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掌印太監和內閣首輔,誰權力最大?實際上權力最大的另有其人。《網路歷史》

比較明朝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和內閣首輔誰的權力最大,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明朝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稱為『內相之首』,內閣首輔稱為『外相之首』,比較這兩個職位誰的權力最大,也就是比較明朝內廷和外廷,誰的權力最大的問題。

明朝是歷史上一個最為特殊的朝代。

有一種說法,明朝幾乎沒有一個像樣的皇帝,唯一能夠拿得出來說的,也就是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及明朝前面的幾個皇帝,比如明成祖朱棣、仁宗和宣宗幾位皇帝。

從朱祁鎮開始,明朝的皇帝就不像樣了。

此後的每一個皇帝,都有許多非常荒唐的事情。

嘉靖皇帝、萬歷皇帝、天啟皇帝都是多年不上朝,萬歷皇帝甚至三十年不上朝。

但就算明朝皇帝都不像樣,但明朝的江山在很長時間裡,依然非常穩固。

這其實也說明,明朝權力最大的,還是皇帝。

因此,我們在討論大臣們的權力哪個最大的問題,實際上就是在討論皇帝最信任誰的問題。

皇帝最信任的,權力就最大;皇帝比較提防的,權力就有限。

內閣的產生,實際上就是皇帝提防大臣權力過大的結果。

不得不說,朱元璋雖然是一個沒什麼文化的農民,但他是一個天才型的人物。

歷史上出過兩個沒什麼文化的農民皇帝,一個是劉邦,一個是朱元璋。

劉邦和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對有權的大臣都非常忌憚,都一門心思地殺功臣。

但是,朱元璋顯然比劉邦要高一籌。

劉邦把功臣殺了以後,並沒有解決政治制度的問題,朝廷應該是一個什麼樣子的朝廷,軍隊應該交給誰來指揮,都沒有明確的制度建設。

當然了,也是劉邦沒有時間來搞這個事情。

他在平定了英佈之亂之後,就因為受傷太重,過早去世了。

而朱元璋不但解決了功臣的問題,而且還進行了制度建設。

最大的制度建設,就是廢除宰相職位,由皇帝直接統管六部。

朝廷中隻有一個中心,就是皇帝。

這種做法,有點相當於在一個公司裡,沒有總經理,直接由董事長來管理各個部門。

朱元璋雖然破天荒地取消了宰相職位,進行了非常特殊的政治設計,但是他沒有想過,這種政治設計的前提條件是,皇帝必須是一個精力旺盛、十分勤政,而且能力卓著的皇帝。

這顯然就是朱元璋政治設計的局限性。

實際上,任何一個成功的政治設計,不能隻為優秀的統治者設計,而要為所有的統治者設計,尤其要為平庸的統治者設計。

也就是說,必須要讓平庸的統治者統治的時候,都不能出問題。

朱元璋取消宰相職位的做法,就不是給平庸的皇帝設計,而隻是給優秀的皇帝設計的。

隻有皇帝特別勤政同時能力卓著,才能保障這套制度的正常運行。

實際情況是,還沒有等到平庸的統治者出現,朱元璋自己就受不了了。

很快,他就設置了內閣。

當然了,畢竟他是害怕身邊人奪權。

所以他明確規定,這些內閣隻是皇帝的顧問,幫皇帝參考意見,或者幫皇帝傳達旨意。

總之,朱元璋把內閣嚴格限定為秘書的角色,其官銜也是非常小的,遠遠比不上六部。

總之,朱元璋時期的內閣,就是一些跑腿的,或者參謀的角色,跟宰相是搭不上邊的,也沒有內閣首輔的說法。

但是內閣發揮作用,乃至發揮重要作用,是順理成章的事。

一是內閣是皇帝的秘書,他們和皇帝的關系很近。

盡管他們是傳遞皇帝旨意的,盡管他們是給皇帝當顧問的。

但是皇帝幹不了那麼多事情,他們幫皇帝幹,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而且他們在傳達皇帝旨意的時候,也可能傳走樣。

不再是皇帝原先的想法。

只要這個皇帝不再像朱元璋那樣勤政能幹,內閣他的權力和地位就會直線上升。

而且當內閣權力直線上升的時候,內閣首輔自然也就出現了。

皇帝很勤政,他來主持內閣會議,最終由他來拍板。

但假如皇帝不勤政。

不太喜歡幹這種事情了,或者皇帝昏庸,比較糊塗,那麼皇帝的這些秘書們,就必須有一個人來主持開會,並且由這個人最終拍板定奪。

明朝的內閣首輔,是在明英宗第二次當皇帝的時候產生並定型的。

明英宗還算是比較能幹的皇帝,但是從朱見深開始,皇帝就越來越不喜歡幹事情。

朱見深的內閣首輔萬安,甚至給朱見深進獻春藥,讓朱見深專心在後宮玩兒,從而讓內閣權力變大。

此後,內閣首輔就基本定型了,也就有了宰相的意味。

但是宰相的出現,顯然是不符合朱元璋當初進行政治體制設計的初衷的,後世的皇帝雖然糊塗貪玩,也明白這個道理。

他們也害怕,自己玩著玩著,被謀朝篡位了。

所以,他們不可能讓內閣發揮太大的作用,尤其不想讓內閣變成宰相。

也因此,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就在這個時候產生了。

朱元璋在進行最初政治制度設計的時候,對太監也是嚴格限制的。

他明白,太監對皇權的危害,雖然沒有宰相直接,但是在歷朝歷代中,太監確實有過很壞的影響。

尤其是唐朝和漢朝後期的太監。

雖然唐朝和漢朝是歷史上很強盛的朝代,但是這兩個朝代最終依然被太監給搞壞了。

所以朱元璋明確規定,太監隻能管後宮的事情,不能幹涉前朝的事情。

但當朱元璋取消宰相職位,讓皇帝直接面對六部以及其他朝廷官員的時候,實際上就為太監發揮作用,奠定了基礎。

前面我們說了,朱元璋這套制度要能夠發揮作用,皇帝必須是一個非常勤政的人。

但皇帝怎麼可能那麼勤政呢?

所以慢慢的,明朝就出現了票擬和批紅制度。

所謂『票擬』,就是當奏章交到皇帝手裡前,先由內閣對這些奏章提出回復意見。

但內閣不能直接把這些意見寫在奏章上,而是寫在一張小票上,交給皇帝,作為皇帝的參考。

這有點兒相當於現在秘書給領導寫講話稿的味道。

本來內閣隻是參考意見,但皇帝太懶,因此就幹脆直接寫在上面。

但既然皇帝太懶,因此,他們連寫在上面這件事都懶得做,於是找人來寫。

找誰呢?

自然就是找太監。

太監把大臣小票上的意見寫在奏章上,這就叫做『批紅』。

這樣的太監,就叫秉筆太監。

但就算太監幫助皇帝把意見填在奏章上,皇帝也懶得也難得進行最後的定奪,最後定奪的這件事,依然交給太監來幹。

最後定奪的這個太監,就叫掌印太監。

掌印太監同意,才會把皇帝的大印蓋在批紅上,隻有蓋上打印的批紅,才有法律效力的。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臣的一道奏章,最後要能生效,司禮監掌印太監是把握了最後一道程序的人。

顯然,掌印太監作用是最大的。

明朝歷史上最有權力的內閣首輔,莫過於張居正。

張居正當內閣首輔的時候,萬歷皇帝還隻是一個孩子,因此朝中大小事情,都是他主持在幹。

但就算張居正主持朝政,他依然害怕掌印太監馮保。

馮保不給他蓋章,他的那些命令也不能夠生效。

而張居正之後,內閣首輔地位,再一次急劇下降。

掌印太監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以至於出現了魏忠賢這種既管後宮又管前朝的大太監。

明朝的這一系列的制度設計,雖然能夠讓大臣們互相制衡,而不能做大。

皇帝很輕松。

但是效率卻變得非常低。

以至於最終崇禎皇帝上臺時,雖然他想發揮點皇帝的作用。

但是他總是指揮不動那些大臣們。

最終,明朝亡在後金和農民起義軍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