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生背疽,朱元璋賜其一隻蒸鵝,他含淚吃完而死?真相出人意外。《網路歷史》

眾所周知,徐達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他精通兵法,智勇雙全,作為大元帥他是朱元璋打天下的定海神針,戰敗陳友諒、俘虜張士誠、北伐大元,幾乎明朝一統江山的所有硬仗,都是徐達帶頭打下來的。

因此,徐達的戰功是無與倫比的。

徐達雖然立了赫赫戰功,但他為人謙遜,從不居功自傲,據《明史》記載:『開平摧鋒陷陣,所向必克,智勇不在中山下;而公忠謙遜,善持其功名,允為元勛之冠』

面對這樣德才兼備的人徐達,朱元璋對他贊不絕口,《明史》裡這樣記載:『賜休沐,宴見歡飲,有佈衣兄弟稱』

也就是說,朱元璋對徐達,以兄弟相稱,可見兩人關系之鐵。

後來,朱元璋封徐達為魏國公,讓徐達位極人臣。

然而,一件事的發動,卻讓兩的關系直線下降——封藩之事。

朱元璋是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當然知道設置藩王會留下藩王造反的後患,漢朝的『七國之亂』和西晉的『八王之亂』便是前車之鑒。

他之所以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大封特封藩王,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原來,明朝建立之初,建都南京,而蒙古軍遠遁北方後,大明之軍鞭長莫及,因為暫時又不能完全消滅這個潛在的後患,朱元璋便想到了一個好的『制約』辦法——在北部設置藩鎮。

目的是防范北方蒙古大軍的『入侵』。

洪武二年的四月,朱元璋讓中書省研究制定明朝的分封制度,又命令禮部制訂出一整套復雜的親王分封、接受冊寶的禮儀。

第二年,朱元璋便9個兒子和1個侄孫封王,並美其名曰十全十美。

當然,朱元璋分封藩王時,還專門召集了朝中重臣進行了商議,會上,他首先向大臣們說:『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朱元璋認為,分封制是一個治國的好辦法,『周行之而久遠,秦廢之而速亡,漢晉以來莫不皆然』

面對朱元璋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大臣們都異口同聲地說好。

對此,朱元璋很是高興。

然而,重臣中唯獨魏國公徐達一言不發,沒有表態。

徐達之所以選擇了突然『失語』,主要原因是4個字:明哲保身。

原來,朱元璋稱帝後,為了讓後代坐穩江山,對開國功臣和愛卿們大開殺戒,可以說做到了殘酷無情,六親不認,制造了血腥的『四大冤案』,其中空印案空印案和郭桓案共殺了7萬多人,胡惟庸案殺了3萬人,藍玉案殺了1.5萬人。

四大案共殺多萬人。

試想想,論功勞,徐達排第一,面對這樣赤裸裸的白色恐怖,徐達如果這個時候徐達提出反對藩王政策,必然會引起朱元璋的猜疑。

如果他支持藩王政策,將來一旦藩王造反,他也脫不了幹系,因此這個時候『不表態』是最明智的選擇。

然而,有人推斷,正是因為立藩王事件,導致朱元璋和徐達之間的關系破裂,最終為徐達的慘死埋下惡果。

關於徐達之死,據吳晗所著《朱元璋傳》介紹,朱元璋得知徐達背上長了個毒瘡,便特賜蒸鵝一隻。

據說『疽最忌鵝』,背上長毒瘡,吃了蒸鵝會立馬掛掉。

朱元璋給徐達吃鵝肉,實際上是要他的命。

徐達接到朱元璋的蒸鵝後已經明白朱元璋要殺他的心,不由淚流滿面。

果不其然,徐達吃了朱元璋送去的蒸鵝,當晚就『毒發而死』。

當然,現代科學家卻對此說法提出了質疑:背疽,不過是背部發生了細菌感染導致化膿,只要派出膿液消消毒就會痊愈,而鵝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肪,吃了不但不會導致病情惡化,還能增加營養。

由此推斷,鵝肉是不會直接導致徐達毒發身亡的。

那麼,徐達吃了鵝肉後為什麼又會毒發而亡呢?

這背後顯然隱有隱情,那就是徐達知道朱元璋對他的『必殺』之心後,含淚吃了鵝肉後服毒身亡了。

他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死,為了給家人免去災禍,他選擇了自殺。

同時,朱元璋『賜蒸鵝』很可能是個傳說,《明史·徐達傳》記載:『十七年,太陰犯上將,帝心惡之。

達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達長子輝祖齎敕往勞,尋召還。

明年二月,病篤,遂卒,年五十四。

帝為輟朝,臨喪悲慟不已』這裡提到徐達之死時,雖然明確指出死於背疽,但並未沒有提到禦賜蒸鵝的事。

而且54歲的徐達死後,朱元璋還很悲痛,這說明朱元璋並不想他死。

朱元璋不想徐達英年早逝的另一個原因是離不開他。

要知道,朱元璋稱帝後,北方的蒙古殘餘勢力並沒有完全剪除,因此,發動了一系列的北伐之舉,但結果卻差陽人意,並沒有輕輕松松就徹底消滅蒙古軍隊。

直到洪武二十年九月至二十一年四月,明軍才發動滅亡蒙元汗廷的大規模軍事進攻。

而這時的徐達已經死了兩年了,朱元璋隻好起用後起之秀藍玉掛帥。

試想,如果徐達不死,朱元璋肯定會讓徐達掛帥出征的。

可見在洪武十七、十八年間,徐達仍是朱元璋手中一顆重要的棋子,朱元璋怎麼會在這個關鍵時期自斷手腳,自毀前程呢。

總之,徐達之死,很可能是病死的,而並非朱元璋謀殺或是逼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