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本來是想傳位給朱標,但朱標早逝就傳位給了年幼的朱允炆,而始終不傳位都給能力強的朱棣。
其實,朱元璋自有深意,而原因應該不在血統問題的上面。
朱棣的生母是何人?
關於朱棣生母的說法一直不確定,後經過幾次史書的修編,馬皇後成了朱棣生母,『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後』,但是史學家幾乎都認為馬皇後並非朱棣生母。
那麼,朱棣的生母到底是誰呢?
《南京太常寺志》記載:『孝陵祀太祖高皇帝、高皇後馬氏。
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晉恭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
朱棣生母為『碽妃』,這是目前比較可信的說法,但是這碽妃到底是何人,現在也沒有個準確的說法,也許隻有朱元璋和朱棣兩人知道了。
因此,朱棣生母是誰?
朱棣是不是蒙古血統?
或者其他血統?
這也就成為了一個歷史之謎,無從探究。
既然無從探究,那麼朱元璋不傳位給朱棣是不是血統上面就無法確定。
其實,筆者認為朱元璋不傳位給朱棣是自有深意的,是他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而無關血統。
立朱標而不立朱棣
我們知道,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後,就馬上立朱標為太子,並且花費大量的心思去培養朱標,還放權給朱標去做事,『十年,令自今政事並啟太子處分,然後奏聞』。
可是,朱元璋為什麼要選朱標為太子呢?
朱標『溫文爾雅』明明與朱元璋的霸道性格顯得格格不入。
立朱標為太子,除了嫡長子繼承制外,還有一點在於朱標為人寬仁。
當時,身處亂世,朱元璋為了天下穩定,也是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地位,推行『嚴刑峻法』,以猛治國,全方位地打擊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正因為以猛治國,用力過猛,先後制造了『胡惟庸案』、『藍玉案』、『空印案』等等,牽連人數眾多,讓明初社會籠罩著一股恐怖的氣氛,這也讓朱元璋背上了『暴君』的罵名。
其實,站在朱元璋的角度來說,此舉無可厚非,為了鞏固自身的皇權,也有恢復社會生產之意。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暴君』,選了一個『寬仁』的人為太子,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不言而喻,在經過嚴苛刑法的統治,洪武後期社會安定,農村生產也恢復得差不多,周邊的戰爭也幾乎平復了,而此時需要的是一個『仁君』,一個真正為民著想的君子。
從這裡不難知道,朱棣能力很強,也很善於軍事活動,後邊的靖難之役也證明了這一點。
但是,朱棣有雄才大略,卻能不能體恤百姓就成為了一個未知數,而以朱標的性格和其輔政集團,必定會是一個仁君,有利明朝的發展。
所以,能不能實行『仁政』,也成為了朱元璋立太子的一點原因。
立朱允炆都不立朱棣,這是為何?
可是,在朱標早逝,而朱允炆還年幼的情況下,朱元璋為什麼還是不立朱棣為繼承者,而立朱允炆。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嫡長子繼承制是維護社會秩序的一個重要制度,朱元璋不能輕易打破,否則會出現兵荒馬亂的情況,同時也挺喜歡朱允炆的。
這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朱元璋剛開始認為朱允炆有能力撐起『朱家』,並且秦王朱樉、晉王朱棡都還活著,就算朱棣想造反,這兩位大哥也不會同意。
這樣一來,藩王之間就可以相互牽制,以此來鞏固朱允炆即位的政權。
也就是說,一開始朱元璋認為朱棣不會造反,造反也會被鎮壓,所以朱元璋才會立朱允炆,而不立其他的兒子。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計劃趕不上變化,最終朱樉、朱棡相繼去世,有能力的功臣殺盡,朱允炆的政權脆弱不已,隻有滿朝的書生。
而最後,朱棣打敗了朱允炆,登上了皇位。
結束語
有上文所闡述的,我們可以知道,無論是立朱標還是立朱允炆,朱元璋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要堅決保住這一脈相傳,維護嫡長子繼承制度。
其次,朱標和朱允炆性格都比較寬厚,適合朱元璋所創建的環境,適合當一個仁君,而朱棣就不太適合了。
就算按兄弟即位,一開始也排不到朱棣。
但是,朱棣即位後,他以實際的行動證明了,他確實比朱允炆更適合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