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佛教來到中國以來,就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有的朝代就連皇帝和那些王公大臣也是佛教的忠實信徒。
在這種情況下,僧人就對朝廷有不小的影響力,甚至不比那些官員差。
今天我們說的朱元璋跟佛教的緣分更是深厚,他曾經因為家裡太窮,就去寺廟裡當過一段時間的和尚,後來天下亂了起來,他又離開了寺廟,當過一段時間的雲遊僧。
可以說,佛教對他來說是有很重要的意義的,如果沒有佛教,也許他早就餓死了,根本不可能托庇於寺廟,過一段太平日子。
雖說佛教跟他的淵源很深,但他是一個明君,所以並沒有像那些迷信佛教的皇帝一樣,大力發展佛教。
畢竟他是在亂世中長大的,知道佛教雖然可以安撫人心,但如果不加以節制,就會誤國。
可能有人會好奇,為什麼佛教要是不加以節制,會誤國呢?
這就要從當時的世道說起了,如果信佛的人太多了,人們就會修很多的寺廟,可有寺廟就不能沒佛像,於是人們就會用大量的黃銅去澆築佛像。
不巧的是,銅正是古代的鑄幣材料,如果缺銅的話,就會影響官府鑄幣,時間久了,就會導致民間無錢可用。
再加上如果官府太過推崇佛教,對寺廟采取很多優惠政策的話,就會有很多普通人跑去當和尚。
這群人其實並不是因為信仰佛教才出家的,而是為了逃避賦稅和兵役這些。
他們出家了倒是清凈了,可朝廷就不能從他們身上謀取好處了。
要知道,古代的朝廷正是由這些普通人供養的,要是普通人都去當了和尚,那皇帝找誰收稅去,找誰去當兵呢?
所以說,朱元璋正是因為看到了佛教要是勢力太大會對朝廷造成的不利影響,才沒有大肆發展佛教的。
雖說朱元璋出於維護統治的需要,對佛教並不是特別的熱情,但好歹他也是當官幾年和尚的,有那麼一絲香火情在。
如果他對佛教太冷淡的話,那別人肯定也會說他忘恩負義,所以他本人偶爾還是會去參拜一下寺廟,追憶一下年輕時候的苦日子的。
這不,有一次他就來到了大名鼎鼎的少林寺。
皇帝駕到,對少林寺來說自然是一件大事,於是方丈就親自出來招待他,生怕惹怒了這位皇帝,害得全寺的人倒黴。
但是方丈沒想到的是,就算自己再恭敬,也有一樁麻煩事在等著他。
那就是朱元璋在看到佛像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人們見到佛像是需要跪拜的,於是他就問方丈,朕也需要跪?
這個問題無疑是很危險的,畢竟此時的朱元璋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窮困的年輕人了,他可是明朝的開國皇帝。
要是他朝著佛像下跪了,那肯定會有損他的天子威嚴的,所以朱元璋心裡肯定是不願意下跪的。
要是方丈回答說朱元璋需要下跪的話,那他肯定吃不了兜著走,畢竟朱元璋可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主,有不少大臣都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惹惱了朱元璋,那可是要掉頭的。
但如果方丈說朱元璋不需要下跪的話,也得找一個合適的理由圓場,不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這是為了討好皇帝給皇帝開後門。
要知道佛門的一個很大的主張就是眾生平等,而且他們這些僧人也自稱是世外之人,按理說是不應該為皇權折腰的,如果他在朱元璋面前表現得太過諂媚的話,傳出去對佛門的名聲也不好,所以方丈當時的處境可以說是進退兩難。
好在能當上方丈的都不是什麼庸人,尤其是少林寺的方丈,那更是得很有智慧的人才能當上的,所以少林寺的方丈急中生智,隻用了八個字就解除了自己的危機,這八個字就是:現在佛不拜過去佛。
也就是說,朱元璋是現在的佛,而佛像卻是過去的佛,所以朱元璋就不用朝佛像下跪了。
這個回答妙在哪裡呢?
那就是暗暗的捧了朱元璋一把,說他是過去的佛,讓他不用下跪,避免朱元璋一怒之下把全寺的人殺光,但是又沒有向皇權示弱。
畢竟方丈這句話的意思是,並不是朱元璋是皇帝就不用下跪,而是因為他是佛才不用下跪的,所以就沒有丟佛門的面子。
從這裡就能看出,這個方丈也是一個厲害人物,可見當時的佛門還是有不少人才的。
筆者認為,正是因為當時佛門有不少人才,所以才能發展的那麼好。
要知道,佛教本來是外來的,但是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把本土的道教給壓制住了,這其中是離不開像方丈這樣的人才的。
至於這些人才為什麼不選擇道教,而去佛門發展,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