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寫了張居正改革,張居正之所以能實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一個必備的條件是他一步步地牢牢掌握住了很高的權力,稱其為大權獨攬、權傾朝野,絲毫不過分。
在嘉靖時期,在政治如此黑暗的情況下,張居正仍然可以保證自身安全,並且成為翰林院侍讀學士這樣的中級官員,還受到了內閣首輔徐階以及未來繼位為帝的裕王的賞識。
隆慶皇帝登基後,隻不過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張居正就從一個五品的翰林院侍讀學士一直升為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進入內閣。
而在隨後隆慶內閣的持續政治鬥爭中,能保持地位不墜且不斷上升的,隻有他一人。
在萬歷時期,張居正更是成為了大明的內閣首輔,獨攬大權十年之久。
張居正
張居正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他是怎麼能夠一步步成為內閣首輔,並且還做了十年之久的?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充分看到張居正的政治智慧與權謀心計。
這其中的具體原因可以用三句俗語來概括:第一、打鐵還需自身硬;第二、小不忍則亂大謀;第三,背靠大樹好乘涼。
咱們先說第一個:打鐵還需自身硬。
一個人做事要想成功,影響因素是很多的,努力、機會、運氣、他人的幫助等等,但是自己要有真才實學、要有能力,絕對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而且這也是自己最能把握和改變的因素。
儒家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啥要把修身放在第一位?
那就是要告訴所有人,要想影響他人、要想改變世界,就必須要先改變自己。
張居正出身於一般的軍戶家庭,他的祖父是遼王府的護衛卒,他的父親奮鬥了一輩子也隻是個秀才,家庭無法給他過多的幫助,隻能靠他自己的努力。
張居正故居
張居正這孩子打小就聰明,天賦極高。
2歲識字,5歲入私塾讀書,並且能很好地記住所學內容,10歲粗通六經大義、撰寫文章,12歲中秀才,被稱為神童,這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同在荊州的遼王府的毛太妃就拿張居正舉例子,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遼王世子朱憲㸅《jié》。
後來張居正16歲中舉人,23歲中進士,被選入翰林院做庶吉士。
明朝官場有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因此,翰林院庶吉士被稱為『儲相』。
張居正憑借自身的努力給自己爭取到了一個良好的開局,但是這還遠遠不夠。
就像你考上清華北大,但是以為這樣就萬事大吉了,不繼續努力了,這樣你之後所能取得的成就也就很有限了。
要不然為啥有人說,有的人這輩子最大的成就也就是考上了清華北大呢。
當時有的人入翰林院想的是早日做官,在這裡就是混日子、混個資歷。
有的人以此為立足點,到處巴結權貴,為日後的仕途鋪路。
還有些人就是文人騷客,成天吟詩作對。
張居正和這些人都不一樣,他在翰林院努力了解政治時事、戶籍人口、山川形勢、人民強弱等等,並進行認真地研究、深入思考。
當時有一些鹽吏、關使、屯馬使回朝後,張居正就帶著酒,去和人家喝酒套近乎,目的就是從這些官員口中得知大明各地的實際情況,然後回去記錄下來,仔細研究。
後來張居正請假回家待了幾年,在家鄉更是親自了解地方的實際情況、與民眾接觸,知道了人民疾苦。
這些不僅為張居正後續改革實行正確的措施打下了基礎,而且對自己的仕途也很有幫助,不僅因能力出眾深受上面的賞識,而且還能保證自己不至於因為能力不行、施政錯誤,被人找到借口進行打擊。
第二、小不忍則亂大謀。
面對當時明朝政治腐敗、民生凋敝、社會動蕩等等糟糕的現狀,希望對此加以改變的並不是隻有張居正一人,有些人的能力也並不比他差,但是為啥偏偏是張居正能一路向上,最終扛起了改革的大旗?
大家可以把當時的明朝想象成一家公司,你在這家公司任職,你發現這家公司存在著種種問題,業務混亂、前景不明、協作困難、領導昏庸、同事混日子等等,甚至有違法亂紀的事情發生,這時候你會怎麼辦?
是離職不幹了?
是同流合污?
還是得過且過?
還是不計自身利害,堅決向高層揭露問題所在?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前三種,少部分人會選擇第四種,事實上,明朝的官員基本上也都是這麼選的。
選擇第四種的,這裡面最有名的就是海瑞了,他寫的《直言天下第一疏》,把嘉靖皇帝罵了個狗血噴頭。
但是在海瑞之前,采取這種做法的人也有一些,比如錦衣衛經歷沈鍊、刑部郎中徐學詩、禦史王宗茂、兵部郎中楊繼盛、南京監察禦史趙錦,這幾個人和張居正是同時代的人,在官爵地位上都差不多,他們上疏彈劾嚴嵩、指出朝政缺失、犯言直諫,最後或被貶官、或者革職、或者殺害,結局很慘。
海瑞
這些人面對政治的黑暗,不顧自身利害,抱著必死的決心,勇於抨擊黑暗,真的是非常令人敬佩。
張居正和他們一樣,也看到了問題所在,也希望改變現狀,但是他也認識到在當時的情況下,采用這種硬碰硬的形式,無異於以卵擊石,不過是多添一縷亡魂而已,無法發揮更大的價值。
於是他選擇了不同於前四種的選擇——忍辱負重、明哲保身、做好準備、靜待時機。
也正是因為如此,同樣都是給皇帝提意見,張居正就十分重視方式方法和分寸感。
比如給嘉靖上的《論時政疏》,提出了朝廷存在的種種問題和改革辦法。
他在具體用語中就比較側重於說理,沒有采取情緒化的尖銳語言,而且有意回避嘉靖煉丹修仙、嚴嵩開始專權這種敏感性事件,避免和最高掌權者發生正面沖突。
嘉靖皇帝信奉道教,經常會命令大臣撰寫『青詞』,而且會拿是否擅長和願意撰寫青詞,作為檢驗大臣是否有能力、是否忠誠的標準。
嚴嵩就是靠善於撰寫青詞上位的,人稱『青詞宰相』
張居正也撰寫過一定數量的『青詞』,那你說張居正能是真心的嗎?
肯定不是,當時沒辦法,在那種環境下,你必須要做,你想沉默都不可能。
不僅僅張居正這樣,嚴嵩的死敵徐階、後來在隆慶時期成為內閣首輔的高拱也都撰寫過青詞,而且他們還都寫過吹捧嚴嵩的文字。
當時嚴嵩身為內閣首輔,深受嘉靖皇帝信任。
嚴嵩很賞識張居正,希望將他收為己用。
張居正是怎麼做的呢?
他對嚴嵩敷衍周旋,與其關系不遠不近、不親不疏,既不攀附,也不同流合污。
他並不流露出自己對嚴嵩的反感,還為了給嚴嵩祝壽,寫詩吹捧他。
嚴嵩
張居正做這些絕不是為了通過攀附嚴嵩而升官,否則張居正也就不會當了十年的七品翰林院編修了。
張居正這都是為了能夠保住自身、忍辱負重,以便等待時機,在之後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三、背靠大樹好乘涼。
你去看成功人物的傳記,你就會發現,雖然每個人也許都會誇大自己的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但是也都會同意自己的成功離不開他人的幫助。
張居正也是如此,他背靠的第一顆大樹是徐階。
當初張居正在翰林院做庶吉士時,徐階恰好以吏部左侍郎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負責教授庶吉士,因此徐階算是張居正的授業老師。
徐階非常欣賞張居正的才華見識,對他寄予厚望。
徐階
張居正從家鄉回到北京後,徐階推薦其從一個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升任為從六品的右春坊右中允,領國子監司業事,後來又成為了未來的隆慶皇帝——裕王朱載坖的侍讀。
張居正由此結識了很多將來有可能進入官場的人,擴大了人脈,並且獲得了裕王的賞識。
後來徐階扳倒嚴嵩成為了內閣首輔,在隆慶時期,更是舉薦張居正進入了內閣。
張居正背靠的第二棵大樹是高拱。
高拱與張居正在裕王府的時候就認識了,彼此欣賞對方的抱負、才識,二人惺惺相惜。
隆慶皇帝登基後,二人一同進入內閣。
高拱因為在裕王府任職長達九年,始終維護當時還是裕王的隆慶皇帝的利益,二人同甘共苦,所以深受隆慶皇帝的信任,並最終成為了內閣首輔,甚至可以說是隆慶皇帝最信任的大臣。
張居正一直與高拱交好,支持高拱,所以張居正在隆慶內閣多次的權力鬥爭中都能保持屹立不倒,這與高拱對其投桃報李是分不開的。
高拱
張居正背靠的第三棵大樹就是李太後與馮保。
李太後是萬歷皇帝的生母,有政治見識、性格嚴明,對萬歷皇帝教導很嚴。
在萬歷皇帝沒親政前,這就是大明最高權力的執掌者。
馮保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李太後和萬歷最信任的宦官,張居正與這兩個人形成了政治鐵三角。
李太後
張居正與他們聯合驅逐了高拱,讓自己坐上了內閣首輔的寶座。
張居正與高拱後來關系惡化了,原因也很簡單:一山不容二虎,名望相近則相妒。
兩個人都有抱負與才識,誰都不服誰,高拱因為是內閣首輔,所以把張居正看做是自己的副手,但是張居正可不甘心一直做個千年老二,屈居於他人之下。
但是他也知道隆慶皇帝最信任的就是高拱,只要隆慶在位一天,自己是不可能成為首輔的,因此隆慶死了後,他知道機會來了。
新帝年少,李太後擔心高拱擅權亂政,威脅皇帝的地位。
馮保是因為兩次因高拱的緣故,自己未能升職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因此對高拱懷恨在心。
因此這政治鐵三角一拍即合,在隆慶死後沒多久,就聯合驅逐了高拱,張居正由此成為了內閣首輔。
不僅如此,張居正此後還一直保持著和李太後、馮保的良好關系,借助他們的支持,自己得以集中權力,幾乎是以相權代行皇權,推行改革,在內閣首輔的位子上做了十年之久。
張居正能在這個位子上做這麼久,還有一個因素也不容忽視,那就是張居正在內閣期間,選擇的所有內閣成員都是能力不如他的、聽他話的,以確保自己不會被他人所取代。
在張居正看來,大明王朝已經陷入了嚴重的危機,要想拯救它就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要動大手術,這就需要自己集中權力。
他與李太後、馮保結成了政治鐵三角,處理好了內閣與宮廷的關系,讓其作為自己改革的後盾。
同樣,自己後院也不能著火呀,內閣作為推行改革的領導機構,必須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因此選擇的內閣成員就不能是自己的反對者、不能是潛在的威脅者,他應該唯自己馬首是瞻。
更重要的是,嘉靖、隆慶期間內閣閣員之間權力鬥爭不斷,經常有其他閣員把首輔拉下馬的情況發生,比如嚴嵩扳倒了夏言、徐階扳倒了嚴嵩、高拱想扳倒徐階,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後來徐階被迫退休,與高拱也有關系,張居正自己又親手扳倒了高拱。
這一切都歷歷在目,張居正他害怕,他不僅是害怕內閣再次興起權力鬥爭拖累改革大業,他也害怕自己來之不易的內閣首輔之位被他人奪走,這是一切深居高位、手握大權的人的通病,權力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這種心態要是控制不好的話,就會發展為過分警惕、過度戒備,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而不擇手段。
張居正做內閣首輔十年,其中一些人事任免措施,其實和改革沒什麼關系,他就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道德、理想、人性在權力面前簡直是不堪一擊。
人,總是會因為自己走得太久,而忘記了為什麼出發。
好的,關於張居正官場升職記,我們就聊這麼多。
所謂登高易跌重,張居正的最終下場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他當年有多輝煌,最後下場就有多悲慘,這似乎是一切改革者的宿命。
下篇文章,我們就聊一下,張居正為啥最後會落得那樣一個悲慘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