開胃小菜,後面的宗人府審核才是真正的難關。
宗人府審核難,不是因為宗人府的人喜歡折騰宗親,而是朝廷希望通過這招,限制『正式』宗人數量,目的是為了降低宗祿支出。
太祖在制定宗親爵位和宗祿制度的時候,什麼都算好了,就是沒算子孫的繁衍速度。
到了成化朝,朝廷已經明顯感受到來自宗祿的壓力。
為了控制宗祿的規模,朝廷采用了最直接的方式 — 直接減少領宗祿的編制人數。
而方法就是各宗藩請名時,在宗人府審核階段找理由直接剔除。
註:明朝宗祿發放的方式是,親王、郡王由朝廷劃給他們代祿田,王爺們通過收租獲取各自宗祿。
郡王以下則和地方官員一起,按時領取祿米。
明朝宗親結婚、納妾需要向朝廷申請報備。
未獲取朝廷同意的女子娶為妻是不可能的,但是納為妾朝廷倒是不會強行限制,隻不過她們有個特殊的稱謂 — 『濫妾』。
成化年間開始,對於『濫妾』所生子女,宗人府雖然核驗他們的身份,但是不再放行他們的請名申請。
意思就是,認你是朱氏子孫,但是不錄玉牒不發宗祿。
到了弘治朝,為了進一步限制宗親的子孫增長,孝宗對宗藩制度進行了改革。
對各級宗親的妾室數量進行了明確限制,超出規定的女子全部視為『濫妾』。
從這個時候起,很多宗親生下來就註定成為不會被請名、錄入玉牒的『私生子』。
而且朝廷要針對的不光是他們,甚至可以說朝廷更關注的是他們的後代。
換句話說一旦被扣上這個帽子,後代更沒可能被賜名並錄入玉牒。
親王妾媵十人,一次選。
世子、郡王四人,二十五歲無子具二人,有子即止。
三十無子,始具四人。
長子至將軍,三十無子具二人,三十五無子具三人。
中尉三十無子娶一妾,三十五無子具二人。
庶人四十以上無子,許娶一妾。
註:『一次選』的意思是隻能一次性選出,以後亡故或者休逐也不能補缺。
《大明會典·邢部律例一》
這些私生子正式名字都沒有,爵位和宗祿那就更沒指望了。
他們也許還能獲得泛情的父輩的接濟,但是他們的後代,生活隻會越來越艱辛。
這也是到了嘉靖朝,開始大量出現宗親生活困難、在市井流浪行乞、甚至於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這類底層宗親的大量出現,也帶來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因為太祖原本的設想裡他的後世子孫人人都會有飯吃,所以他在《皇明祖訓》裡立下規矩不允許皇族成員出仕、經商、租種田地、受雇為工等等,以免他們敗壞皇族聲譽或者為禍一方。
但是這些規定卻讓那些無法『請名』的宗親難以生存了。
這些宗親往往會淪為市井無賴,聚集在少數有爵位的低級宗親身邊。
他們利用地方府衙不能直接管束皇族的漏洞,搶劫、勒索市井平民;甚至於打著『索俸』的旗號,搶劫地方府衙。
嚴重破壞了社會治安,也加深了社會矛盾。
皇親國戚有犯,在嗣君自決。
餘犯輕者與在京諸親會議,重者與在外諸王及在京諸親會議,皆取自上裁。
其所犯之家止許法司舉奏,並不許擅自逮問。
《皇明祖訓》
如果有幸過了代奏、審核這兩年,請名算是有保障了,但是還是避免不了被勒索。
明太祖在制度宗藩制度時對於取名用字也做了非常詳細的規定。
太祖規定從他的孫子輩起,宗親的名字都是三個字。
中間的輩分用字被定死,第三個字則必須是五行偏旁。
註:太祖朱元璋為各藩王系各準備了二十個輩分用字,例如燕王系為『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不過隻用到『由』字,明朝就滅亡了。
按道理『禮部擬名』其實是個很簡單的過程,但是禮部的官員們還是把這個步驟給玩出了花。
現在說到明朝宗親們的名字,常開玩笑說,他們老朱家的名字就是一個元素周期表。
其實那些已經非常正常、非常好了。
例如晉藩的慶成王朱敏(草字頭下泥)、靖安王朱敏沒、朱敏濺;周藩的曲江王朱朝(草字頭下毀)等等。
如果覺得這些不夠直白,周藩的安昌王被取名朱恭(木梟),衡藩有個宗親被取名為朱慈(上人下愁),意為『愁人』。
如果覺得這些還沒什麼,再來看看周藩汝陽王的名字 — 朱勤烝。
『烝』在古代是個很污的字,意指染指父輩或兄長輩妻妾這種惡劣淫行。
除了故意惡心人,完全想不出禮部的飽學之士為什麼要選這個字。
這就是禮部官員們玩出的花樣,不給好處別說什麼皇族威嚴和高貴,讓你的名字惡心你一輩子。
禮部擬好名字後,整個請名也就來到最後一步,也是最沒有波折的一個環節 –皇帝賜名。
說是皇帝賜名,實際上皇帝基本不會去看禮部擬好的名冊,隻是儀式性地予以批復認可而已。
皇帝批復後整個『請名』就算完成了,相關宗親的名字就會被錄入玉牒,成為皇族有正式『編制』的一員。
那麼這個時候宗親們是不是就捧上鐵飯碗了?
隻能說獲取了可能,因為後續『請封爵位』,也依然是類似的四個步驟。
但是各步驟會更難,每步需要拿出來的『孝敬』也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