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遷都】
在鄭和忙著下西洋的時候,朱棣也沒閑著,他在辦一件更大的事兒——遷都。
終明一朝,北方始終是個大問題,朱元璋看得很清楚,朱棣也一樣。
藩王問題通過限藩解決了,設奴兒幹都司和哈密衛開拓了疆土,可派誰鎮守邊關還沒解決。
和老爸一度考慮的一樣,朱棣選擇的是遷都。
應天繁華富庶,可距北方實在遙遠,鑒於主要敵人都在北方,唯有遷都才能讓朱棣安心。
但這並不是父子二人心心念念想要遷都的全部原因,站在更宏大的敘事格局上,他們還需要考慮帝國的統一性問題。
如果你是明朝一個世代居住在江淮流域的漢人,理解起來要容易得多。
你祖祖輩輩在這塊土地上工作生活,你的小目標無非是讓自己和兒孫怎樣活下去和活得更好。
你每年要給中央上交各種各樣的稅收,希望政府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能把家鄉建設得更好。
現在皇帝說,國家的北方比較落後,政府決定進行財政支付轉移支援北方建設。
另外鑒於北境不怎麼太平,有必要維持一支強大的邊防軍,需要的軍費和物資也要從南方轉運,大家的覺悟要高一點,不要有什麼情緒。
南方的官員和百姓一定會很有意見:憑什麼?
憑什麼北方要占用南方的資源。
北方人要薅我們的羊毛,我們南方人不樂意!
生在現代的你覺得,可以用家國天下這些大道理說服他們,這是忽略了時代背景。
15世紀是個封閉的農業社會,大部分人終其一生也走不出出生的小村子,人們也沒有現代國家的概念,要跟農民講這些大道理無異於對牛彈琴。
古代中國長期的自然經濟產生的小農意識和鄉土情結近乎無解,所謂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地域發展的不平衡造成的影響並不是明朝才有的。
早在周朝,秦國和楚國都是中原人口中的蠻夷,然而隨著經濟重心向南方傾斜,曾經的蠻夷也像當初的周人一樣看不起北方人。
解決這種問題的根本還是讓國家變得富強,抹平地域發展差異。
回到明朝,還有更要命的南北割裂問題。
老朱通過搞平衡的辦法壓下了南北榜案,當時是1397年。
1402年朱棣即位,問題豈是短短五年能夠解決的,官場上來自江浙的官員仍然占據統治地位。
隨便舉兩個例子,建文元年科舉三甲全都是江西人,永樂二年科舉前七名也都是江西人。
出於地域保護,他們不光排斥北方官員,連四川、湖廣的官員也在被排斥之列。
大明看似是大一統的,可南北方的漢人文化上的割裂還需要時間融合。
朱元璋畢生不斷把江浙的富戶遷徙到北方落戶並不光是為了鬥地主,還有靠這個辦法融合南北的意思在裡面。
這個問題,要在朱棣手裡解決,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遷都。
動用行政手段,強行將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移,強迫南北漢人進行文化交流融合。
朱元璋有這個條件,朱棣也有這個條件,他們都是創業皇帝,有足夠的威信。
如果朱棣再不幹,到他兒子孫子那代,就失去了動力和條件。
京師在北方,皇帝在北方,這下你們還有什麼話說?
所以,遷都必須在朱棣手裡完成。
【遷到哪裡】
下一個問題是遷到哪裡,朱元璋在四五個地方舉棋不定了十年,最後也沒能確定下來,還搭進去一個太子朱標。
朱棣不需要考慮,從一開始他就隻有一個選擇:北平。
為什麼是北平,我們來假設一下,朱棣沒有遷都北平的話,明朝會向什麼方向發展。
先要明確,朱棣的敵人在哪裡?
毫無疑問,北方的蒙古。
蒙古部落的特點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由於他們部落眾多,運動范圍實在太大,明朝根本不可能來一次犁庭掃穴的進攻一勞永逸解決問題。
在朱元璋時代,好歹蒙古還有個叫都城的地方作為明確打擊目標。
到了朱棣時代,他們幹脆都城也不要了,大汗的蒙古包在哪,哪裡就是王庭。
這樣做的好處是大汗時刻可以進攻,也時刻可以跑路,這讓明軍出塞這種傳統活動變成了毫無意義的野外探險。
但不要以為北元崩了蒙古人就臣服了,他們隻是暫時退回大漠,時刻準備著卷土重來。
蒙古部落依然眾多,人數依然強大,就算沒有了統一的指揮,蒙古的威脅也沒有絲毫減弱。
更多時候,他們分散成小股隊伍,不斷騷擾侵襲邊疆。
而當他們大規模集結起來的時候,仍然能與明軍進行兵團級別的正面對決。
如果一個帝國不能保衛邊疆,不能保護自己的子民,它將被人民所唾棄。
都城遠在南京,又沒有了藩王,朱棣隻能放權給武將。
武將得到兵權不可避免的結果是軍閥化,形成武將世家。
根據以往王朝的經驗,邊境是戰事最多的地方。
中央禁軍由於長期承平,戰鬥力在第二代開始就直線下降,邊軍接受戰爭錘煉的機會要遠遠大於中央軍隊,這個比例與立國時間成正比。
幾代人下來,北方就可能出現尾大不掉的軍閥,中央軍的墮落讓朝廷無力討伐,長此以往,北方控制力將持續下降。
隨之帶來的可能是兩個結果:重蹈南宋覆轍或再次出現藩鎮割據。
這裡再解釋一下,有人說明朝是天子守國門,這個概念其實不準確,至少在朱棣時代不準確。
永樂時期北京離國門還是有段距離的,可惜後來的皇帝采取了退守的策略,導致國門離北京越來越近。
嘉靖年間蒙古人已經能輕松打到北京城下,這個時候才是天子守國門,可惜這個守國門是被迫的。
所以準確地說,永樂遷都並不是為了當守門員,搬到離蒙古近點的地方,也不是真的要兒孫去打仗。
那麼遷都有啥好處呢?
以當時的信息傳遞速度,為了能及時應對北方的威脅,必須要在北方設立一個重鎮,有兵、有糧、有指揮機構。
當無法依靠藩王,又對武將放心不下,天子親自守邊才最放心。
天子守國門並不是真的要天子去打仗,都城在北京,邊關鎮將不敢不全力以赴。
後來幾次蒙古大規模入侵,邊關總兵們沒人敢丟失防地,更沒人敢棄城逃跑。
因為一旦蒙古人突破自己防區,騎兵兩天就能跑到京郊搶劫,到時候皇帝追究自己也是個死。
在南京就不一樣了,天高皇帝遠,蒙古人來搶了又走,報不報朝廷自己把握,跟蒙古做個交易放個水也沒太大問題。
二戰時期德軍為啥打到莫斯科郊外就打不動了,因為背後就是莫斯科,蘇聯已退無可退。
蒙古最遠打到北京郊外也打不動了,因為背後就是天子,北京必須守住。
要是皇帝不在,北京就可能被放棄,北方也就不設防了。
後來正統年間,土木堡之敗後,君臣一度打算放棄北京,於謙據理力爭,他的理由就是『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正德年間,王守仁說『大明雖大,最緊要處卻隻有四處《宣大薊遼》而已』,這些名垂千古的人物一樣意識到北京的重要性。
有明一朝,蒙古的威脅要到隆慶年間才真正開始減弱,在此之前,所有大明皇帝的頭號敵人都是蒙古。
【為什麼是北平】
那麼,為什麼是北平。
最直接的原因是朱棣曾經的燕王身份,他20歲起就藩北平20年,早就習慣了那裡的風土人情,飲食口味。
他更熟悉北平,北平也更熟悉他,四年靖難北平軍民始終支持著他,讓他無比感動。
相比南京那群對他表面恭敬,背地裡不知在想些什麼的文官,遷都北平既安全,又是對子民的回報。
次要原因,古人非常迷信。
我們上學時候都學過西門豹治鄴的故事,當時的我覺得這隻是個寓言故事,後來才知道這是真實的歷史,女巫真的就是用活人給河伯獻祭的,出自《史記•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封建迷信的破除要到新中國成立以後,在乾隆三十三年這樣號稱盛世的年代,還發生過江浙某地民眾無端流傳一種名為『叫魂』的謠言,結果引起一場全國性妖術大恐慌的政治事件。
到了帝王這個級別,低級的妖術未必管用了,帝王最信的是祥瑞、災異、長生不老之術,滿腦子都是如何讓自己多活幾年,讓後世江山永固。
北平是朱棣的龍興之地,從風水角度來講,朱棣也更青睞於北平而不是應天。
更現實的原因是,不同於西安、洛陽、開封這些主要靠馱馬運輸的地方,南京到北平有漕運這種運輸方式。
當時的漕運地位相當於高鐵,是最經濟省力的運輸方式,僅運輸一項,就能省卻無數人力物力。
另外,這還與朱棣的喜好有關。
關於這點,我們可以采訪一下他本人:『請問永樂大帝,你平生有哪些愛好?
』
朱棣會告訴你,我喜歡砍人,喜歡外國美女,喜歡讓別人來朝貢,喜歡運動,還喜歡修書。
下一個問題,請問你最喜歡哪個愛好?
朱棣的回答一定會是:打仗!
朱棣身上有許多標簽,好戰一定是最醒目那個。
明朝這麼多皇帝裡,要論好戰,明成祖說自己第二,沒人敢排第一。
民間一直有傳說朱棣的生母是蒙古人,他對此極力否認,但從他的行動來看確實有幾分蒙古漢子的遺傳基因。
他喜愛千軍萬馬中往來沖殺的感覺,當戰鼓響起,戰馬奔騰的那一刻,才是朱棣最意氣風發的時刻。
治國理政隻是工作,跨馬沖殺才是朱棣一生所好。
他是個為戰爭而活的男人,生於戰爭,也死於戰爭。
敵人在北邊,朱棣在南邊,哪天他手癢了要長途跋涉1500多裡才能和敵人照上面,人家早就跑得沒影了。
在北京就不同了,他能自己直接掌握重兵,隨時禦駕親征,橫掃蒙古。
這份快意,怎一個爽字了得。
話說回來,遷都北京就真的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嗎?
那肯定不是。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情,遷都也是如此,除了加重南方的負擔,折騰國力,它還把皇帝放得離邊境過近。
對朱棣這不是問題,但不是人人都是朱棣,歷代開國皇帝不是在屍山血海中廝殺出來的,就是通過過人的權謀和手段登上寶座的,他們的段位是後人無法企及的。
這就是古代王朝衰落的另一個實質性原因:不是依靠完善的制度治國,而是過於依靠皇帝個人能力。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舉個唐玄宗李隆基的例子——李隆基是個偉大的君主,也是個昏庸的君主。
『開元盛世』大家都聽說過,在玄宗手裡,唐朝達到了巔峰時刻,時長安人口就已超過百萬,這是個什麼概念,當時放眼歐亞,能找出個十萬級別的城市就算是特大城市,那時候唐朝成了全世界向往的地方。
但是李隆基並沒能做到有始有終,他在位後期開始享受生活,忠奸不分,由此引發的安史之亂直接打斷了唐朝的脊梁骨,從此再也沒能挺起來。
李隆基的開明和昏聵都如此明顯,從他一個人身上就能看到皇帝對王朝的影響力有多大。
每一個王朝,最可怕的敵人不是來自外部,而是它的皇帝。
一個王朝的興衰與皇帝息息相關,皇帝明,則王朝興;皇帝暗,則王朝衰。
這和遷都北京有什麼關系嗎?
當然有。
在永樂時代,遷都北京毫無疑問利大於弊,可對後來那些明朝皇帝就未必是這麼回事。
可是再把眼光跳出明朝,又會覺得他這個決定英明無比——因為事物是在不斷變化中的。
不管如何,遷都的負作用在後面慢慢會體現出來,對明朝而言這不全是個好消息。
有理由相信,朱棣遷都的想法絕不是即位後才有的,在他還沒坐上龍椅時就已下了這個決心。
永樂元年,朱棣改北平為北京,稱為行在,意思是天子所在的地方。
他自己長期住在北京,很少在南京居住。
同時,又命令重開海運,以舟師向北平運糧。
永樂二年,下詔從山西等地遷徙萬戶以實北京,並下令疏通大運河,保證漕運的通暢。
永樂四年,下詔以南京皇宮為藍本,興建北平皇宮和城垣。
永樂五年,朱棣的原配徐皇後《徐達之女》去世,朱棣選擇為她在北京營造陵墓,朱棣後來自己也葬在那裡,這就是明十三陵中的長陵。
這些措施表明,朱棣從來沒有考慮過以南京為都城,遷都勢在必行。
永樂十八年,北平皇宮和北平城建成,南北漕運已經打通,北平的人口也充實得差不多了朱棣改北平順天府為京師,正式下詔遷都。
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大明的都城正式遷往北京,此後中國600多年的政治格局,由朱棣奠定。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中間長達十一年時間的停頓呢?
因為蒙古人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