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養兵百萬,為何崇禎卻無錢發軍餉?《網路歷史》

其實很簡單,任何一種優秀的制度,也不是包打天下一層不變的。

一旦制度出現了問題,就需要進行改革修補,甚至徹底轉變。

我們要肯定明代衛所制度,在建立之初還是很先進的。

古代軍隊的制度的主要問題,無非是這幾個。

第一軍費。

大家不知道,養兵從古至今都是很費錢的!正常來說,如果是完全脫產的士兵,基本上都要十多個老百姓才能養一個。

如果是裝備較好的士兵,比如騎兵,更是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才能養活一個。

古代騎兵一套裝備,包括馬匹、盔甲、武器都是非常昂貴的。

對於任何朝代來說,養兵都是很費錢的。

搞不好,就會拖垮一個國家經濟,勞民傷財,引起民變。

比如清末鎮壓太平天國,滿清使用了高達1億7000萬兩白銀的軍費,鎮壓西北回亂是1億2000萬兩,鎮壓西南杜文秀等叛亂花費7800萬兩,鎮壓北方捻軍花費3000萬兩,鎮壓粵閩地區臺灣人民起義花費2000多萬兩。

這些鎮壓一共花費4億2000多萬兩軍費,這還是公開的費用,不包括各種連帶費用。

如果連帶費用都算進去,比如各地編練民團鄉勇的費用,僅僅鎮壓太平天國就用了6億兩白銀。

而1850年時,滿清國庫存銀隻有737萬兩。

為了支付這筆巨款,清政府四處搜刮,加稅、攤派、借錢、強行掠奪、借洋人債務,無所不用其極。

好在當時工業革命才剛剛起步沒多久,中國還有不少商品可以出口賺利潤,加上滿清之前沒有大規模內戰,軍費還是可以勉強搜刮的。

但隨後連連的內外征戰,巨額軍費就拖垮了清政府。

中法戰爭花費軍費幾千萬兩,中日戰爭又是幾千萬兩。

到了甲午戰爭時期,滿清根本就拿不出軍費。

小日本輕松拿出1億6000萬兩白銀做軍費,滿清求爺爺告奶奶才湊齊了6000萬兩《其中約4000萬兩是外債》。

第二軍閥擁兵自重。

一旦將軍掌握了地方行政權,很容易成為擁兵自重的軍閥,漢末三國時期唐末地方節度使都是好例子。

國家很容易陷入軍閥割據的混戰中,從內部崩潰。

第三臨時征召的官兵不堪用。

如果采用遇到戰爭才臨時征兵的方法,這些官兵戰鬥力都比較低下。

古代和今天不同,比如騎兵、弓箭手之類都是專業軍人,靠臨時征召士兵是勝任不了的。

以弓箭手為例,新人必須經過1年專註訓練才能出師,勉強可以作戰。

但一般還要經過1到2年訓練,才能成為優秀的射手。

至於騎兵要求就更高,尤其是騎馬射箭需要多年的訓練,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搞定的。

倉促征召的農民軍隻能做冷兵器搏殺,依靠數量優勢取勝。

一旦遭遇強悍的敵人,或者需要長途遠征,這些農民軍往往沒什麼用處,人數越多反而敗的越慘,因為後勤補給跟不上。

隋煬帝為什麼連續遠征高句麗都戰敗了?

除了不會打仗以外,當時隋軍多是強行征召的農民,戰鬥力很差,根本攻不破高句麗的城市。

第四兵員數量不能保證。

古代老百姓一般不願意參軍,畢竟軍人不但吃苦還會送命,社會地位也不高。

很長一段時間,為了防止士兵逃亡,直接在軍人身上甚至臉上刺字,侮辱性很強。

這種情況下,如果單純的募兵,並不容易招到人。

就像劉備在新野這麼大名氣,用諸葛亮的話來說『兵不滿千』,僅此而已。

如果突然爆發大規模戰爭,朝廷想要迅速征到大量士兵很不容易。

所以,朱元璋的衛所制度在當時來看,很先進的。

第一,衛所制度實際上是軍屯制度。

給軍戶大量土地,讓他們屯田自給自足,大大減少了國家軍費開支。

第二,衛所不會成為軍閥。

朱元璋很聰明的吸取歷史教訓,讓衛所的軍官隻有管理權,沒有軍隊的調動權和指揮權。

也就是說,衛所的軍官不能指揮部隊作戰,更談不上控制地方行政,也就不能形成軍閥割據力量。

第三,衛所士兵戰鬥力較強。

衛所軍戶是世代職業軍人,每家一般出一二個青壯年從軍。

這個軍人是脫產的,平時訓練較多,還有父輩傳授戰鬥經驗,素質肯定比臨時征召的農民要高。

尤其是可以訓練弓箭手、騎兵、炮兵等職業兵種,大大提高戰鬥力。

第四,衛所可以保證軍人數量。

因為衛所的軍人是世襲職業的,原則上全國軍隊就得以保證。

一旦開戰,直接讓衛所的職業軍人出征即可,不需要臨時征兵,不存在招不到人的情況。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疆建設兵團同衛所的本質相同,平時是軍戶,打仗了就是軍隊。

就明朝初期和中期來說,衛所制度是很先進的。

但明朝主要問題是,衛所制度沒有與時俱進的改革,導致軍戶隨著人口增加,土地又不夠,出現了嚴重的生存問題,無心打仗。

正統六年《1441》,兵部尚書王驥奏稱,貴州二十衛所屯田、池塘共九十五萬七千六百餘畝『良田為官豪所占,貧窮軍士無寸地可耕。

同時,衛所監督機制太差,導致軍官雖然沒有叛亂,卻不讓士兵操練,而是為他打工、種地,形同農奴、仆人。

這對於軍事上毫無作用,反而大大影響戰鬥力。

久而久之,沒錢且奴仆一樣的軍人,社會地位低下。

傳教士利瑪竇的《16世紀的中國》中所見:『在這個國家中,也許沒有哪個階層比這些士兵更為卑賤和懶散了……平時,他們抬轎、喂馬,像奴仆一樣受人役使』

這種情況下,衛所的軍人哪裡還願意打仗?

要如何改變?

當時卻沒有好的辦法。

因為明朝人口很多,日益龐大的軍戶不可能得到更多的土地,國家財政困難也無法大量撥款。

到了明朝後期,衛所已經名存實亡。

一些衛所的逃亡軍士已達其總數的80%,邊地駐軍隻剩下一半。

相比當時不靠譜的衛所,反而是募兵制度更可靠了。

明朝沒有辦法,被迫恢復了募兵制度。

比如戚繼光的戚家軍,完全是募兵。

遼東李如松和袁崇煥,以及後來吳三桂的軍隊,也多是募兵和地方鄉勇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