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是明朝大臣,也是一位民族英雄,在土木堡之變時,組織領導了京師保衛戰,守住了大明王朝。
下面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原本是於謙的一首借物抒懷之作,卻沒想到一語成讖,這句詩最後真的成為了於謙結局的註腳。
1457年2月,大明朝皇權更迭,天地突變,而在這場政治博弈中,於謙成為了權力的犧牲品,含冤被害。
在他被處刑之時,天下的百姓齊聲含冤,北京城烏雲堆疊,陰霾四集,仿佛是上天也在為忠良含冤而心情沉痛。
在得知他的死訊後,太後哀痛數日,當面詰問皇帝,為什麼不留下於謙。
那麼,於謙對於大明江山到底有著怎樣的功績,皇帝又為什麼非要處死他不可呢?
這一場千古奇冤的因果起源,還得從土木堡之變說起。
大明正統年間,海清河晏,國力鼎盛,大明的統治者在升平氣象中沾沾自喜,絲毫沒察覺到來自北方的敵人正在磨牙吮血,窺伺中原。
這個敵人正是草原上的瓦剌部,瓦剌部是元朝貴族的後代,一直對富庶的中原賊心不死,
瓦剌當時的首領也先是個野心與實力並舉的梟雄式人物,在他的帶領下,瓦剌部迅速走向強大,使得周邊不少部族都被迫臣服於他。
雖然在表面上瓦剌還接受著明朝天子的封賜,內心卻早已有了侵奪大明江山的心思。
終於,準備充足以後,瓦剌部終於挑起了和大明朝之間的戰火,大明朝雖然兵多將廣,武器優良,然而倉促應戰之下,仍然不免遭遇敗績。
戰敗的消息傳回國都北京,大明君臣這才大吃一驚,商議如何應敵。
其實,當時也先來勢雖猛,補給卻不足,只要堅守城池,用不了多久瓦剌必退。
而明軍隻需要厲兵秣馬,在瓦剌將退之時一舉出擊,定能克敵制勝。
然而,宦官王振卻在此時極力慫恿明英宗親征。
其實,王振雖然深受皇寵得以對軍國大事指手畫腳,實際上對朝政軍務一竅不通,他慫恿英宗親征全然是出於私心,王振天真地認為,瓦剌向大明稱臣已久,如果見到英宗挾天子之威禦駕親征,必然潰散。
到時候自己不僅能夠指揮軍隊,耀武揚威,還能夠因為退敵而受到皇帝更多的恩寵。
當時於謙等人極力反對,但是奈何明英宗極度寵信從小一起長大的王振,而且自己也希望能夠征戰沙場,建立像成祖那樣的功業,於是,權宦的慫恿和皇帝自身熱血上頭的結果就是英宗不聽大臣諫言,一意孤行地出征瓦剌。
事情的結果大家都很清楚,大明軍隊數量雖多,然而倉促集結,彼此之間不熟悉,兵不認將,將不識兵,再加上王振假借帝寵,胡亂指揮,最終釀成了土木堡之變的慘禍。
大明精銳折損殆盡,眾多高級官員連同皇帝明英宗一起成了瓦剌人的俘虜。
兵將折損,官員被害,君主受俘,大明朝的行政和防禦系統瞬間癱瘓了一半。
再加上瓦剌部隊來勢洶洶,北京城一時間陷入了惶恐之中。
官員徐有貞假借天象之名,請求遷都南京,以圖後計。
這一主張遭到了於謙的堅決反對,他舉出宋室南遷的殷鑒,力陳遷都是動搖國本之舉,萬不可行。
所幸,於謙的主張得到了孫太後的認同。
為了防止瓦剌人以英宗來要挾明廷,孫太後果斷地命英宗的兄弟郕王監國,隨後又聽從於謙等群臣的上奏,立郕王為新帝,改年號為景泰。
新君繼位,眾人不再是群龍無首,北京城中的民心終於安定了一些。
同時,於謙被任命為兵部尚書,保衛北京。
就這樣一場關系到大明朝生死存亡的戰鬥打響了。
為了穩定民心,也為了平息城中眾人的怒火,於謙嚴懲了王振在朝中的同黨,一眾依附王振作威作福的黨羽被斬首,這使得在危局之中,大家同仇敵愾,人心緊緊地集結在了一起。
於謙同時緊急調集周邊的部隊守衛京都,一方面,於謙給軍士們發放半年的糧草俸祿以激勵軍心,一方面他又嚴令將士不許臨陣脫逃,若是將領脫逃,士兵可以殺死將領,如果士兵脫逃,後面的士兵可以殺死前面的士兵。
就這樣,在於謙的恩威並施之下,士兵知道眼前僅有拼命搏殺一條路,如果戰鬥贏了,自然榮華富貴,不消多說,如果輸了,不僅自己沒命,連帶北京城,連同大明朝經營數代的基業都得化為煙雲。
由於士兵英勇作戰,也由於北京城城高墻固,瓦剌人久攻不下,隻得悻悻退去,於謙在危難中挽救了大明王朝。
瓦剌攻取北京城的美夢破碎之後,便有意與明朝講和,並以被俘虜的英宗為條件。
然而,嘗到了皇權滋味的景泰帝並不想英宗回朝,最後雖然在朝臣的一再懇請之下,景泰帝不得不迎英宗回朝,但是卻尊英宗為上皇,移居南宮,被派人嚴密把守,名為供奉,實則是將英宗囚禁了起來。
隨後,景泰帝為了皇位穩固,竟然廢除了英宗兒子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兒子為太子。
或許是景泰帝的行為太不合天心民意,新立的太子不久後就病死了,到後來景泰帝自己也染上了惡疾。
然而,就算如此,景泰帝還是牢牢抓住權力不肯放松。
為了防止明朝統治階層再次出現動蕩,孫太後支持英宗發動奪門之變,奪回皇位。
而之前建議遷都的徐有貞也因為在奪門之變中立有大功而被英宗重用。
徐有貞為了報復於謙,對英宗說應該處死於謙。
英宗尚在猶豫,徐有貞又說,於謙不死,我們都名位不正。
英宗瞬間明白了徐有貞的意思,英宗要從景泰帝手中奪回皇位,自然要證明景泰帝的皇位來路不正,既然景泰帝的皇位來路不正,那麼擁護他登基的於謙等人自然就是亂臣賊子了。
錦衣衛到於謙家中抄家之時,發現於謙身居高位多年,家中竟沒有任何積蓄,唯獨堂上一口箱子被牢牢鎖住,打開之後卻是禦賜的蟒袍和寶劍。
見此情景,就連心硬如錦衣衛也不得不流下淚來。
而對於謙施以極刑的劊子手最後也因為受不了良心的譴責而自盡身亡。
於謙被冤殺之時,孫太後並不知情,得知於謙死訊之後,孫太後哀痛異常,好幾天不能進食,當面質問英宗,於謙於社稷有功無罪,為什麼不留下他。
面對太後的盛怒,英宗也十分後悔,不過事已至此,也無可挽回了。
史書中評價於謙為救時宰相,隻可惜,於謙挽救得了時局,卻拯救不了自己。
那麼於謙是否知道兵變?
身為兵部尚書,肯定掌握一些風聲的,但他並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因為景泰帝已經病危且無後,即使阻止也毫無意義。
反而引起時局動亂。
不過,是非功過,自有後世評說,無論英宗給於謙強加上怎樣的罪名,歷史會記得他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