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元璋還是一個農民的時候,他的名字、他家人的名字都是一串數字,而當他有了一定的身份和社會地位後就有了正式的名字朱元璋。
當上帝王之後,他的家人自然也水漲船高都有名和字了。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農民,一是劉邦,二是朱元璋。
他們在當上皇帝之前都是沒有名字的。
劉邦之前叫劉季,並不是姓劉名季,季是排行,伯仲季,就是老大、老二、老三。
劉邦上面還有兩哥哥,劉伯、劉仲,到了他就叫劉季,如果一定要用更白話的表達,他們三兄弟叫:劉老大、劉老二、劉老三或者劉老幺。
朱元璋之前叫朱重八,有人說是八月初八出生的,也有人說是十六這天出生的,所以叫重八。
不管是劉季,還是朱重八,都是小名,並不是正式的名字。
古代文盲多,父母給孩子起名不會有太多講究。
小孩長大後,往往會請讀書識字的先生給取一個正式的名字。
譬如進學了,老師就會給起個名字,叫學名。
元代的中國處異族統治之中,作為統治者的蒙古人規定了各色人種的社會等級,一等自然是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也就是西域各民族,三等是北方的漢族人,最下一等是南方的漢族人。
統治者不僅歧視漢族人,還歧視漢族文化,廢除了科舉取士的制度,斷送了漢民族讀書人的進身之路,整個社會也就沒有了讀書識字的熱情。
在這種文化氛圍下,既不容易找到讀書識字的先生給孩子起名字,更重要的是南方漢人尤其是生活在最底層的老百姓幾乎就不需要擁有一個正式的名字。
在漫長的封建時代,沒有文化的父母如何給自家的孩子取名,各地區會漸漸形成一些習慣做法。
如魯迅先生的《風波》裡,記述浙東的習俗,孩子就以他出生時的重量來取名,於是就有了九斤老太、七斤、六斤這樣的人名。
如江西一帶,據說孩子呱呱墜地時,當父親要開門往外看,眼睛看到什麼就拿它當孩子的小名。
再譬如中原一帶,孩子出生的第二天早上,孩子的父親要出門,碰上第一人,不管是男女老幼,就會下跪磕頭,請他幫忙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字。
大清早在外頭能碰上讀書識字的可能性極低,對方大多也不會有什麼文化,但礙於習俗,隻好胡謅一通,因此民間就會有一大堆諸如:狗剩、狗娃、豬娃、驢兒、拴住、鐵蛋、石鎖、二楞、二黑、二狗、三胖這類的名字。
你要是早起碰上個拾糞的,孩子的名字就可能糞筐、籮頭。
而元末的江蘇、安徽一帶,則是以孩子出生的日期來命名,於是就有了朱元璋的小名朱重八。
像同是農民起義軍的張士誠,原來的小名叫張九四,一看就知道這人是九月初四出生的,張士誠也是當上將領之後,請讀書人給起的名字。
朱元璋當上帝王之後,史書要寫他的家人,這時候當然要給他們一個正式的名字了。
就像劉邦當上皇帝之後,誥封他的父親為太上皇一樣。
也像曹操雖然沒有當過皇帝,但他兒子當了皇帝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給曹操一個皇帝的名份,追封他為魏武帝一樣。
追授為皇帝,對他們來說都是輕而易舉的一件事,更何況給他的家人一個堂皇的名字?
順便說一下,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給子孫取名作了一個規定,就是必須用五行做偏旁,而且按五行相生的順序排列。
如他的兒子朱標、朱棣是木的偏旁,那麼孫子就是火的偏旁,取木生火的意思。
如此一代代繁衍,通行漢字中帶五行的字就不夠用了,於是就生造,到現在我們讀《明史》,許多帶五行偏旁的朱某某都不認識了。
翻開《康熙字典》也找不到。
到了明代晚期,朱姓皇家的人實在太多了,生造不出來了,許多皇子皇孫就沒有名字,於是又回到朱元璋之前沒有名字的狀態了。
不知道是不是還叫初一、初二、重七、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