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黑暗時代不是春秋戰國,而是西晉之後的五胡亂華,春秋戰國的亂世隻是華夏諸侯國之間的兼並與擴張,很少有屠殺百姓的行為,是華夏內部矛盾,而五胡亂華則純粹是胡人對華夏無差別的殺戮,是華夏與胡人的外部矛盾,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五胡亂華是歷史上首次由胡人占據了傳統的漢地,並在中原大地上建立政權,也是歷史上首次胡人的地位在超過了漢人,還是首次華夏正統政權被胡人趕到長江以南而偏安一隅,然而最為血腥的是:北方漢人幾乎被胡人殺盡,民族幾近亡種。
造成五胡亂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八王之亂,在晉武帝司馬炎去世之後的第二年,西晉政權內部就陷入了無休止的權力鬥爭,整個西晉朝廷與皇族成員全部被卷入鬥爭,在長達16年的八王之亂中,以司馬家族為首的諸侯王互相殘殺,直到所有諸侯王都被殺得奄奄一息。
五胡亂華
正因為西晉內部的混亂與實力大量的消耗,以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為主的部落進入中原,爭奪西晉留下的權力真空與土地,在永嘉之亂中,以匈奴為主的漢趙政權消滅了西晉軍隊的主力,屠殺了西晉的朝臣、皇族、士兵、百姓合計3萬餘人,俘虜了西晉的皇帝晉懷帝。
幾年以後,漢趙政權又在長安俘虜了晉愍帝,西晉正式滅亡,漢人在北方的統治正式結束,自夏商周以來,漢人頭一次失去對中原的控制,北方陷入無何止的混亂與黑暗,先是五胡亂華,接著是十六國與東晉對峙,最後形成了南北朝,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統一了天下,這個黑暗時代長達近300年。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司馬家族建立晉朝之後,會開啟了華夏的黑暗時代呢?
八王之亂
一、得國不正。
司馬家族歷來被認為是得國不正,司馬懿作為曹魏的托孤重臣,利用陰謀手段除掉了政敵曹爽,誅殺了曹爽一黨五千餘人,自秦始皇統一天下以來,司馬懿的這一行為是規模最大的消滅政敵行為,而且是肉體消滅,惡化了政治生態,開啟了黑暗時代的序幕。
司馬懿控制了魏國政權,然後把魏國政權世襲化,並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司馬師,司馬師掌控政權期間,廢除了魏帝曹芳,司馬昭掌權期間,弒殺了魏帝曹髦,曹髦的那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已經成為奸臣賊子的象征。
司馬炎掌權期間,逼迫魏帝曹奐禪讓帝位建立了晉朝,雖然司馬家族接受禪讓的方式與曹魏代漢一樣,但不同的是:曹魏的江山是自己打下來,隻是借用了漢獻帝的名義,而司馬家族的江山是靠陰謀、權術、弒君等不正當手段得來的,所以叫得國不正。
司馬懿得國不正
在政治上,一定要有百分之百的正確,才能統治天下,在古人心目中,皇帝是天的兒子,有著神話的色彩,不是靠武力強大就能當上皇帝,也不是說你掌控了政權就能當皇帝,看看趙高,一手遮天都無法讓滿朝文武臣服並讓他當皇帝。
想當皇帝,一定要制造各種政治正確的條件,比如禪讓,這是合法的一種途徑,曹魏已經試過了,司馬家族有樣學樣,但是曹魏可從來沒有弒君,也沒有廢除過皇帝,這些事司馬家族都幹過,所以得國不正。
一旦得國不正,政權很容易受到沖擊,導致不穩定,在司馬氏各諸侯王沖突的八王之亂中,明顯就是司馬氏得國不正的寫照,各個司馬氏諸侯王以為自己武力強大就能當皇帝,或者想憑武力來控制朝廷。
司馬昭弒君
武力隻能強盛一時,隻有得民心的政權才能長久,一個得國不正的西晉政權是很難長久的,後來的東晉明帝司馬紹在聽了王導介紹司馬懿如何奪取政權時,說了一句話:如果像您說的那樣,晉朝天下又怎麼能長久呢?
司馬懿的後代都認為司馬懿得國不正,手段狠毒,晉朝天下不能長久,更何況外人呢?
二、開歷史倒流,實行分封制。
五胡亂華是八王之亂引發的,八王之亂表面上是西晉內部爭權奪利的結果,但實際上是分封制導致的惡果,晉朝的分封制與漢朝不同,漢朝用了很多代人才完全平息了分封制的後果,而最有效果的手段就是漢武帝的推恩令。
晉朝放著漢朝好好的經驗不用,偏要開歷史倒車,實行分封制,西晉分封的諸侯王是有獨立兵權的,還有封邑與官職,西晉的州郡是無兵的,除了朝廷直接控制的中央軍,就是各地分封的諸侯王軍事實力最強了,這就有諸侯王軍事幹預朝政的條件。
西晉開歷史倒車實行分封制
當西晉朝廷之上由於楊駿和賈南風亂政引發混亂之時,這些有兵器的諸侯王全部率軍參加,這就引發了更大規模的混亂,長達16年的時間中,司馬家族的諸侯王為了爭奪最高權力,就在那裡自殺殘殺。
殺戮一直就是司馬家族奪取權力最重要的手段,當年司馬懿就是如此,他的後世子孫大多有樣學樣,都想依靠手中的兵權在朝政上分一杯羹,但是誰也沒比誰強,打來打去,整個國家是全部是兩敗俱傷,然後胡人就趁虛而入了。
分封制在中國歷史上被證明是落後的制度,秦始皇時期就廢除了,漢朝初期實行異姓分封,後改為同姓分封,經漢景帝七國之亂和漢武帝的推恩令才徹底解決了分封制帶來的威脅,司馬家族的統治者卻完全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完全達不到秦始皇、李斯、漢景帝、漢武帝這樣的思想高度。
分封制引發了動亂消耗了國力
司馬家族以為漢朝滅亡是沒有諸侯王勤王的原因,所以矯枉過正實行了分封制,卻沒想到會引發八王之亂,如果沒有分封制,西晉內部即使有權力鬥爭,也不至於引發全國的戰爭,更不至於把西晉內部的兵力、資源全部消耗完,這完全是開歷史倒車。
三、錯誤的民族政策。
西晉的民族政策遠遠不如西漢與東漢,兩漢與匈奴進行了長達數百年的戰爭,直到把匈奴拖垮,造成分裂,完全無法與漢朝對抗,到東漢時期,南匈奴完全依附並聽命於漢朝,哪怕是中原大亂的三國時期,中原政權依然能夠牢牢掌控依附的胡人部落,沒有胡人亂華。
比如說三國時期的曹魏,為了完全控制匈奴,把匈奴劃分為五個部分,讓他們固定居住在不同的地方,這叫分而治之,五個部落之間相互制衡,不設單於,使匈奴不能統一成一個整體,那樣就無法對中原政權造成威脅,對待匈奴的這種民族政策就是正確的。
胡人內遷圖
三國都亂成這樣了,人口大量減少,胡人仍然沒有進入中原建立政權的可能,這就是三國三大政權對胡人有正確的民族政策,牢牢地控制了胡人,這同樣是春秋時期尊王攘夷的另一種狀態。
反觀晉朝,雖然統一了三國,但對胡人及少數民族的政策有著諸多的錯誤,最大的錯誤就是對五胡內遷視而不見,沒有政策來防范將來會出現的風險,胡人在當時又是被統治階層,一旦某個地區的胡人數量多過漢人,就會出現反抗與起義。
舉個例子,西晉時期由於五胡內遷,導致關中地區的胡人數量多於漢人,關中戶口有一百萬左右,胡人占了一半,比如鮮卑首領禿發樹機能的起義,這還是司馬炎在世的時候發生的,西晉大臣郭欽曾向晉武帝上書,提出要解決少數民族內遷問題,但司馬炎並沒有重視,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反而對少數民族采取壓迫政策,導致在西晉內亂時期,少數民族聯合起來滅亡了西晉,開啟了黑暗,這都是當初埋下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