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殉國,義士冒死偷出首級,留下三句話,子孫用命守墓400年。《網路歷史》

明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一代名將袁崇煥以『勾結後金謀反叛國』的罪名,被披枷帶鎖的囚於檻車之內,行將拉赴西市刑場執行慘無人道的凌遲。

車琳琳,馬蕭蕭,這一年的北京天氣格外酷熱,盡管行刑的當日已是農歷八月十六,卻仍然擋不住百姓們人海如潮的熱情。

與袁督師以往深受萬人景仰所不同的是,此次的百姓們不是懷著哀傷和悲慟前來送別他最後一程,而飽含著極度的仇恨,要看看這個『禍國殃民』的『大漢奸』,是怎樣在3600刀的『磔刑』中被生生活剮成一具骨架。

隨著監斬官無情地將令箭拋在地上,發出行刑的指令,劊子手手法嫻熟地操起牛耳彎刀,開始在袁崇煥身體上將袁崇煥的肉一片又一片地割了下來。

袁崇煥劇照

盡管袁督師在陣陣淒慘的嚎啕聲中幾度暈死了過去,但這種地獄般的酷刑,依然如漫長的黑暗中世紀,折磨得讓人求死不能。

而此時臺下的京師百姓們,有的高聲叫好;有的扺掌大笑;有的熱淚盈眶、失聲痛哭,還有的扔下銅錢從劊子手中搶來袁崇煥的肉和著血水撕咬,宛如末世喪屍的景象。

面對臺下無數麻木不仁的百姓,那個失聲痛哭的人再也按捺不住了,他無法平靜地看著他所愛戴的袁督師如此的慘死,他也更無法像北京城裡的老百姓那樣去撕咬袁崇煥的血肉。

他姓佘,名字不詳,歷史沒有留下他的尊諱大名,我們姑且稱呼他佘義士。

崇禎皇帝劇照

根據佘義士的第17代嫡系子孫佘幼芝講述,祖先佘義士是廣東順德人,而袁大將軍則是廣東東莞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城,二人可以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老鄉。

佘義士不光與袁崇煥是老鄉關系,二人也同在軍中為朝廷效力,按照職務,佘義士還是袁崇煥的謀士,袁崇煥到底有沒有『叛國通敵』,隻有身為謀士的佘義士再清楚不過了。

然而,此時的任何辯解和營救都是徒勞的,佘義士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冒死替袁督師收斂好屍身,不至於使他的頭顱『傳首九邊』。

袁崇煥被凌遲處死的當晚,佘義士趁著月黑風高冒著滅門之禍,將懸掛於旗桿上的袁崇煥首級悄悄地偷走,並安葬在了北京廣渠門內的佘家館街,自此,佘義士主動承擔起了給袁崇煥守墓的隱姓埋名的生活。

袁崇煥軍隊

多年以後,佘義士即將離世,他叫來了子孫留下了三句話:

『我死之後可埋於袁大將軍一側,與大將軍永遠相伴;袁大將軍為國家而無後代,佘家人一定要世代相傳為大將軍守墓,不準回廣東故裡;佘家後人永遠不許為官但必須讀書,讀書可知史,可明禮』

從此以後,佘家人牢記祖先佘義士的祖訓,一代又一代的守護在大將軍袁崇煥墓的左右形影不離,而這個看似不經意的承諾卻被佘家牢牢遵守了400年。

袁崇煥墓的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打算讓兒子焦平來繼承佘家世代的守墓使命,恰逢兒子焦平談了個東北朝鮮族女朋友,為了征得女方家人的支持,和女友攜手成為第18代守墓人,焦平趕赴東北吉林試圖說女方家屬。

佘幼芝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也就在焦平赴東北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焦平失去了28歲的鮮活生命。

焦平的突然離去,使得花甲之年的佘幼芝萬分悲痛,當她平復好心情後,佘幼芝毅然決定將焦平更名佘平,並將他的骨灰安葬在袁崇煥墓的旁邊,讓他永遠守護大將軍袁崇煥的在天之靈。

袁督師以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化腐朽為神奇,拯救了行將敗亡的大明王朝,其忠節彪炳千古,而佘義士的忠義更是震撼千古,世所罕見,佘家為了信守承諾,即便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要替袁大將軍守墓400。

袁崇煥雕塑

袁崇煥與佘義士的故事流芳千古,但佳話遠不會就此停歇,相信只要佘家有一口氣尚在,守墓人的誓言也會履行千秋萬世,至少,當一個社會滿佈戾氣,這種精神的道義無疑是時代的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