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的字曾被貶為『農夫叉腰』,外國專家說,其書法超越王羲之。《網路歷史》

在人們的印象之中,文人總是弱不禁風的羸弱模樣。

可是文人一旦擁有傲骨,卻不遜色於任何武將。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便是一位膽子超級大的『弱書生』,其本人的書法成就也被刮目相看,甚至在其死後1300年後,還被後人譽為是『遠超王羲之』。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生於709年,卒於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別號應方,是唐代時期重要的臣子之一。

其本人與柳公權並稱為『顏柳』,與後世的趙孟、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

顏真卿的書法造詣,可謂是登峰造極,甚至已經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界,後世書法家對其書法的評價,都是極為贊許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後世的書法家們的行書風格,往往都受其影響,並以模仿顏真卿為榮。

顏真卿的一生,是極其信奉儒教禮儀的,他主張推崇儒家思想,並力主『君君臣臣』,如此世間才能太平,百姓方可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可造化弄人,雖然顏真卿有信仰肯努力,卻最終還是未能因此而獲得肯定,讓他留名後世的,反而是書法成就。

不過有趣的是,顏真卿雖是一代文人,卻擁有不一樣的風骨,甚至其本人能擁有『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的勇氣。

眾所周知,唐代後期,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發動了安史之亂,叛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城克地,很快便拿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

為了能夠震懾當時身居要職的顏真卿,安祿山居然殺害了洛陽城內的幾個官員,守將李憕、盧奕、蔣清的頭都被割下,並被送至顏真卿面前。

毫無疑問,安祿山正是想以此暗示顏真卿,如果不歸順叛軍,則下場必定跟眼前的幾人一樣。

可是顏真卿果真被嚇到了嗎?當然沒有,相反,顏真卿還怒不可遏地讓使者將人頭上的血舔幹凈,並將其斬首,為忠臣良將續上了草身,進行了風光大葬。

顏真卿反抗叛軍的忠君愛國之心,令在場的將領無不感動落淚。

同時,將士們也都極大地鼓舞了士氣,發誓要將叛軍全部消滅,重現大唐盛世的榮光。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因為顏真卿帶領軍隊的反抗,才終於大大地牽制了安祿山的軍隊,也將其兵力大大分散,不僅延緩了叛軍的步伐,更是為唐兵集合消滅對方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公元756年十月,顏真卿戰略性地放棄平原郡,帶領軍隊渡過了黃河,並成功到達鳳翔拜見唐肅宗李亨。

天子見到顏真卿十分高興,龍顏大悅之下,封其為吏部尚書,後顏真卿因功受賞,又被任命為禦史大夫,並順利完成了河北抗賊任務。

可惜的是,在顏真卿近80歲的時候,李希烈謀反,朝廷選派顏真卿前去遊說。

至賊營之中,李希烈對顏真卿軟硬兼施,可顏真卿卻始終不為所動,最終惹惱賊人,被活活縊死,一代書法家轟然長逝。

顏真卿的書法成就極高,這幾乎是現代人普遍達成的共識。

可是您肯定想不到,就在五代十國及北宋時期,顏真卿的書法被認為是『不入流』的存在。

甚至南唐後主李煜直白地譏諷稱,顏真卿的書法,完全是叉手叉腳的莊稼漢,根本沒有一點美感可言。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到了後世,顏真卿的書法突然聲名斐然,被後世急速推至一個高不可攀的境地。

推崇顏真卿書法的人,是一些國外的書法專家。

在一次書法展覽會上,不少東瀛人都認為,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絕對排在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之上,這無疑撼動了《蘭亭集序》『天下第一行書』的地位。

他們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就是而《祭侄文稿》為忠烈悲憤之氣所凝,絕非《蘭亭集序》抒發意氣可比。

談到這裡,我們也沒有資格評價王羲之與顏真卿孰優孰劣,但是我們一定要清楚一個問題就是每一個人的心中都存在對藝術審美的不確定性,任何想法都是值得尊重的,這也是只要努力,後來居上的最好解釋。

參考資料:《書林往事》 黃玉柱 山西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